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一切世間,如實觀察一切世間,離一切世間的執著,不著一切世間。
「世間」——代表波動的煩惱心,好像大海的波浪,隨風起伏,遇大風吹,瞬間生起萬波浪;即便微風輕拂,也會像柳樹擺著頭尾搖一搖。
我們日常生活隨著煩惱逐流,不說大風大浪,即使小河流上飄著無數“貪、瞋、癡”的垃圾渣,一致認定那是別人幹的事兒,與“我”無關。因此,任由三毒劣物汙染河流,終至污染物愈來愈多,阻礙“自己的”心河暢通。
某位居士跟我分享初學佛時遇到小挫折,差點進不了佛門。她說:
歸依三寶之後,星期六晚上趕去參加念佛會。第一次報到,我沒有穿海青(佛教徒禮服),臨時插進念佛隊伍,學大家合掌念佛。也許太專心,常常踩到前面念佛人的鞋子。站在大殿角落輔導的義工,忽然大聲指責:你的腳步錯了!唉呀,你不穿海青應該站在最後面。你出列,我來教你。
吼!這位義工的臉色好難看,太沒禮貌欸!我在公司在家裡誰不是聽“我的”,來這兒讓妳大小聲。我不來了!
——套一句佛陀的開示,這就是世間。
我好奇地問:如今你怎麼還在佛門呢?
她笑著說:那件事之後,我就藉故不去了。雖然朋友仍一再邀約,每次都跟我分享心得;我的心會揪一下,可我真是不願意,不想去丟臉吧。
兩個月後,或許是朋友分享佛法起了作用,我發現自己很愚蠢,居然跟義工抗爭對錯。我本來就不會經行念佛,腳步走錯了,認錯不就沒事。我忽然看到自己一向不肯認輸的「我」好大!我問自己,來佛門跟誰爭大呀?
反省之後又去參加念佛會。能回頭,能念佛真好,我現在天天念佛,法喜充滿。
她開玩笑說:念佛助“我”讓出“大位”,身心輕鬆。
——佛陀的開示言猶在耳,這就是出世間。
雖然同樣在世間承受大海的風浪,卻不隨著風浪起伏;反而能覺察風浪起處,心靜止不動。風乍起時,盡情享受清涼,可我的柳樹兒不再因風而搖擺了。
——出世間,指的是厭離心裡的煩惱,發出離之心。但不必遁逃,躲避世間。一樣可以藉家庭、事業、兒女修練出世間的心地功夫。佛教並沒有否定世間諸樂,而是正確引導人們勿執著,欲樂無常,一定要正視執著引來輪迴之苦。
(梵寫於2017.5.5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