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佛教時代,戒律中明文規定,佛弟子不可以作畫。
以佛教的根本精神來說,不僅不贊成禮敬偶像,亦不允許佛弟子們從事藝術創作的行為。
佛陀並非反對藝術,而是修持者應以解脫為重心。
雖然,當時佛教已經用壁畫莊嚴寺院,卻不鼓勵以藝術作為教化人間的工具。
佛陀入滅後,弟子們失去佛陀住世時的核心力量。於是出現象徵性的藝術作品來代表佛陀。例如,西元前一世紀是以「佛足、白象、聖樹、法輪」等圖案來代表釋尊;其中以蓮華譬喻佛陀的誕生,以菩提樹代表佛陀成道,以輪寶表徵佛陀說法,及立塔緬懷佛陀涅槃。
這些隱喻的紀念方式,在說明釋尊的崇高神格不宜以人類的形象來表現。
然而,佛入滅兩、三百年後,佛弟子們更深切憶念佛陀,於是出現了佛陀的雕像。
前文提到,《增一阿含經》卷二十八記載:優陀延王以旃檀木造佛的形像。波斯匿王也用紫磨金造立佛像。另外,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》卷二十八及卷四十五,也有為佛造像及畫佛形像的記錄。乃至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的律部及阿含部,亦記載「繒畫」及「雕像」的功能。
其實不論是雕塑、泥塑、木雕或用絹、紙……等材質來創作繪畫或塑造佛像,都已經違反釋尊的本意。然而,隨信佛的人日漸增多,藉藝術作品來接引世人親近佛法,已是時代所趨了。
對釋尊來說,不希望弟子們落入崇拜偶像的巢臼。
但對佛弟子而言,佛像的意義在引導未學產生信心;也能使已學者深植善根。所以,佛像是末法時期學佛人的源頭活水。
大乘經典極為肯定造立佛像的積極意義。
《法華經‧方便品》云:
「彩畫作佛像,百福莊嚴相,自作若使人,皆已成佛道。乃至童子戲,若草木及筆,或以指爪甲,而畫作佛像,如是諸人等,漸漸積功德,具足大悲心,皆已成佛道。」
本經肯定了佛像的功用——信佛、學佛,乃至畫佛,將來必能成佛。
因此,有能力繪畫的佛弟子,遂將創作佛像視為修行。
古德說:
「佛在世時我沈淪,佛滅度後我出生,懺悔此身多業障,不見如來金色身。」
有了佛像,初學者從聖像可以找到精神支柱。
——佛雖在心不在畫像中,可是佛弟子無像竟無以用心和植福!若以仰慕佛菩薩人格的心情作畫,從佛像畫中也能仰慕金色身;不僅自利,亦能利人益世。
(梵寫於2019.6.16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