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干說法(十五)學佛卻不懂自己的心

 
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佛教的帝釋天主,道教稱為玉皇大帝。

比起人間的大富之家,天神的福報更大,壽命很長;

祂們的身形高大,長相莊嚴。

天神福報來自祂們的「德」行——性格慈和,不瞋不惱。

然而,帝釋天主有自知之明。

祂說:天人也有嫉妒、瞋恚、驕慢、邪見等種種壞念頭

我們天界修十善業最難的是心戒。

心戒,是指戒「貪瞋癡」。

貪瞋癡是眾生“與生俱來”的心性,嬰兒初生就有的。

貪瞋癡被稱為三毒,這是指過度偏執的副作用;

其實三毒也有正面的作用。

例如貪善,比不貪善不行善還好。

生氣對自己或他人都不好,傷害自己身體,與人結惡緣;

但是菩薩為了教化剛強眾生;

有時也會顯現金剛怒目之相,訓斥惡劣行為。

如父母以瞋面教育孩子,比無知的寵溺更好。

至於癡這一項,比起貪和瞋,這癡只能害生命往下流去。

這是顛倒心,把無常執以為恆常,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痛苦。

過度癡情使人蒙蔽心智,殺人還自以為是;

社會頭條,往往是受不了山盟海誓變化,挺而走險的人;

他不知道堅固的山體遇到地震也會走山;

平靜的海面也會發出海嘯悲鳴。

所以,人間的感情逢地震或海嘯來突襲,變化是正常;

若癡心不改,那就可能烈火焚身,自害害人矣。

《俱舍論》說:「痴者,所謂愚痴,即是無明。」
心性暗昧,無知、無明,是為癡。
《唯識論》卷六中說:「諸煩惱生,必由癡故。」
眾生煩惱的根源都是從「癡」產生出來。

帝釋天主了解心戒難持,因為祂看清自己。

而我們人間行者是否也能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?

貪,是過度偏執的愛心,喜歡時比黏糕還要黏人。

瞋,是過度偏執的厭惡心,討厭時負面情緒總隨著對方轉。

癡,則是不明事理之下做出貪心或瞋心的強烈反應。

因此,擒拿心賊要先擒王——先治癡心。

佛法說癡,是不信因果業報,不信有聖人有凡夫等邪見。

若能相信因果,癡症就好一大半了,這是治療生死絕症的法藥。

相信因果業報就會克制自己過度偏執的貪心和瞋心。

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未來每況愈下,去三惡道簽名吧。

癡心動念時,引來貪心和瞋心,然後三心合體,毒害自己的心,

使自己造下惡業。

學佛人!不要再說都是別人的行為使自己生氣。

不要再說:若不是她(他),我才不會這樣(惡形惡狀)。

三歲小孩會怪別人害自己跌倒;

但是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。

沒福報,因為貪心了;少德行,因為愛上瞋怨了;

而既無福又無德,則是執迷不悟犯上癡病了!

一切心病在於「癡」,不信因果不信善惡之念皆有果報。

學佛人先要學習看懂自己的心。

〈梵寫於2022.6.25

 

 

野干說法(十四)持戒才對得起自己

 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何謂持戒?持戒是「以己度他情」。

意思就是將心比心。

人類自己害怕被殺,而珍惜萬物生命,持「不殺生」戒;

自己要守護家園財物,而不佔他人之財,持「不盜」戒;

希望自己及家人守貞,不被侵犯,而持「不邪淫」戒;

但願人際和諧,互信互諒,不受欺誑,而持「不妄語」戒;

為了能持守前四條戒,並點亮自己的心靈智慧,而持「不飲酒」戒。

以上是佛教「五戒」的內涵。

自己不喜歡「受」的事也都不忍心加諸於任何人〈眾生〉,是為戒。

以在家人應持的“不邪淫戒”為例,

“邪”是指邪惡,傷害他人情感的壞事。

男女成婚之前,捫心自問:自己能接受另一半劈腿嗎?

若自己不能接受劈腿婚姻,為何忍心傷害他人來受?

所以守貞是必要的。

有些人想,反正犯戒之後,只要好好懺悔就沒事。

有這樣的心態的人,跟狗改不了吃屎一樣,認為偷吃才有味,

不願割捨,最後只能終結婚姻。

某七旬老人年輕時不顧妻女生活,隨外遇對象移民大陸同居,

一去三十年有餘,渺無音訊。

到了老年染上惡疾,小三厭棄而去,他最後不得不返鄉回台。

當年被棄養的兒女已成家立業,長子不肯收容。

小兒子不忍心遂租屋讓他獨居。

老病鰥寡孤獨而終,他終究要面對愧疚遺憾的人生。

不論是殺、盜、淫、妄,最終是自己害自己。

此時,想起師公東初老人說過的名言:

“對不起別人是假的,對不起自己是真的。”

世間的老病死有誰能倖免,人生苦短──

何不在短促的生命裡,給自己留一個“對得起自己”的善業呢。

生命很無常,半個月以來,連續接到兩位佛友的死訊,

他們並非疫情染病,卻突然撒手人寰,令親友不捨。

——往生,會去哪往生呢?

幸好他們生前持戒行善,護持三寶,

善業自會引導其神識「往」善道去投「生」。

即使長壽一百歲,減去成長、立業、安家的階段,中年學佛…,

直到駕鶴西歸;到底有多少歲月,能夠存積多少善業呢!

若生前不累積善業,死了這個臭皮囊很容易,

來「生」想再活轉得一個「人身」很難喔!

這正是野干菩薩示現的教化意義──

持戒,來生才有機會再來做人;

持戒,才能藉由人身漸次修行成佛道業。

所以持戒是盡此生做「對得起自己」的行為。

 

〈梵寫於2022.6.13

 

野干說法(十三)種了秧苗要拔雜草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野干又說:

你們應當知道,雖然凡夫修持十善,能獲大福報,

但是仍然比不上諸天修持十善的果報。

天人不僅享有神通光明和食祿的福德,而且能知宿命,

這不是比凡夫更勝一籌嗎。

可見天人修行十善的果報的確比人間殊勝。

帝釋天主問:

可是,如您剛才所說,凡夫修十善,這心道三戒最難受持。

然而天人也是這樣,嫉妒、瞋恚、驕慢、邪見等種種壞念頭…,

我們也有啊!怎麼是天人修十善的福報會勝過凡夫呢?

野干回答:

即使如此,天人的福報仍然與凡夫不同。

為什麼呢,因為天人的福報大,生在天界“苦少樂多”

煩惱心較輕;而凡夫之所以福報淺薄,是因為人間“苦多樂少”

逆緣重重,煩惱心特別熾盛,容易造下惡業。

於是帝釋天主再問:

天界雖好,但是天人沉溺於享樂的習氣很重,心性粗躁,像猴子一樣。

現在受了十善戒,如果以後不小心違犯戒律,那時候該怎麼辦呢?

野干說:

我曾經聽老師說:凡夫修行十善,若違犯戒行,可以找一位賢明有德的人,

就自己所作的惡行向賢人表白懺悔。

懺悔後之後再重新受持十善戒,誠心持守即可。

若以譬喻來說,十善戒法有如秧苗,而煩惱心就像雜草,

雜草與秧苗,會互相妨礙生長。

為了讓秧苗能順利成長,必須剷除雜草,把秧田整理乾淨了;

秧苗自會豐收,穀實一多,人們就不會忍饑挨餓。

是麼!那太好了。

帝釋天主和八萬天人等聽野干說法,非常法喜。

祂們已深具信心,不再擔憂福報享盡後墮落三惡道。

佛弟子在人間種下十善業秧苗。

秧苗漸漸成長時,雜草也順勢攀附成長起來。

猶記得生平第一次拔雜草,是披剃之後隨大眾出坡。

出坡是要勞動體力,整理環境或拔菜園的雜草。

我們勞動半天,聖嚴師父檢視一堆要被丟棄的成果。

他忽然大聲責問:是誰把菜苗拔出來了?

然後他轉身到菜園巡視,發現很多雜草留在原地。

城市長大的人,傻傻分不清翠綠相似的秧苗和雜草。

沒有學佛的人也是這樣啊!

不知哪是善的秧苗,哪是惡的煩惱草;

結果任由雜草叢生,竟把秧苗的養分都吸收去了。

下場是十善的秧苗沒得成長,十惡雜草遍地生。

 〈梵寫於2022.6.11

 

 

 

 

 

野干說法(十二)心戒難持必須持

 
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天帝說到這兒,八萬天人肅穆起身,整理一下衣服。

然後恭敬合掌,向野干說:

懇請老師您慈悲將十善戒法傳給我們,不只利益眾生,

還能增長您的功德。

野干回答:

好啊!現在正是你們受十善戒的時候。

他轉向帝釋天主說明:

受戒的方法是要先懺悔,以清淨身口意三業。

身業有殺生、偷盜、邪淫,

口業有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

意業有嫉妒、瞋恚、憍慢。總共有十項。

嚴禁身口意做這些惡行,即為十善。

若任意放縱自己,即是十惡。

此刻一心專誠地懺悔前非,誓不再作;

懺悔後,已無十惡,身口意自是清淨,

三業清淨故,是為十善業。

帝釋天主問:

行十善業有什麼果報呢?

野干說:

曾經聽老師開示:於人間受持十善業,將來會轉生六欲天,

住七寶宮殿,自然享有五欲之樂,美食餐點;長壽得難以限量,

父母妻子及六親眷屬們都端正潔淨,一起快樂過活。

若是天人受持十善業,享盡天福之後,還會轉生到其他天界,

那福報更為殊勝,與在人間持十善的果報全然不同。

為什麼呢?因為凡夫修善業,有三種心戒很難受持。

想守不瞋恚戒,需要先修習慈悲心,然後才能成就不瞋恚戒。

但是在人間修慈悲心很難持久,就像拿刀去斬水,隨破隨合。

持不瞋恚戒的難度也是如此。

持嫉妒戒——嫉妒心的發作是有條件,有因緣。

例如:拿自己與別人較量高低,看別人獲得利益;

看別人很快樂,看他長得很端正,身體很強健;

討厭他比自己聰明,厭惡他比自己積極行善修福;

總之,較量自己與別人,發現別人的一切都比自己強,

此時嫉妒心才會現前。

所以,生嫉妒心有特定的時節和因緣。

同樣地,驕慢心會發作也是有條件因緣的。

例如:遇到愚痴的人,自己的心就驕慢起來了。

遇到醜陋、貧窮的人,或是身體骯髒的勞工或乞者;

或聾盲、瘸跛等殘障人,或者少數民族的野蠻族群,

自己竟不自覺地,似乎理所當然地,生起了驕慢心。

因此,凡夫的心戒很難持。

即使有心要持守心戒,多數很難持久,總是常常忘記。

意業有嫉妒、瞋恚、憍慢

嫉妒心是貪,憍慢心是癡,合為貪、瞋、癡,三毒。

先有意念,再有身業和口業。

肢體衍生出來的惡行就是殺、盜、邪淫;

再衍生的口業就有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。

學佛之人要持守身業,不殺、不盜、不邪淫,較為容易。

但是要持守口業,就不容易了!僧俗亦然。

野干說:即使有心要持守心戒,卻常常忘記了!

為什麼會常常忘記?

因為忘了不持心戒的惡果嗎?

不!那是不信造了口業的惡果有多可怕!才會常常忘記。

若深信佛經描述的拔舌地獄、刀山地獄,一定不敢忘記。

〈梵寫於2022.6.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