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人(60)散亂心能否往生淨土

 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有人問某知名老法師:散亂心念佛能往生淨土否?

老法師回答,不能!必須要一心不亂才可以。

老法師的解釋沒錯,因為釋尊在《阿彌陀經》說:

「執持名號,若一日,若二日…若七日,『一心不亂』;

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聖眾,現在其前。」

由於要念到一心不亂,太難了!

所以,念佛人對自己能否往生淨土,仍有疑慮。

2

修行念佛法門,「調心」的過程就是練習集中心力;

從散亂心再到專心,有了專心,才能達到一心(不亂)。

散亂心

心像野馬奔騰,老是往外跑,老是想東想西;

即使有念佛定課,也沒辦法把心安「定」於「一」念;

心,念著阿彌陀佛,忽然妄想來插隊,此時或妄想伴佛;

或阿彌陀佛脫隊,心在妄想海裡游不出來,而嘴還在念。

這種情況,已經離開阿彌陀佛了,連散亂心都不是喔!

散亂心是知道在打妄想,妄想是相續的念,裡頭有短劇;

或短句對話,但不會一直在妄想裡,發現了會回頭念佛。

專心

散亂心中亂中有序了,不管妄想,只管照顧阿彌陀佛…;

心,漸漸被收伏專一;但還是會被妄念打擾;

妄念是單獨不相續的念頭,它偶爾來招呼一下阿彌陀佛。

一心(不亂)

心沒有妄想雜念,佛號相續,已定於一尊阿彌陀佛。

持續一心,可證念佛三昧,三昧即是定境。

3

回到現實來,我們念佛人最關心及擔心的問題。

——散亂心念佛,未來是否能往生淨土?

除了信自信他,藕益大師說:還要「信因、信果」。

藕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》中開示:

信因者,深信散亂稱名,猶為成佛種子;

況一心不亂,安得不生淨土?

若能一心念佛,當然能往生淨土,但多數人做不到。

這一段開示的重點是“散亂稱名”猶為成佛種子。

即便是“散亂心稱名”,也是成佛的種子(因)。

藕益大師舉例《法華經》云:

若人散亂心,入於塔廟中;一稱南無佛;皆共成佛道。

神通阿羅漢觀察老人500世沒有種善根,拒絕他出家。

佛陀則說老人在無量劫以前已經種下善根,允他出家。

無量劫前,老人上山砍柴遇猛虎,他爬樹躲虎;

情急之下大聲喊南無佛啊!因此種下善根。

南無佛是因,老人得證“阿羅漢”是果。

4

我們為何能在「六道」中投生做人呢?

因為前世的善因多於惡因。

世間有諸多宗教,我們為何能學佛,還願意念佛呢?

《佛說大阿彌陀經》卷下云:

「佛言:世間人民前世為善,乃得聞阿彌陀佛名號功德。」

所以,我們要肯定自己喔!感恩自己前世“累積善德”;

播種善因故,今生有很好的正報(身心)和依報(環境);

而這“一切”都是自己阿賴耶識的業種子(因)造成;

乃至目前的身心狀態,也是「現行薰種子」的結果。

簡言之,是前世今生的因果關係。

5

念入第八識裡的種子(因),怎麼產生作用呢?

我們能信佛念佛,是「現行薰種子」的果,也是因;

念佛生淨土,則是「種子起現行」的功能,因也是果;

念佛為因,成佛為果。也就是:

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;互為因果,因果同時。

因此念佛人還要擔心什麼呢!

即使散亂心中念佛,有妄想妄念來插隊,只要繼續念;

總會有“不脫隊的阿彌陀佛”成為淨業種子。

臨終時淨業種子起現行,必能感應佛來接引。

(梵寫於2025.5.2

念佛人(59)眾生逃佛佛慈悲不捨

 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某日,在書桌上看見一隻螞蟻,我擔心壓到牠;

於是用小紙片堵牠的去路,想送牠到安全的地方;

不料牠拼命反抗,我的紙片向左,牠就往右邊逃;

怕傷害牠,我不敢使力,竟讓牠能迅速改變方向;

螞蟻只顧所見的一個小點,可那一點點是牠的全部;

我可以看到整個桌面,牠卻看不見自己已無路可逃;

唉呀!我這是要救牠的命呢,牠竟然還拼命逃!

……

我們不也是如此!只能看見娑婆世界的小面積;

以眼前小地球為我們生命世界(六道)的全部。

而阿彌陀佛能見浩瀚大宇宙的三千大千世界;

祂知道我們輪迴六道的困境,就像桌上那一隻螞蟻;

累世輪迴的生命,左逃右逃上下逃竄都是危險之地!

於是,阿彌陀佛不捨眾生輪迴受苦,發四十八願;

思惟五個大劫,攝取超過二百一十億個淨土的莊嚴,

如今,祂早已創建一個無苦無惱的極樂世界。

佛要接引我們往生淨土,我們卻像螞蟻無知的竄逃;

從前世的前世開始…,一再逃避阿彌陀佛慈悲救援;

雖然我們逃佛,但是阿彌陀佛仍然窮追不捨…

只要我們現在放下掙扎,把真心交付給阿彌陀佛;

接受佛的當下,就是“信心決定”的關鍵時刻!

我們就從「信自、信他」,來面對來世的前途吧。

2

了解「信自」,再來說明「信他」。

這個「他」,包含釋尊、阿彌陀佛,及十方諸佛。

釋尊在《金剛經》中有一句﹕

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逛語者、不異語者。

這是說明釋尊有五語的功德——

釋尊徹悟宇宙的真諦之後,從真如實相中流露出來的話;

都是親自切實體驗來的,所說的也都契合真如實相。

「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」,每一句皆自證,如理所說。

乃至「不逛語者、不異語者」,說話不欺誑也不標奇立異;

而且釋尊所說的法與過去諸佛的法都一致相同。

由於我們相信釋尊,所以也相信西方有阿彌陀佛。

2

在《阿彌陀經》中,釋尊跟舍利弗說﹕

「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;

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。」

須知,其他經典都是弟子提問,釋尊才會說法;

《阿彌陀經》則是釋尊主動說法,可見釋尊慈悲眾生。

我們透過釋尊,知道阿彌陀佛於因地發願度眾生;

如今阿彌陀佛的願已經實現,已成就西方極樂世界。

甚至十方諸佛也同聲讚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。

諸佛已印證了,難道我們還懷疑阿彌陀佛的願力嗎?

3

話說回來,眾生(我們)為何一再逃佛?

其實是我們自無始以來,所造作的惡業無量無邊;

世世沉淪於惡道,縱然得生人間學佛,亦難得解脫。

——前世墮落三塗不得聞法,今生學佛則忽悠自己。

正如印光大師開示:

累世惡業豈泛泛悠悠之修持,便可消盡耶。

以“可有可無”的心情修行,當然不能消除累世惡業。

所以,釋迦教主特別開顯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法門;

這是唯一「帶業往生」淨土的機會喔!

本該隨善惡業去受報的,今由念佛故,得生佛國淨土;

若不是阿彌陀佛慈悲不捨,我們肯定還要去六道流轉。

如今念佛求生西方淨土,就能落實“回頭是岸”了。

您是不是也聽見?

慈父阿彌陀佛呼喚浪子的我們:快回頭啊!

4

一日月為一個小世界,也就是一個太陽系;

一千個小世界(太陽系)為一個小千世界;

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;

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;

而一個大千世界,則有十億個小世界。

包含小千、中千、大千,稱為三千大千世界。

佛教認為宇宙有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。

那麼,宇宙有多少銀河系?

現代天文學家觀測,宇宙約有2000億個星系;

地球只是位於銀河系內的太陽系——

一個小世界而已。

以佛眼看在小世界的我們,還真像螞蟻欸!

 (梵寫於2024.4.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