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佛修行(十六)以形傳神的美學


中國繪畫一向是線條的藝術,尤其人物畫很重視線條之美的表現。想要完美漢式佛畫,需先了解中國人物畫家如何開創線條的美學。
前文述及,晚唐之後,卷軸式的佛畫取代了大型壁畫。原因是朝野的宗教意識薄弱了!

唐朝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臺宗、華嚴宗、法相宗、淨土宗和禪宗。禪宗分為南北二宗,北宗是神秀,主張漸悟說。南宗是慧能,主張頓悟說。
而唐武宗採取高壓滅佛,史稱會昌滅法,除了禪宗的南宗等少數宗派外,其他佛教宗派皆一蹶不振。
從此佛教藝術開闢了另一支佛畫潮流——
佛教藝術流入民間,形成卷軸式的佛畫。朝野不再建造石窟或寺廟壁畫,而是流通方便觀賞、信仰禮拜的卷軸式佛畫。如此一來,佛畫成為人物畫中的主流,而且畫家紛以佛畫為專題,代代傳承延續。

卷軸型態的漢式佛畫應以什麼為美學標準?
佛畫第一人曹不興有弟子名衛協,衛協有一弟子顧愷之。
在魏晉時,中國人物畫已經成為獨立的畫科。而東晉顧愷之的畫,以及他的美學思想影響了中國藝術,而且是我們認識東方美學的基石。
衛協的老師曹不興用筆粗獷豪放,而顧愷之雖師承衛協的細膩工巧,卻另有“新意”。他勾勒人物輪廓和衣服的線條,如春蠶吐絲般,線條連綿不斷、又如悠緩的流水自在,節奏流暢而生動,充滿藝術魅力。


從顧愷之流暢連綿的線條中,有人說他受篆書影響。其運筆勁挺,以凝重的細線勾勒人物,又不失柔靭;給人圓潤均勻的美感。時人稱為「高古游絲描」。
 他說:凡畫,畫人物最難;山水畫次之,花鳥再次之。
對於人物畫,他主張:
「四體妍蚩,本無關於妙處,傳神寫照,正在阿堵之中」。
這句話是說,人物畫中的身體、四肢,畫得美不美(妍蚩)都沒有關係,不會影響畫面;但是人物是否傳神,就有了影響,而傳神的關鍵在「眼睛(阿堵)」。
這個「以形傳神」的理論對當代及後代的審美都很有影響力。
——顧愷之主張透過形象去表現“人物所蘊藏的神”,
品論人物畫(佛畫),全在畫中人物的眼神。這種觀念很快就讓當代名流、士人所接受,並影響魏晉南北朝的美學理念。
自此之後,中國人物畫出現了一個新的觀念「傳神」。
畫中人物的性格和氣質皆以此為準繩,傳神與否,成為中國人物畫的最高境界。
而他在設色方面,善於淡墨暈染,以增強人物質感,並不暈染粧飾的物品,只以艷彩稍微點綴一二,再輔以傳神的表情,所畫出來的人物無不神采飄逸、出塵脫俗。
顧愷之著名的傳世作品有《洛神赋》及《女史箴圖》。
《洛神赋》

《女史箴圖卷》



此圖卷呈赭石暖色調,絹本由於年代太久而色沉,變成深赭色。先用墨線勾勒,再用水色局部渲染層次,之後罩色平塗;《女史箴圖卷》其用色簡約,勾勒的線條細長而柔,但神氣卻十足,作品很有生命力。
自古以來,顧愷之的畫被很多畫家臨摹。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了两卷。可惜他的佛畫《維摩詰像》已流失,連後人的摹本都沒有保存下來。
《列女仁智圖》

(梵寫於2018.12.2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