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俗或超越世俗


五月中旬,普陀九華山朝聖之行將要啟程了。
八月中旬,亦將要有朝聖五台山的行程。
佛弟子朝聖佛教名山,跟一般人進香,或旅遊的觀光客有何不同?身為佛弟子,是否明白「朝聖」的意義呢。

世俗朝聖:
旅行社的朝聖團,屬觀光團性質,在行程中安排宗教儀式,及其他活動,美其名為朝聖,卻是只求歡樂的旅遊。這是滿足世間享樂的旅遊,以閒逸心、散漫心為樂;以“滿足自我”為訴求,要求「他」配合「我」。
即便是佛教自辦的朝聖活動,也有可能流於世俗。
「一切唯心造」——
若有“以客為尊”的心態,難免引來「氣」流。朝聖旅行中的行為偏差,沒有對或錯。世俗中人有世俗心態,是正常的。只不過,一兩人引來氣流,難免影響其他人。諍是非,論人我;花錢找氣受,賠了夫人又折兵,真不划算!以佛法深度檢討,福薄的人容易生氣,處處自我,不肯將就自己。

超越世俗朝聖:
這是一項深度的心靈探索,以“修行人”的心態,具虔敬心、清淨心,時刻觀照自我,處處有法喜,無所求之下,完成既輕鬆又嚴謹的修行功課。
將要出團了。請問您,想選擇世俗或超越?

內苑文化學會今年開例辦兩次,不得不說,這是回應佛畫班學生心願,才有此因緣吽。
畫佛像的人,能往四大菩薩道場朝聖,是畫佛人的福報。
但是,畫佛者學佛的誠心卻不一定比不畫佛像的人虔誠。
我們朝聖團的成員,並不規定一定是畫佛人。因為,以恭敬三寶的心學佛,才真正是畫佛的學佛人,要把佛的妙法畫在心底裡,修正成為一尊佛。

那麼,畫佛不等於學佛,朝聖當然也不等於學佛,是否學佛,關鍵在其心態。
何謂佛弟子?身、口、意,行為向著清淨之路前進的人。
學佛,要學習超越世俗,以解脫生死為目標。
——世俗有太多「我執」的羈絆,所以需要修行。
修行是什麼,怎麼修,朝聖也是修行去!
這是動中修。

由於是修行,所以不需要討好任何一人嗎?
如果不討好人,怎麼能成為菩薩呢?
請勿誤會,人家稱呼您為菩薩,莫以為自己真是菩薩了。這是假名菩薩。
真菩薩行者必須要有實際行動!

討好,是“主動”關懷的身業表現。
首先,請務必“討好”與您同房的人。
即便對方生活習性與自己格格不入,請您記得,要配合及關懷對方;了解和諒解,讓對方歡喜。
——這是討好觀世音菩薩,使佛歡喜。
修行,從歡喜開始。
令他先歡喜,我也歡喜;皆大歡喜是修行。

第二,做人是本分,學習做菩薩是修行。
但是人沒有做好,怎麼能做菩薩?
佛菩薩不是被畫在紙上,或被供在佛堂上坐著聞香的,
是要先把人的煩惱心轉化為菩薩心。
且願意將平日供在佛前的一片心香分享他人,
讓別人也能聞到您心裡的香味(德行)。
當您“心香四溢”散發出來,人人聞之歡喜,這才走在菩薩道上,且落實了朝聖,與佛菩薩同道。

佛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,具有特殊,而無法言說,卻能使人心有所感動的靈應力量。
有的人,心被療癒了;
有的人,生命智慧被啟發了;
有的人,發現自己而心生懺悔;
……
朝聖——於活動之中,開啟「法」的思惟。是由外向內收的修行,藉自然景象之無常,而內觀自己。
然而,若佛弟子因朝聖而心生煩惱,請向佛菩薩懺悔!
那是自己福德不足。
(梵寫於2019.4.2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