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人(54)生生世世業習上心頭


 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什麼是業習,個性就是業習,習慣性的身心反應。

在日常生活中,對人事物有不假思索的過激行為。

──譬如對方不如己意時,拉臭臉或罵人!

過去如此,現在也如此,這是瞋習。

佛經有一則故事:

佛陀托缽時遇到一隻大狗對祂狂吠,這狗脾氣糟透了。

祂觀察到這隻狗的前世是這家主人的父親。

於是佛陀對大狗說:

你前世做人脾氣就是這樣,如今生做狗,脾氣還是這樣。

大狗聽到這句話,躲到角落悶聲不樂,不再吃飯了。

後來家主追問佛陀,很不開心地說:

我的父親時常樂善好施,怎麼可能墮落做狗?

佛陀指點家主到大狗愛去的房間挖寶,果然挖到一箱金銀財寶;

家主才相信大狗是父親投胎來的。

——大狗的前世雖有善業,但瞋習太重導致墮落畜生道;

而且把壞脾氣從前世帶到今生。

2

我們日常的慣性行為,都落入第八識成為業習種子。

業習就像陳年塵垢,牢牢黏附在咱的第八識裏。

所以,為什麼我們「需要」修行?

修行是要改善身心的慣性反應,讓我們修正行為;

學習活在智慧的當下。

您是念佛人嗎?以前遇到逆心的事,可能瞬間發飆;

如今已經念佛也發願了,應該能以柔軟心來面對;

如果仍隨順業習愛發脾氣,這往生的方向就錯了嘛!

柔軟心慈悲心的方向才能跟阿彌陀佛相應。

看看!大狗的前世也是善人,卻被貪瞋的業習拖累!

念佛求生淨土,修「淨業」者務必要「淨心」;

當「淨業」無法抵擋業習的「染業」,只能墮落惡道;

由於心念的方向就是三惡道,心想事成罷了。

3

我們在臨終時“最後的罣礙”仍會一波波閃現出來。

人,心頭最放不下的人,此生最愛或最恨。

事,牽掛家庭、事業,乃至房產、存款…。

物,習慣性嗜好,日日非它不可的業習,如菸酒。

愛抽菸看到有菸(幻境),煙癮上心頭、取菸就入胎;

愛喝酒的看到一杯酒,酒癮上心頭一拿酒就入胎了!

阿嬤臨終時,愛孫的幻象上心頭,心念一動也入胎了。

或許您這麼想,橫豎都要轉世,去哪投胎不都一樣。

六道中有三善道和三惡道,誰不想掌握生命權?

4

有強力業習(貪瞋癡)要小心!這是生生世世的沉迷。

每一世生命盡頭的臨命終時,業習一定會冒出來跟監;

貪來一支菸,貪來一杯酒,第八識帶著它就往前衝。

或許您說﹕我平時有念佛,也有定課呀!

唉!您念佛心力抵不住業習的“致命吸引力”啊!

看清自己的心,能一日不念佛,能不能一日無菸酒呢?

臨終的心念被菸酒糾纏搶人,阿彌陀佛卻搶不到欸。

並非阿彌陀佛來遲,慈悲的佛當然會尊重您的最愛!


(梵寫於2024.12.21)

 


念佛人(53)我見他人死心熱如火

 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最近台灣名人生命謝幕的新聞很熱。

我們早晚都會輪到的,不論年齡、身分、貧富…。

因此古修道人留下警世詩:

我見他人死,我心熱如火,不是熱他人,看看輪到我。

百分百的成年人都確定知道自己一定會離開人世間。

即便如此,卻有百分99的人不知道自己將如何離開。

百分之一的人是已證悟聖者,能自在掌握生死;

剩下就是少數念佛人,可見往生淨土者不多喔!

2

某位七十歲老蓮友,近日突然煩惱病發作,決心不想活。

起先禁食不吃,後來水也不喝;鬧騰著想餓死自己。

他的家人也起煩惱,耐心軟語勸說,硬是不聽!

已經病苦十多年,這些年雖不好過卻也年年平安過。

我猜想,他要模仿名人不堪病苦的自殺行為。

於是加入勸解隊,在line上寫:

患重症的人很多,但是能信佛,且願意求生淨土的不多;

有福報的念佛人在身體不舒服時會更努力念佛啊。

她回訊息:我一心持念阿彌陀佛,只求往生極樂世界…

由於身體不能行動,病痛使心更散亂、更抗拒。

簡直是失心瘋了!她真的下決心要餓死自己。

我不客氣地說:這樣求死,不可能往生淨土,

你要餓死自己,跟鬼道相應,怎麼辦呢,你要去餓鬼道嗎?

你這是自殺而死,不是自然死,自殺等於殺生的罪業喔!

我問她:哪一個病人不是忍著身體不舒服走到最後呢?

現在故意自殺把自己推向惡道,佛菩薩都無法救你的;

佛說眾生只能自己救自己。

還有你跟家人發脾氣罵人,沒有慈悲心;被你罵的人不會難過嗎?

天天打妄想,你的壞脾氣沒有改掉,下輩子只有去三惡道,不能去極樂世界。

阿彌陀佛世界怎麼會回收一個壞脾氣的念佛人!

3

他總算把硬話聽進去了,終於恢復正常。

不快樂的人死後能去“極快樂”的極樂世界嗎?

做人憂鬱做鬼仍然是憂鬱,憂鬱的心跟憂鬱世界相應!

活著時的心識之流,跟臨命終的心識之流,不會斷流;

日常的心所緣,跟臨命終時的心所緣,很難改「道」。

平常愛生氣就氣,愛罵人就開罵,等於一開車就橫衝直撞;

在臨命終時才想要踩剎車,已經來不及了!

百分百直接衝進三惡道!

4

前文提及,佛教說臨命終的“心中所緣”極為重要。

念佛人不等死,但平時要觀照自己日常中最在意什麼。

臨命終時即使神智不清或深度昏迷;

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都不能發生作用了;

但「心識」仍然不會斷流,心念一個一個生起,

此時心念就會攀附自己日常的最愛,最在意的…

業力也會緊隨“心中所緣”直到嚥氣的那一刻。

最強的念力如果不是阿彌陀佛…

那就再來輪迴吧!

去哪出生呢?這才是“我心熱如火”的原因。


(梵寫於2024.12.16)



念佛人(52)一念攀附讓人變無形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我們活在世間,看不見無形的眾生。

有特異功能及陰陽眼的人能看見,但畢竟是少數。

少數能見者,包括小孩子能見,長大之後也看不見。

由於一般肉眼都看不見,不信祂們與人類共存世間;

所以對於佛教說的六道輪迴半信半疑,甚至根本不信。

六道中的畜生道,我們能看見牠們乞活生存的模式;

而生活在地底下受苦的地獄道眾生,我們無法見聞;

然而,與我們共存一個時空的鬼道眾生,也不被人待見。

誰不怕鬼也討厭鬼呢!罵人時還說對方﹕活見鬼。

2

活見鬼真是很多人的經驗,不活著怎能說出他看見鬼了。

最近幾篇寫了中陰身、陰靈…等幽冥世界的芸芸眾生;

因為相信鬼神的人,比鐵齒不信者更容易親近佛法。

本來不信佛法的某大德,深夜撞見女鬼後就趕緊學佛了。

一位混跡黑道的年輕人在相信鬼神之後,立即棄暗從明。

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應?他們深信因果,深信輪迴故。

但是也有學佛多年受不住誘惑頻犯大戒的人,這是輕忽因果啊!

3

《正法念處經》說鬼道,有兩種﹕

第一種在人間與人共住,是人中的鬼類;

他們在晚上能與人接觸,或者被人看見。

第二種是住在餓鬼世界,這些餓鬼是住在人間的地底下。

能夠讓人活見鬼的屬於第一種。

例如:果字(輩)法師離開僧團後,桃園居士願意提供空屋。

這位法師去看了房子,表示不適合。

他私下告訴我:

屋裡後面的廚房有老太太(陰靈)霸守,不肯離開。

不肯放下生前的執念,死後受困的仍然是自己。

後來屋主問﹕該怎麼辦?

建議他去齋明寺參加大悲懺為祂點一盞超薦燈。

然而,「佛法難度無緣人」。

這一句適用於所有眾生,包括非人的無形眾生。

有緣就能早超渡,無緣者,只能等業報受盡再去流轉。

4

大約三十多年前,為了辦甘露畫展,數次借宿空屋。

其中對高雄和彰化的房子印象最深刻。

在高雄借宿的房子,只一間有床,是雙人的彈簧床。

第一天晚上,躺下準備睡覺時立刻覺得不對勁;

我翻身起來坐著,過了十分鐘再躺下,感覺又很詭異?

忽然明白是“祂”不讓人睡在這裡。

於是把被子拿到客廳舖在沙發上睡,一覺到天明。

為什麼祂會執著這一張床?或許祂是在這裡斷氣;

也或許祂對床有深厚的情感依賴,陰靈不散逗留此處。

我不想持咒結界驅趕,這裡是祂的家,尊重祂的執念。

借宿了一個多月,陰界陽界各自安好,互不打擾。

5

我沒有修神通,沒辦法看見祂們,也沒有能力幫祂們;

但是以同理心置換自他立場,祂們應該很怕見到人;

就像我也不想看到祂們的真面目。

祂們的前世也是人,曾經在世間經歷很多痛苦;

不論祂執念了什麼,是情或是怨,或為財富、產權…;

因執念而留戀人間不肯轉世投胎,困守在一寸之地。

佛法說﹕起心動念即招來業報。

祂的境遇可能是業報使然,也可能不是惡道的果報;

有時候是臨命終時心力微弱,只能任由業緣來支配祂。

緣的出現,有時候是出現善緣,有時候是惡緣來攪和喔!

一念攀附“心中所緣”,可能會換來萬年的幽冥世界。

所以臨終前最後一念的“心中所緣”非常重要。

這才是寫本文的用意,請等待下回。


(梵寫於2024.11.28)



念佛人(51)幽冥眾生求畫佛功德

 
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我們生存的娑婆世界,到處有無形的眾生存在。

即使在土地角落邊,也有無形的眾生隱藏與人共存。

辦完甘露畫展後,1990年曾在農禪寺遇見一次詭事。

當時,我連續兩天夜晚被外力干擾沒辦法入睡。

感覺體內有異類眾生存在,但又無法確認。

到了第三天,在文殊殿迎面遇到果字(輩)法師。

果字法師驚嚇地指著我,說﹕你的身上有東西!

我說﹕是啊!不知道該怎麼辦呢。

於是,我立刻去請果居士與無形的祂溝通。

果居士用手在我的背部搜尋,十秒後找到了。

問祂﹕你到底是誰,要做什麼!

原來祂是農禪寺地氣上的“地靈”。

2

地氣很好的道場,常有無形的陰靈在這裡修行。

民間信仰稱這種陰靈為「地靈、地基主、好兄弟」。

地靈是一片土地的地主,又稱為「地縛靈」。

——有的是死在當地,或是留戀建築物的亡靈;

這種亡靈不肯接受自己死亡,或者不知道自己死了。

通常會停駐在事故的現場——

例如﹕因戰爭、災害、自殺,或懷憎恨心而死;

或是四處飄盪的“孤魂野鬼”來此悠遊。

祂們通常不會干擾陽間,除非受到噪音刺激或沖煞。

這就是了!祂侵擾的前一天…

3

經過知客處時,僅一面之緣的章居士過來打招呼。

我客氣地說﹕抱歉,沒時間談話,現在要去看病。

章居士說﹕法師,您看起來沒啥大病,我可以治療。

我立刻推辭,搖手拒絕。

一位義工看我很難受,勸﹕您就試試看吧。

當時頭痛又暈眩,遂同意他到僧眾的醫療室把脈。

以為章居士要把脈,沒想到他用氣功。

我躺在醫療床,他發動氣功的聲波越來越響;

氣功產生的音波使震動聲也越來越大!

一向排斥用氣功治病,竟然遇上了。

心裡很懊惱,強力忍耐了三十多分鐘。

4

果居士再問祂﹕你是怎麼進去法師的身體。

祂說﹕我是隨著氣功的震波聲浪進去。

再問祂﹕你跟法師有冤仇嗎?

既然沒有冤仇,那你還干擾法師做什麼?

祂說﹕我是來索求功德的,給了我就離開。

果居士問﹕你需要法師的什麼功德。

祂居然說﹕畫佛功德。

豪不考慮,我立刻答應﹕好!

祂真的“領了畫佛功德”,剎那消失。

5

佛教的經典中,時常提到各種無形的鬼神和陰靈。

不論地靈、地基主、地縛靈…等,是否同一類陰神。

幽冥界眾生也在尋求超度機會,求生更好的地方。

這些鬼神眾生都有五種神通。

包括天眼通、天耳通、神足通、他心通,和宿命通。

對陰靈而言,求取畫佛功德能得超度。

但畫佛像而不執求功德,迴向眾生離苦,自有功德。

6

畫佛像既有功德,那念佛的功德豈不是更廣大呢!

畫佛只有少眾能畫,而念佛則是普羅大眾都能念。

畫佛時可以念佛,而念佛時也正在畫佛——

念佛,不就是用「心念」畫自己這一尊佛嘛!

祝福您!早日念佛成佛。

(梵寫於2024.11.18)



念佛人(50)生靈附身以草木為家

 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佛弟子禮拜大悲懺,有一段經文﹕

一心代為……虛空神、江海神、泉源神、河沼神、

藥草樹林神、舍宅神、水神、火神、風神、…,

一切天龍鬼神各及眷屬;頂禮三寶。

這是表示﹕

觀世音菩薩慈悲示現於娑婆世界,

不只是救度陽界眾生;

也在利益冥界眾生,及護法龍天。

佛弟子代冥界眾生一起禮懺,

提醒他們接受佛菩薩教化;

放下執念,即可以投生善道。

然而,不信佛法的人不免懷疑﹕

世間真有「依草附木」的眾生嗎?

眾生的心識真的寄身於山林湖泊草木而活;

而且還以山林、湖泊、樹叢、草木為家?

除了佛弟子,一般人不容易相信。

2

法鼓山還沒有開始建設時,為了減繳空地稅;

執事集合僧俗二眾到山上種樹,忙了兩天。

事後,果字法師(果字輩化名)很不舒服;

感覺身體比以前多了兩三倍的重量。

他認為自己沒病,懷疑體內被異類眾生寄居。

於是我陪他去找天生有異能的果居士(果字輩)。

果居士坐在果字法師背後,用手觸摸背部。

當時我在後面打坐調息…

忽然被一陣陰寒之氣突襲,好冷喔。

果然那個眾生(含識生靈)很不情願地出現了。

那「眾生」忿忿地抱怨:

我住在草木裡,誰叫他來破壞我家!

原來在山上種樹時,果字法師除草墾地;

可能用力過猛,意外把生靈的家給拔掉了!

他很生氣,乾脆移居到法師身上。

後來法師道歉,生靈才欣然同意離開。

3

有些人在生前喜愛遊山玩水,

由於執迷景色,迷戀忘返故;

歿後七個七的期限過了仍不願去投胎;

遂停駐於山林、草木,或湖泊,並以為家。

住久了就成為樹神、山神、水神,或湖泊神…。

有的一住兩千年,也有執迷萬年還不肯離開。

——七七之內,不把握機緣到好的世界投生;

除了鬼神道,還能去哪尋“棲心”的家呢?

4

鬼神道有兩種﹕

一種是有福德的鬼神,另一種是餓鬼道。

有福德的鬼神曾修十善業,餓鬼道則是造了惡業。

而河神、山神、火神、水神、江海神…等;

及「非人、羅剎、夜叉」…;

都是福德鬼神;屬於三善道之一。

至於依草附木而住的生靈,不是鬼神就是畜神;

畜神包括動物的精怪和畜生類的神,心性正邪不定。

投生於鬼神道的中陰身,一種是受「業力」牽引;

另一種是受生前「願力」左右。

例如﹕覺得做人很痛苦,於是發願要做一隻小鳥;

認為小鳥能自由飛翔,神遊虛空,比做人還快樂。

念茲在茲,果然心想事成!

願力比業力的影響力,有時候更猛!

(梵寫於2024.11.3)


梵畫(89)人生有七法不可避

釋果梵畫/淨皮宣/寫意彩繪/ 2022


1、生不可避﹕

依前世善惡的業因,苦樂人生不可避;

2、老不可避﹕

既然出生就不可避免漸老,除非短命;

3、病不可避﹕

活者,不可能避生理病,或避業報病;

4、死不可避﹕

有生必然有死,此生福盡或業盡即死;

5、罪不可避﹕

前世造下的惡業已成熟,苦果不可避;

6、福不可避﹕

前世造下的善業已成熟,樂果不可避;

7、因緣不可避﹕

有因、有緣,必然有果;一切吉凶、貧富;

貴賤、壽夭等皆有因果,法爾之理不可避。


——七法不可避  出自《法苑珠林》


(梵寫於2024.11.5 )


念佛人(49)中陰迷失方向變阿飄


 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多年前有一位物理學家發現了微中子。

微中子是一種無形的,沒有實體的“虛無能量”;

而這個能量可以穿透任何物質。

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微中子,微中子連結時,

就會形成一個類似物質卻不是實質的形象(能量);

西方學者說它是靈魂,中國人說它是魂魄(鬼魂);

而佛教則說它是眾生的中陰身。

2

第八識投入六道輪迴之前,怎麼出現了中陰身?

由於眾生臨終時對人事物的「愛、取」不捨,

不僅執取善惡業也執取自我愛,因此出現中陰身。

——其實第八識一直在儲藏我們的善惡業種。

雖然我們活著的時候並不感覺有第八識存在,

但是在兩個場合第八識一定會出現——

一是我們離世嚥氣時,一是我們重新投生時;

投生過渡期,中陰身被「愛、取」的業力強牽出現。

《大寶積經‧佛說入胎藏會》及《入胎經》記載:

「中陰身的身相,就是眾生的下一生形相。」

所以,當中陰身出現人的身形時,來世投生人道;

當中陰身出現貓或豬狗的身形,來世投生畜生道。

是不是很可怕?中陰身出現已經決定來世去向了!

依《俱舍論》所說,中陰身是被自己的業力牽引:

看似中陰在主導,但身後其實是第八識的善惡業種。

3

以佛教觀點,從中陰身生起後到再生,需要多久時間?

中陰身都急著投胎,遇到投生機緣,短則一剎那就去了;

否則就要以七天為一期,七天內沒有投生會昏死又醒來,

再投生不得,又昏死,如此反覆七次,最長不會超過49天。

中陰身除了佛陀的金剛座,及投生的母胎無法穿越外;

其他就算是銅牆鐵壁,都可以穿透去投胎,毫無阻礙。

4

然而,不是所有中陰身都有能力抉擇投「生」之處。

如果超過49天還沒有投胎,這中陰身會去哪?

再來複習一次,中陰身就是眾生「心業」的存在。

心業——就是心識(無明)和業力(果報)的總合。

如果活著時候,心念很渙散,就會讓中陰漸漸轉弱。

弱勢而散亂的心,根本沒有能力凝聚自己的中陰。

說白了,就是心沒有集中起來的能力,像一盤散沙。

萬一死後又散去一部分,導致中陰身殘缺不全。

不完整的中陰失去判斷力,不知往哪投生才是正途。

佛經形容他們是「隨風飄蕩」或「依草附木」的眾生。

有的像風一樣隨空氣飄來飄去,被世間人稱為阿飄。

看見阿飄的人很多,亦有隨風飄蕩意外飄進人眼裡。

至於附著於草木而生存的眾生,那可多了!

5

本文重點﹕

當中陰無力掌舵生命方向時,可能會變成阿飄。

變成阿飄的中陰身,回不去了,已經誤闖鬼神道。

鬼道眾生的壽命500歲,相當於人間15000年。

有誰想在這種陰暗的世界活個上萬年呢!

因此平時要練心,使心有凝聚力,這非常非常重要!

佛教有修行方法可以使散亂的心念集中於「一」。

例如﹕持戒、念佛、禪坐、誦經、畫佛、抄經…

選擇一或兩項適合自己的來修行,這是在長養慧命。

人間生命很短,即使長壽百年但轉眼又來到下一生;

然後中陰身49天內又換一個身形,輪迴沒完了。

而慧命是我們的佛性,內在慧命是永恆的、不生不滅。

念佛人以智慧為命,慧命可生生世世延續,直到成佛。

祝您早日成佛。

(梵寫於2024.11.3)



念佛人(48)人生最後回顧演什麼

 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我們出生了!死亡是早晚的事。

知道有生必有死,但是“死亡之後“會發生什麼事?

能不能防患未然,讓死亡走得安心,或更安樂一點呢?

因為對死亡越無知,就會越怕死,越怕死就越恐懼…

了解佛教闡述生命的奧秘後,就能心無所懼。

2

依佛教教義,眾生的生命相續有四個階段。

一、本有:我們無法否認從出生到死之前,這一段真實的生命。

二、死有:未來的死亡階段,“死後到中有出現之前的狀態。

三、中有死亡之後,等待再次出生之前的“存在”。

四、生有:介於中有至本有之間,回溯到新生命誕生的時候。

我們經歷了生有、本有,對“死有、中有”都無知。

3

假設死有已到,這是真現實,我們總會等到這一天。

眾生死時——「前陰已謝,後陰未至,中陰現前。」

前陰已謝,這一期的壽命已經落幕了;

後陰未至,下一期的生命還沒有著落;

中陰現前,等待投生的中轉生命出現了。

《俱舍論》卷十記載﹕

死有瞬間,到“來世投生之前”的剎那,出現「中有」。

中有(中陰)就是眾生死亡之後“心業的存在”。

這個存在由意識主宰,是心念幻化出來的形態;

由於是意識的存在,因此又稱為意生身。

後來大乘唯識學稱中有為「中陰身」。

本來小乘佛教說中有(中陰)是眾生輪迴主體

到了大乘唯識學則說第八識是眾生輪迴的主體。

那麼,中陰身又是什麼呢?不說明,可能會搞糊塗了。

生命斷氣後,第八識最後離開肉身,此時中陰身生起。

中陰身就是「過渡」的意思,未來新生命的過渡期。

4

當中陰身生起時,它立刻“回顧”這一世的所作所為;

精彩的實人實事就像在放映電影,自己就是主角擔當;

心幕非常快速,刷刷刷地回顧人生,啊啊都想起來了!

喜樂、痛苦、恐懼、憂鬱、枉死…,都會再經歷一遍。

所以呢,這中陰身證明死者一生的心業並沒有斷滅。

但是死亡之後的「存在」,一般的凡夫肉眼卻看不見。

5

科學家的研究有的已能實證佛經所述。

研究成果發表在「老化神經科學前沿」期刊。

英國BBC報導,87歲的癲癇患者心臟病發作;

科學家意外錄下他“垂死時的腦電波”。

研究團隊表示:

這種大腦活動顯示人在臨命終時,

可能出現最後的「人生回顧」

神經外科醫師齊默補充說明:

這可能是我們人生經歷的最後一次回顧;

“在死前最後幾秒透過大腦重演一遍。”

之後,他們又以老鼠做實驗;

老鼠“心臟停止搏動后”30秒,也錄到腦電波;

這和癲癇患者身上發現的結果相似。

齊默肯定地說:

我認為整個瀕死經驗具有某種神秘和靈性

6

垂死時或已死的腦電波,表示驗證「心識不滅」。

——前文(47)提到,阿賴耶識如瀑布之流。

即便是瀕死或心臟停止,眾生的心識之流仍綿延不絕。

回頭來說本文的重點﹕

人生最後回顧時「我」的中陰身想演哪個劇情?

只要沒有解脫,「我」將生生世世再來創作「新劇本」。

而重要的是﹕當中陰身形不再是人,怎麼演人(生)?

(梵寫於2024.10.20

 

念佛人(47)咱念著念著就笑死了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佛經有一則故事。

佛陀住世時,一位老人要求出家。

僧眾不置可否,想要成全但很危難;

如果他沒有“善根福德因緣”,怎能出家。

於是請有神通的阿羅漢入定觀察老人前世;

發現他500世以來沒有種善根,因此決議不許。

老人難過流淚,這時恰好佛陀回來了。

佛陀知道後,特准老人出家。

僧眾都很訝異!沒善根的人竟然能出家?

佛陀說老人在無量劫以前已經種下善根。

無量劫前的老人是樵夫,到山上砍柴遇到老虎;

他快速爬上大樹,猛虎在樹下啃咬樹根;

嚇死人!他驚恐大喊﹕南無佛啊!

南無佛南無佛南無佛啊…

佛陀說:

無量劫前念佛的因,如今的緣已經成熟了。

出家後,他證得阿羅漢果。
2

回顧第45的末段﹕

死了之後“今生所念的佛號”也會緊緊跟隨?

以老人證果為例,確實如此。

念了“南無佛”,種子栽入阿賴耶識(第八識),

種子遇到因緣成熟時,就會開花結成業果。

第八識的種子,有生起“一切有為法”的功能。

也就是﹕現在所感受到“主觀和客觀世界的存在”。

而且它是被動的,只負責保持記憶,令業果不失。

3

唯識學比喻阿賴耶識——「恒轉如瀑流」。

「恒」,意思是種子不失不壞,

「轉」,表示能接受一切法的熏習。

您看過瀑布嗎?千丈水流從高山懸崖快速沖下來;

遠看它是一個整體的水瀑,近看則有很多細流。

這是說明﹕

第八識如瀑布水流,前水才流去,後水已流來;

我們的念頭也是這樣呀!前一念才滅,後一念即生;

前後相續,從不間斷…;但是水流不會停留同一處,

表示第八識雖然生滅相續,但也不是亙古常住喔!

假如它是常住,那體性堅固,怎能接受一切法的熏習?

如果它是斷滅,又怎能攝持萬法的種子,不失不壞呢?

因此,它就是“前因後果”的關係,非常非斷。

非常非斷故,所以它是咱在六道中輪迴的主人。

4

雖然第八識是眾生的「主人」,即輪迴主體。

但是支使主人輪迴的隱形力量則是「業」。

「主人」聽「業」的話,第八識是業的奴僕!

所以要感謝自己前世累積了善業才有機會“搶到做人”。

還要感謝前世曾與佛結緣,今生才得以成為佛弟子。

善根機緣如此難得,為何不早日規劃自己的未來呢?

只要在“有生之年”,將佛號薰習入第八識成為種子;

每一念薰習的佛號,念念之中能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;

佛號將成為道種——如老人念的南無佛,成就解脫道。

5

今天念阿彌陀佛了嗎?還沒念的,記得撒下種子咯。

等這一生末日需要時,阿彌陀佛必隨咱的心念回應。

君不見!念佛人往生淨土都是身心柔軟,含笑而去…

念佛人有感,阿彌陀佛有應;

往生安樂國,當然要笑死啊!

(梵寫於2024.10.6

念佛人(46)為何人人怕死不怕生

 

——念佛人的大安樂

1

每個人都怕「死」,為什麼

因為死是喪事,要哭的。

不知道將來會怎麼死,猜疑或是遭受天災;

或者人禍,或是重大惡疾…痛苦掙扎;

或者被吉祥眷顧,無疾而終。

死了之後的「我」會從這世界永遠消失嗎?

死後會不會變成鬼魂,無處可去…

再想下去,越想心越亂越恐怖;

心念越來越顛倒,真的怕死了!

2

但是沒有人會怕「生」,為什麼?

因為生是喜事,應該笑的。

大喜迎接新生子,不論是投生做人;

或是狗生、貓生、魚生…,反正都是生嘛。

由於不怕生,所以喜歡攀緣六塵;

終身堅持自我,只等待再生一個「我」。

因此不斷培養內心的貪執、瞋恨、愚痴;

越害怕失去三毒,越有機會再生喔!

3

我們時時刻刻想的每一個念頭;

說的每一句話,做的每一個行為;

都會熏習回到自己的阿賴耶識裡,

成為未來「再生」的種子。

「種子」是心裡的痕跡,心識影像的殘留。

觀照!看著自己的心——想起來了嗎?

今日所念、所說、所做的,已烙印在心了?

或者有的只是擦邊球事件,印象模糊。

其實都已同步隱藏在「我的」阿賴耶識裡。

「我的」將會再生一個「我」

然後重複「我的我」而生生不息…

歡喜生,竟然忽略無止盡的死!

4

慶幸咱的「阿賴耶識」是「兩面人」。

一面扮黑臉(有漏煩惱種子),

另一面扮白臉(無漏清淨種子)。

黑臉是“輪迴種子”的主體,帶我往六道串門去;

白臉則是“解脫證果的種子”,帶業「生」淨土。

持戒念佛修行,能淨化“煩惱種子”的自我

若佛念相續不斷,可成就“清淨種子”的佛性;

清淨的佛念能及時力挽狂瀾,終止無盡「死」輪迴。

5

看完一遍上面的文字,現在進入選擇題。

這一生看似很短,咱肉眼看不見的身世卻很漫長!

幾番做人、做寵物貓狗、做牛做馬,疊加不止萬萬歲。

年輕人不想生兒育女,未來投生做人的機會渺茫哦!

怎麼辦!生命的危機管理快快端上來。

以下就是管理方法,請記得

從現在起“心裡想什麼、說了什麼、做了什麼”;

同樣會「熏習」回到我的阿賴耶識裏成為業種子。

命終時刻,業種子會出來跟我結算這一生的總帳!

說白了!只四個字自作自受。

這四字是佛陀留下的金玉良言,百千萬萬年都管用。

6

咱若選擇念佛,佛念也必然「熏習」到阿賴耶識裏;

當阿彌陀佛的清淨種子“大勝”雜染的煩惱種子時…

那就是成功甩了六道輪迴,往生西方淨土了。

總結

咱將來去淨土“蓮花化生”的成就也是四個字﹕

自作自受(自業自得)!

(梵寫於2024.10.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