彌陀淨土(41)平時念佛緊急用

 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

1

三位小朋友找果相法師說故事。

果相法師問:你們聽過法藏比丘成佛的故事嗎?

小朋友都搖頭。

法師再問:聽過阿彌陀佛嗎?沒有。

那西方極樂世界呢?也沒有。

於是,法師簡述:

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及兩位菩薩,還有很多大菩薩,

很多念佛的天人,他們在那邊聽阿彌陀佛說法,一起努力修行。

十歲的哥哥問:他們怎麼生活的,跟我們一樣要上學嗎?

妹妹插嘴:他們吃什麼?能吃零食嗎?(妹妹整日吃不停)

果相法師說:極樂世界的天人,想吃什麼或穿什麼,

只要心裡想要的,就會自動出現在面前。

哥哥很開心:那我們想要的甜點和玩具,也會出現了?

小朋友立刻心動:我要去!我要去西方極樂世界。

(等到那時候,小朋友都已經LKK,不能貪吃啦。)

2

聽說小朋友一致決定將來要去西方極樂世界,家長嚇一跳。

爸爸說:不可以念佛!極樂世界是死人去的地方。

——念佛很不吉利嗎?

人死之後,若能往生彌陀淨土,很不吉利嗎?

太多人以為念阿彌陀佛會“立刻、馬上”,很快去極樂世界報到。

3

正信的佛教不會以見證奇蹟來勸信。

佛弟子的奇蹟是證「道」,而道在「心」中求。

心外求道,是外道;心外求奇蹟,那是旁門左道,不是佛道。

4

莊居士一家都學佛,每天有定課念佛。

他自述:

民國89年某日從法鼓山開車回家,途經陽金公路時,車子忽然莫名其妙大旋轉。

他本能地急踏剎車板,竟然剎車不靈,車子仍不停地旋轉圈圈…。」

坐在旁邊的莊太太,急得大喊:「阿彌陀佛!阿彌陀佛!」

莊居士也一起連續大聲喊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,

念佛一分鐘內,車子居然自動轉入安全島,自動停住。

剛才旋轉時,若恰恰好有後車疾駛而來,不就出車禍了。

真是千鈞一髮啊!

事後,他趕緊到熟識的車行仔細檢查,技師說車子沒問題呀。

實在不放心,又找了兩家認識的車行檢查,車子仍沒有問題。

第三家的修車技師問他:車子走哪一段路?

莊居士反問:有關係嗎?

技師說:上次有客人經陽金公路,情況跟你一樣,但是他沒有你這麼幸運啊。

5

莊居士夫婦化險為夷的經驗,這是念佛的感應。

奇蹟和感應有什麼不同?

奇蹟是向外祈求,求無中生有。

感應則是佛菩薩的加持力。

佛菩薩的感應有四種,其中之一是「顯感顯應」。

——莊居士是今生念佛,今生感應。

例如感應燈,必須先充電(平時念佛),若念佛人有狀況,

緊急念佛的心像紅外線,每句佛號都能感應燈管瞬間閃亮,

阿彌陀佛的光明一直在那,無人去感(念佛),則不應(燈不亮)。

6

念阿彌陀佛是心裡的「道」,是念佛人的道業。

念佛能消災免難,這是念佛感應,也是念佛人的花報。

花報就是善惡業因所造成的結果。

念佛最善的大功用——

平時念佛,可緊急提用,阿彌陀佛庇佑一世平安!

(梵寫於2021.6.1

 

 

 

 

 



 

報恩(60)富養是親子關係的毒瘤

 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

1

前文所說的五種親子因緣,並非宿命論。

作為父母,請不要認為自己生了啃老族的孩子,

或作惡多端或違逆的兒女是“命該如此”。

佛法是緣起論,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向和心態要正確,

才能教養人品優秀的孩子。也就是,父母要給孩子善緣。

即使中陰不懷好意來投胎,兒女是來找碴的,

即使父母與子女的前世業因不好,仍可以由善緣來改善,並化解之。

業因還沒有成熟業果之前,能產生變化之力的是善惡緣。

業因不會立刻有果報,但是只要有善緣,終將呈現善果。

教育孩子認識因果、相信因果,這就是有能力「改」變的善緣。

2

啃老族、繭居族,是現代青年人的專有名詞。

為什麼有人懶得工作,整日窩在家裡,寧願與虛擬世界玩人際,

玩網路遊戲,終生做啃老族或繭居族呢?

難道是父母前世欠兒女的債,這一生必須加倍奉還?

我們不要凡事都卸責給前世的因果。

我認為多數是教養的問題,父母要負很大的責任。

孩子小的時候,父母用什麼心態來教養孩子?

富養心態——富養孩子是惡緣,善因遇到惡緣,業果一定無法得善喔。

3

老人家一再拜託要請教法師,原來是女兒不孝,真是心苦。

女兒把單親媽當傭人使喚,三十歲交男朋友了,不僅帶回家同居,

所有生活費用都由老媽支付,老傭人理所當然也要負責炊煮清潔等雜事。

她辛勞地做了一切“自以為人母應該做的事”?然後…

可悲!卻沒有換來女兒一句感謝,反而得到滿臉嫌棄和怒聲潑罵的回報…。

果相法師勸說:女兒已三十歲,你早該放手了,讓她獨立生活。

怎麼還替她養男友!她無理罵你,你不要忍氣吞聲,

應該要生氣告訴她,要學會拒絕,不要一直忍耐。

可憐的母親說:我怕…,說了重話,會傷害到她。

老媽的回應,讓法師無言以對。

單親母親收入有限,但是孩子從小就被富養長大。

苦自己沒關係,不能苦孩子。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享用,

一切以兒女為中心,做牛做馬拼命付出,付出太多了,孩子覺得理所當然。

這種啃老族故事很多,經濟能力很好的父母,也被兒女啃老的心態折磨;

不幫,放不下親情;要幫,資產都過戶給孩子,孩子還貪想掏空棺材本。

只知道富養的父母,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。

4

世界上最深刻的牽絆,莫過於親情。

做您的孩子很幸福,只要飯來張口,錢來伸手。

孩子想要,沒有要不到的,即使不是孩子最需要的,

父母也一定「使命」必達,主動提供一切,這就是富養。

父母錯誤的使命觀,養了一顆毒瘤,它生長在孩子心裏。

小毒瘤成長過程中有一點不如意,就會跟父母反目、爭吵。

富養孩子的父母們!如果來得及修正,請用因果觀來修正,拔掉毒瘤。

從果知因——

孩子任性、囂張、判逆、自傲的性格,是後天富養寵溺造成。

做一個有智慧的父母,教導孩子深信因果,學習感恩。

狠下心!切斷孩子多餘的“想要”,想要的,多是貪心作祟,可以不要供給。

慈悲心!及時給予孩子心靈的“需要”

這個需要,就是佛法;最基礎的佛法,是因緣果報的道理。

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,潛移默化,用因果觀念引導孩子。

父母子女最深的情,最難抽離的緣分,都在因果之中啊。

 (梵寫於2021.5.27

 

 

報恩(59)決定一家人的善惡因緣

 
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

1

發表上一篇“天下有不是的父母”之後,有人回應:

我們不是縱容孩子的父母啊!(她們覺得好冤。)

不懂為什麼辛苦養大的孩子現在變成債主?

——的確,違逆父母的孩子不一定是寵溺出來的。

小時候乖巧,長大後變成混世魔王的例子不少。

不少學佛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非常緊張,兒女對待父母,肯給錢才是父母,不給錢就是“有血緣的陌生人”。

他們很想度化子女學佛,可是影響力很小。

肯定天下“有不是“的父母,確實有不盡責任的父母。

然而,台灣諺語:「歹竹出好筍」,說明不出色的父母,也能孕育優秀的子女。

同樣地,優秀的父母也有不成器及叛逆的子女。

父母要生養兒女,當然希望孩子暖心孝順才德兼備。

我們來看佛法怎麼說——父母與子女的今世因緣。

2
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一說:

中陰身要投入母胎,必須有三個條件。

一、產處過患:即母體沒有婦科疾病。

二、種子過患:父母親的身體都很健康。

三、宿業過患:父母子女的福報、運勢,都要旗鼓相當。

假如父母的福報大,投胎的中陰薄福;或父母卑賤,但中陰尊貴;或父母和中陰皆有福有尊貴;但是業緣不能配合,亦無法順利入胎。

所以,不是有緣人,無法成為一家人喔。

有的孩子埋怨父母,沒經過他的同意把他生下來。

這樣看來,是誰主動要找誰呢!

3

父母、兄弟、姊妹,在我們前世的業緣裡,他是我的誰呢?

我們都是帶著前世的善惡業來人間。

《五苦章句經》裡佛說有五種因緣成為一家人。

一、怨家:父子互相殺害。

二、債主:父母財子散用。

三、償債:兒女為還債來。

四、本願:兒女為報恩來。

五、真友:前世同參道友。

怨家—社會新聞中不乏親人互相殺害,子弒父,或手足相殘。

債主—父母辛苦累積的財富被敗家子花光。

敗家子不一定是惡子,亦有生惡疾絕症,父母傾家蕩產治病,結果人財兩空。

償債—父母是債主,兒女來償前世債,雖然願意奉養父母,卻毫無恭敬心。

本願—子女乘願而來,專門來報父母恩,有孝敬心。

真友—前世的同參道友,今生相遇,互為道業的善知識。

您可依五種因緣判定自己跟子女是哪一種因緣。

善緣固然可喜,可安心,這是前世的福業,今生不可自滿。

若是惡緣,不僅傷心傷財,重大惡緣或會害命。

4

佛弟子應相信因果業報。

深信家人之間的緣分像串粽,無恩不來,無債也不來;

生生世世怨親相繼,互為債主。

解鈴還需繫鈴人——業因是自己播種,無緣不相聚。

既來相聚,惡緣必須要善了,否則痛苦不止於今生。

特別在此要告訴佛弟子,其實不只您一人…。

很多佛弟子對子女硬逼“償還業債”,心有不甘而生怨。

然而,佛弟子又很喜歡寫超度“冤親債主”的牌位,願做功德主。

如今面對身邊的冤親債主,卻怨上加怨,想從功德主退位了?

佛法說,眾生要自度,度眾生要在現實生活中去實踐,

今生不度活的冤親債主,怎麼都只想度牌位的冤親債主。

既相遇,則好聚好散,解鈴還需繫鈴人。

(梵寫於2021.5.21


報恩(58)天下有不是的父母

 
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

1

小時候就聽說“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”這句話。

雖然我嘴裡不敢否定,但是心裡一直存疑。

漸漸地,生命經驗多了,在成長的過程中,心理上已漸漸否定這個說法,

然而,卻不敢說出否定的言詞。

最近見證以下的真實事件,我要直接大聲說:

錯了!天下確實有很多“不是”的父母!

2

七十歲的阿嬤是知名大學畢業,曾經是公務員。

她的兒媳是研究所資歷,夫妻都在高等教育單位服務。

阿嬤為了寵孫,常常用了很多大絕招。

其中之一則。曾經每一天,早上拿兩把小剪刀給兩個孫子:

你們去玩!去剪這個社區的花草,每一家都可以剪,

但是不可以剪我們自己家的花草喔!

三歲和五歲的孩子挨家挨戶剪花剪草,嘻笑玩得不亦樂乎。

當孩子把一朵朵漂亮的紅花剪下來時,另一小男孩看見,直呼好可惜哦!

男孩想出面制止,卻被家裡的長輩拉住:別管閒事!

是呀!別人家的孩子關己何事!

人家的花朵支離了,綠葉也破碎了,唯有他家的紅花綠葉展開笑顏。

反正大家都很忙也很盲,對花草視而不見。

而且顧人情是修養,怎能為了一點花草破壞鄰居的和諧。

不好意思說啦!一位佛系阿婆這麼想,閉眼隨他剪。

小男孩忍不住問剪花的孩子:怎麼可以剪人家的花草呢?

五歲的女孩大聲嗆:我媽媽也說可以的!

——我的本來就是我的,人家的也是我的,當然可以剪。

在幼兒成長過程中,唯一的學習對象就是父母或長輩。

過了幾天,小女孩“偷取”別人花園漂亮的石頭。

——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呢?!

有人把監視器影像轉給家長,提醒家長,孩子的行為偏差了。

家長悶不吭聲,更不道歉,認為只是一塊石頭而已。

父母不相信一塊小石頭可能成為孩子品格成長的絆腳石。

大人智商居然比不上只多自己孫子兩歲的小男孩啊!

小男孩說:這兩個孩子將來會讓父母很頭痛的!

3

心裡怎麼想(意念),就怎麼去做(行為),

把「自我」的意志力訴之於行動,而形成了業。

業是指一個人的心理傾向,再表現於外的行為模式,

它像影印一樣,一次次地複製心思和行為。

為何看不見孩子現在所作的行為,正在影響未來呢﹖

為何要等到將來被惡報困在局中,才來撇責說這是命中注定。

一般人對業力(因果)誤解為命運使然。

其實業不僅是「我的業」所結的果;

它既是因,也是緣和果,而緣則是機動性,不是固定性。

對孩子而言,父母的教育是緣,改變「緣」,

大量加入正能量的善緣,結「果」就大不同啦。

長輩及父母的身教和言教是影響孩子最深的老師。

父母是他們崇拜也是最喜歡模仿的對象。

改變從這裡開始——

父母是原稿,孩子是影印稿,

當影印稿不理想時,

需要改變及更正的是原稿喔!

(梵寫於2021.5.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