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人(54)生生世世業習上心頭


 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什麼是業習,個性就是業習,習慣性的身心反應。

在日常生活中,對人事物有不假思索的過激行為。

──譬如對方不如己意時,拉臭臉或罵人!

過去如此,現在也如此,這是瞋習。

佛經有一則故事:

佛陀托缽時遇到一隻大狗對祂狂吠,這狗脾氣糟透了。

祂觀察到這隻狗的前世是這家主人的父親。

於是佛陀對大狗說:

你前世做人脾氣就是這樣,如今生做狗,脾氣還是這樣。

大狗聽到這句話,躲到角落悶聲不樂,不再吃飯了。

後來家主追問佛陀,很不開心地說:

我的父親時常樂善好施,怎麼可能墮落做狗?

佛陀指點家主到大狗愛去的房間挖寶,果然挖到一箱金銀財寶;

家主才相信大狗是父親投胎來的。

——大狗的前世雖有善業,但瞋習太重導致墮落畜生道;

而且把壞脾氣從前世帶到今生。

2

我們日常的慣性行為,都落入第八識成為業習種子。

業習就像陳年塵垢,牢牢黏附在咱的第八識裏。

所以,為什麼我們「需要」修行?

修行是要改善身心的慣性反應,讓我們修正行為;

學習活在智慧的當下。

您是念佛人嗎?以前遇到逆心的事,可能瞬間發飆;

如今已經念佛也發願了,應該能以柔軟心來面對;

如果仍隨順業習愛發脾氣,這往生的方向就錯了嘛!

柔軟心慈悲心的方向才能跟阿彌陀佛相應。

看看!大狗的前世也是善人,卻被貪瞋的業習拖累!

念佛求生淨土,修「淨業」者務必要「淨心」;

當「淨業」無法抵擋業習的「染業」,只能墮落惡道;

由於心念的方向就是三惡道,心想事成罷了。

3

我們在臨終時“最後的罣礙”仍會一波波閃現出來。

人,心頭最放不下的人,此生最愛或最恨。

事,牽掛家庭、事業,乃至房產、存款…。

物,習慣性嗜好,日日非它不可的業習,如菸酒。

愛抽菸看到有菸(幻境),煙癮上心頭、取菸就入胎;

愛喝酒的看到一杯酒,酒癮上心頭一拿酒就入胎了!

阿嬤臨終時,愛孫的幻象上心頭,心念一動也入胎了。

或許您這麼想,橫豎都要轉世,去哪投胎不都一樣。

六道中有三善道和三惡道,誰不想掌握生命權?

4

有強力業習(貪瞋癡)要小心!這是生生世世的沉迷。

每一世生命盡頭的臨命終時,業習一定會冒出來跟監;

貪來一支菸,貪來一杯酒,第八識帶著它就往前衝。

或許您說﹕我平時有念佛,也有定課呀!

唉!您念佛心力抵不住業習的“致命吸引力”啊!

看清自己的心,能一日不念佛,能不能一日無菸酒呢?

臨終的心念被菸酒糾纏搶人,阿彌陀佛卻搶不到欸。

並非阿彌陀佛來遲,慈悲的佛當然會尊重您的最愛!


(梵寫於2024.12.21)

 


念佛人(53)我見他人死心熱如火

 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最近台灣名人生命謝幕的新聞很熱。

我們早晚都會輪到的,不論年齡、身分、貧富…。

因此古修道人留下警世詩:

我見他人死,我心熱如火,不是熱他人,看看輪到我。

百分百的成年人都確定知道自己一定會離開人世間。

即便如此,卻有百分99的人不知道自己將如何離開。

百分之一的人是已證悟聖者,能自在掌握生死;

剩下就是少數念佛人,可見往生淨土者不多喔!

2

某位七十歲老蓮友,近日突然煩惱病發作,決心不想活。

起先禁食不吃,後來水也不喝;鬧騰著想餓死自己。

他的家人也起煩惱,耐心軟語勸說,硬是不聽!

已經病苦十多年,這些年雖不好過卻也年年平安過。

我猜想,他要模仿名人不堪病苦的自殺行為。

於是加入勸解隊,在line上寫:

患重症的人很多,但是能信佛,且願意求生淨土的不多;

有福報的念佛人在身體不舒服時會更努力念佛啊。

她回訊息:我一心持念阿彌陀佛,只求往生極樂世界…

由於身體不能行動,病痛使心更散亂、更抗拒。

簡直是失心瘋了!她真的下決心要餓死自己。

我不客氣地說:這樣求死,不可能往生淨土,

你要餓死自己,跟鬼道相應,怎麼辦呢,你要去餓鬼道嗎?

你這是自殺而死,不是自然死,自殺等於殺生的罪業喔!

我問她:哪一個病人不是忍著身體不舒服走到最後呢?

現在故意自殺把自己推向惡道,佛菩薩都無法救你的;

佛說眾生只能自己救自己。

還有你跟家人發脾氣罵人,沒有慈悲心;被你罵的人不會難過嗎?

天天打妄想,你的壞脾氣沒有改掉,下輩子只有去三惡道,不能去極樂世界。

阿彌陀佛世界怎麼會回收一個壞脾氣的念佛人!

3

他總算把硬話聽進去了,終於恢復正常。

不快樂的人死後能去“極快樂”的極樂世界嗎?

做人憂鬱做鬼仍然是憂鬱,憂鬱的心跟憂鬱世界相應!

活著時的心識之流,跟臨命終的心識之流,不會斷流;

日常的心所緣,跟臨命終時的心所緣,很難改「道」。

平常愛生氣就氣,愛罵人就開罵,等於一開車就橫衝直撞;

在臨命終時才想要踩剎車,已經來不及了!

百分百直接衝進三惡道!

4

前文提及,佛教說臨命終的“心中所緣”極為重要。

念佛人不等死,但平時要觀照自己日常中最在意什麼。

臨命終時即使神智不清或深度昏迷;

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都不能發生作用了;

但「心識」仍然不會斷流,心念一個一個生起,

此時心念就會攀附自己日常的最愛,最在意的…

業力也會緊隨“心中所緣”直到嚥氣的那一刻。

最強的念力如果不是阿彌陀佛…

那就再來輪迴吧!

去哪出生呢?這才是“我心熱如火”的原因。


(梵寫於2024.12.16)



念佛人(52)一念攀附讓人變無形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我們活在世間,看不見無形的眾生。

有特異功能及陰陽眼的人能看見,但畢竟是少數。

少數能見者,包括小孩子能見,長大之後也看不見。

由於一般肉眼都看不見,不信祂們與人類共存世間;

所以對於佛教說的六道輪迴半信半疑,甚至根本不信。

六道中的畜生道,我們能看見牠們乞活生存的模式;

而生活在地底下受苦的地獄道眾生,我們無法見聞;

然而,與我們共存一個時空的鬼道眾生,也不被人待見。

誰不怕鬼也討厭鬼呢!罵人時還說對方﹕活見鬼。

2

活見鬼真是很多人的經驗,不活著怎能說出他看見鬼了。

最近幾篇寫了中陰身、陰靈…等幽冥世界的芸芸眾生;

因為相信鬼神的人,比鐵齒不信者更容易親近佛法。

本來不信佛法的某大德,深夜撞見女鬼後就趕緊學佛了。

一位混跡黑道的年輕人在相信鬼神之後,立即棄暗從明。

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應?他們深信因果,深信輪迴故。

但是也有學佛多年受不住誘惑頻犯大戒的人,這是輕忽因果啊!

3

《正法念處經》說鬼道,有兩種﹕

第一種在人間與人共住,是人中的鬼類;

他們在晚上能與人接觸,或者被人看見。

第二種是住在餓鬼世界,這些餓鬼是住在人間的地底下。

能夠讓人活見鬼的屬於第一種。

例如:果字(輩)法師離開僧團後,桃園居士願意提供空屋。

這位法師去看了房子,表示不適合。

他私下告訴我:

屋裡後面的廚房有老太太(陰靈)霸守,不肯離開。

不肯放下生前的執念,死後受困的仍然是自己。

後來屋主問﹕該怎麼辦?

建議他去齋明寺參加大悲懺為祂點一盞超薦燈。

然而,「佛法難度無緣人」。

這一句適用於所有眾生,包括非人的無形眾生。

有緣就能早超渡,無緣者,只能等業報受盡再去流轉。

4

大約三十多年前,為了辦甘露畫展,數次借宿空屋。

其中對高雄和彰化的房子印象最深刻。

在高雄借宿的房子,只一間有床,是雙人的彈簧床。

第一天晚上,躺下準備睡覺時立刻覺得不對勁;

我翻身起來坐著,過了十分鐘再躺下,感覺又很詭異?

忽然明白是“祂”不讓人睡在這裡。

於是把被子拿到客廳舖在沙發上睡,一覺到天明。

為什麼祂會執著這一張床?或許祂是在這裡斷氣;

也或許祂對床有深厚的情感依賴,陰靈不散逗留此處。

我不想持咒結界驅趕,這裡是祂的家,尊重祂的執念。

借宿了一個多月,陰界陽界各自安好,互不打擾。

5

我沒有修神通,沒辦法看見祂們,也沒有能力幫祂們;

但是以同理心置換自他立場,祂們應該很怕見到人;

就像我也不想看到祂們的真面目。

祂們的前世也是人,曾經在世間經歷很多痛苦;

不論祂執念了什麼,是情或是怨,或為財富、產權…;

因執念而留戀人間不肯轉世投胎,困守在一寸之地。

佛法說﹕起心動念即招來業報。

祂的境遇可能是業報使然,也可能不是惡道的果報;

有時候是臨命終時心力微弱,只能任由業緣來支配祂。

緣的出現,有時候是出現善緣,有時候是惡緣來攪和喔!

一念攀附“心中所緣”,可能會換來萬年的幽冥世界。

所以臨終前最後一念的“心中所緣”非常重要。

這才是寫本文的用意,請等待下回。


(梵寫於2024.11.2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