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畫(76)觀世音菩薩「度盡眾生願」

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(之九)

果相法師畫/紙本熟宣/工筆彩繪/2021

第九、度盡眾生願

有情眾生誓願度,曠劫精勤慈悲海。

《悲華經》中觀世音菩薩發願:

當我實踐菩薩道時,

若有眾生因各種煩惱和恐怖的遭遇,­

而退失道心,不願再學習正法。

因此墮落到黑暗的深淵處;

身心受創,導致憂鬱、孤獨和窮困;

又得不到任何幫助和救護,無依無靠。

在這種情況下,他若能想起我,念我的名號;

只要我的天耳聽見了!天眼也看見了!

如果還不能救他免除苦惱,那我發誓不要成佛。

(觀世音菩薩已經成佛,佛號「正法明如來」。)

《華嚴經.入法界品》中,

觀世音菩薩向善財童子說明自己的誓願:

善男子!我修行大悲法門光明之行時,

發起廣大誓願,這個誓願稱為「攝取一切眾生」。

我要讓一切眾生遠離恐怖的危險道路,

要使眾生遠離因煩躁、愚痴和苦惱引起的恐怖;

及生活在貧窮下,害怕活不下去的恐怖…;

與人吵架諍訟纏身,及與大眾相處的恐怖;

面臨死亡的恐怖,及死後墮落三惡道的恐怖;

對自己無知的領域產生疑懼,與人歧見的恐怖;

因愛別離失去安全感,及一切惡業成熟的恐怖;

身心遭受迫害打擊,因此產生憂鬱心結的恐怖。

(觀世音菩薩堅定要「救度一切落入恐怖的眾生。」)

觀世音菩薩歷經長劫的時間修因,廣行六度四攝;

無非是為了能利樂眾生,度化有情。

菩薩若不是依大悲心而發起度的願,怎能成就佛道。

觀世音菩薩若不是因慈悲心,怎會在成佛後倒駕慈航;

以菩薩的身分實踐「度盡眾生」的誓願!

慈悲不是觀世音菩薩的專利,卻是大乘佛教慈悲總匯。

觀世音菩薩經「曠劫精勤」修慈悲之行——

就是為了能實踐“隨應眾生所求”的誓願。

對不同信念的眾生,觀世音菩薩也能適應眾生所求。

並非佛教徒才能念菩薩聖號,祈求觀世音菩薩喔!

只要有人“需要”,觀世音菩薩必應其所需而救苦救難。

念念觀世音菩薩是有福報的人!

觀音菩薩十二大願——

第九、度盡眾生願:

「有情眾生誓願度,曠劫精勤慈悲海。」

觀世音菩薩歷經多劫的精勤修行,成就了慈悲願海;

且於慈悲海中,分身百千萬億,尋聲救苦,誓願度化一切眾生。

(梵寫於2023.8.11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