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人(21)自我藏纏了萬萬年死結

 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(佛七講述)

峨嵋山/寶頂山石窟/林景維居士攝影

說起我們的煩惱,那都是收藏萬萬年以上的老古董,

不知修行的人視如寶物,我們念佛人要當垃圾清理。

「煩惱」是佛教術語,佛教認為,煩惱會帶來痛苦,

不只自己痛苦也會影響家人受苦。

「煩惱」是我們的老朋友,每一生的轉世,它都會癡情相隨,

跟你海誓山盟:你去哪投生我就去那?

不對喔!其實是“煩惱”帶著主人去六道串門子,

主人說我不要投生做狗,煩惱跟你嗆:聽我的!我才是主人。

它深藏在人的心底裏,或深藏不露,或偶爾或緊急時露個面,

明白告訴你:「我」在這兒

「自我中心」就是煩惱,也就是人心的“負面情緒”。

它既然出現了,乾脆帶一家子跟你認親,包括:

「貪欲、瞋恨、癡迷、憤怒、煩躁、憂鬱、焦慮、嫉妒、傲慢、

自卑、期待、悲傷、害怕…」等,都是「我執」當家的煩惱家族。

誠實面對自己,日常生活是不是就跟煩惱家族過日子。

到底這些陳年古董(煩惱)是從哪收藏來的?

就以「雜阿含經」裡的偈語來簡單說明。

兩千五百年前,有一位天子向世尊請法,他問:

外纏結非纏,內纏纏眾生;

今問於瞿曇,誰於纏離纏。

話說:凡夫心有千千結。

這就像絲線重複打結了,想解開卻找不到線頭,這個死結就是纏。

纏是用來比喻六塵,六塵有內六塵和外六塵。

外六塵就是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我們日常接觸的對象。

所見的環境是色塵,所聽的聲音是聲塵,鼻子聞到是香塵;

舌頭嚐味是味塵,身體的冷熱感是觸塵。

內六塵就是「眼耳鼻舌身意」六

譬如:顏色好看嗎,聲音好聽嗎,是香是臭是甜是辣;

或者感覺天氣的冷熱,這是內纏,因為識有分別心的作用。

再舉例來說,外纏(外六塵)是鏡子裡的影像;

內纏(內六塵)是分別影像的人。

所以世尊說:「外纏結非纏」。

外在的纏不是真正的纏,花花世界只是能誘惑你而已。

即使看到聽到了,只要心不動念,外在境界怎能影響你。

有一句話說「仇人見面,分外眼紅」。

忽然看到討厭的人,可能甩臉氣到眼睛紅,避開一會兒,眼睛就不紅了。

但是見面時內心的瞋念,即「意識」跟「法塵」相應了;

你心裡的瞋心慢心…生起來,事後還越想越氣;

這才是真正的「煩惱」,就是「內纏」。

總結這一句:「外纏結非纏,內纏纏眾生」——

外纏的六塵不是真正的纏,內纏才能綑綁眾生去輪迴!

內纏是一種繫縛、牽掛,是我們生命再生的本能;

這個煩惱不是今生才有,它是幾千萬年生命累積的負面能量;

荼害自己往下沉淪。

你念佛的時候,這心一直在向外攀緣,即使現在把自己關在寺裡念佛;

也關不住心,心早就跑出去了,一直想起今生討厭或喜歡的人或事。

唉呀!你說平常不會想的,怎麼越念佛越想。

不是喔!你是沒發現不是沒有,因為被煩惱洗腦了;

已經習慣讓煩惱心圍繞自己,以為壓抑或釋放煩惱是正常的。

現在發現纏在心裏害自己輪迴受苦的禍首是誰了吧!

原來是自己收藏了萬萬年生命歷史難解的心結。

很好!阿彌陀佛幫忙揪出這些業障鬼,不給鬼糾纏了。

與其纏煩惱結,不如纏佛。

我們“用心”來纏阿彌陀佛吧!

不是嘴念而已喔!

一定要心心念念,把阿彌陀佛纏成心上人。

(梵寫於2023.10.17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