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※
這一則故事進行到這一段落,我們體會了什麼?
野干在情勢窘迫,進退兩難的狀況下,準備面對死亡;
但他捨命之前仍讚嘆般若智慧,發願來生得遇明師,早日成佛。
帝釋天則是吃喝玩樂,陷入欲海裡癡迷不悟。
遇到野干時,祂秒棄至尊身份,反省自己,殷勤懇切向野干求法。
天帝低首謙下,說:
我們天眾無恥又無德,這是沒有老師指導佛法的緣故,請您為我們說法!
帝釋天懺悔自己對野干失禮,並懇切求佛法,可見祂是有智慧的;
反之,天人們取笑天帝禮敬野干,看不見自己愚痴。
三方的心智在此表露無遺,智慧有高低啊。
野干有智慧,有小福,福報被前世惡業消耗了部分。
帝釋天有大天福,亦有小慧,從哪看出來呢?您想一想。
天眾有小天福,卻無智慧。
具般若智慧的人聽聞佛法,有佛法難遇今已得的歡喜心,
這是累世的善根啟發,少之又少,不是一般的。
一般人跟天眾的表現相似,輕視佛法,怠慢佈教法師。
反觀自己學佛的心態,屬於三方中的哪一方?
※
之後,天人們願意為野干敷座,有了恭敬心就獲福,有福就能修般若智慧。
佛法從恭敬心中求。
曾經一位法師出家沒多久,某日被他的剃度師父痛揍一頓。
原因是他的寮房一團亂,把經書放在床尾,又將衣服雜物堆在經書上;
人躺床上,兩腳一伸難免不碰到經書。
衣櫃內的衣服和臭襪子堆擠,分不清有洗或沒洗。難怪被啪啦打!
對佛經佛書不恭敬不珍重,最為損福。數年後,他果然還俗了。
我們佛弟子從日常生活中修福的機會很多。
《佛說未曾有因緣經》云:
「經法貴重,敬之得福,不宜輕心,自虧福也。」
不損福,還能培福修福,就是以恭敬心敬重佛像佛經典籍和佛書。
有經典之處,則有佛。佛像是佛寶,學佛不尊重佛,還能學佛?
日常中,佛像經書應置於最上層,用淨布蓋上,不惹塵埃。
下層可放一般佛書,再下層放世俗書籍。
福在恭敬心中獲得,道業也是在恭敬心中開悟得證。
沒有福報難以修行解脫道,福是慧業的根基。
請回想,野干要求帝釋天做了什麼,他才開始說法。
野干說:怎麼可以說法的在下面,聽法的人(站)在上面呢。
野干非人也,都應如此恭敬,何況說(正)法的法師或居士。
對一切法寶心存恭敬,修福亦能修慧,輕慢心則損福!
不過,假如說法者所說的是邪法,或說的是相似佛法(附佛外道),
聽邪師說法的人不僅無福可修,亦無般若可解脫喔。
(梵補寫於2022.5.22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