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作者/果梵法師
媒材形式/紙本生宣/寫意彩繪
年份/2023
題跋/招福生慧
◎
一般人看見布袋和尚像,總有「招財進寶」的喜感。
其實,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。
漢傳佛教寺院裡供奉的大肚彌勒,其造像就是笑口咧開的模樣。
這個形象是中國佛教特有的。
布袋和尚是五代時期的僧人,法名契此,又號長汀子。
他在江浙一帶化緣,常常在市井之處出入,頗為親民。
「布袋和尚」是民眾稱呼他的外號。
因為他的肩膀總背著一個大布袋,手裡拿著佛珠;
身材矮胖,僧衣露出大腹,見著人就咧口笑開;
且常教導人以佛理處世,面對不信佛的人欺凌或羞辱;
他都不計較不報復,亦不爭論長短,總是慈祥包容;
此外,他還有神異能力,可示人吉凶,沒有不靈驗的。
因此,民眾都非常喜歡他,尊稱他為「歡喜佛」。
※
佛弟子修行,必須福慧雙修;上求菩提是修慧,下化眾生是修福。
具備這兩種殊勝的修為,才能落實成佛之道。
我們都知道六度的前五度是修福,最後的般若是修慧;
而五度中又以布施為先,布施有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施。
一般人最方便的是財布施,認為付出錢財愈多,福報愈大。
難道阮囊羞澀的人就不能修布施行了?
我們且向布袋和尚學習吧!
布袋和尚的特徵是心量廣大,中國人形容:量大福大。
心量大者,如虛空一般,無不包容;
包容至極限大,等於是沒有邊際,此時能開啟智慧;
智慧是無我的,無心的,空性智。
修福與修慧,哪一項先行呢?
福業是慧業的根基,福不足,強行修慧,容易墮為狂慧。
倘若只修福而不修慧,那世間的福報如蛇,不容易滿足大象的心。
因此有一句話說:人心不足蛇吞象。
結果只能為貪而死,慧命死去!
所以,福業與慧業應並進,不可偏向一端,此高彼低,此消彼長。
布袋和尚予人「招財進寶」的印象,並非佛教賦予。
這個寶,應是學佛之寶,歸依三寶,不是世間的寶物。
這個寶,是出世間的寶,是智慧的摩尼寶珠。
正信的佛弟子修行福業,是為了增長智慧喔!
我們來學習布袋和尚的「招福生慧」。
再複習一次,如何修最大的福業?
量大福大也。
凡事喜悅、包容,凡事皆大歡喜。
大年初一的禮物,招福生慧,您收到了嗎?
(梵寫於2023.1.22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