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干說法(二十五)生忍是行道第一步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「六波羅蜜」第三度是忍辱。

忍辱對修行人而言,是一種逆境加持力,是消融自我的良藥。

然而,當有人故意挑釁並侮辱時,很少人心裡不抗拒。

某法師出家不久,被派去負責兒童營隊的飲食,

這工作很辛苦,他卻很高興擔此大任。

跟他熟稔的戒長法師故意用揶揄口氣說:

唉喲!就是沒人可以派任了,執事只好找你去囉。

一年後,終於被審核通過可以去受三壇大戒,這是很開心的大事。

戒長法師又來考驗他:

哎呀!像你這種人也可以去受戒喔?

——有些人真的很無明,喜自損德行成就他人修行忍辱,

若能轉念看他是菩薩,他就是菩薩示現。

何謂忍辱?野干說:

遭遇逆境惡緣時,心能忍受,無報復之念,即是忍辱。

出家在家都有「道」場,專業修行、家業修行、職業修行

「道」場的修行人龍蛇混雜,有門道拚沒門道,

「不知」道者考驗知「道」者。

如何是知「道」?其實我也「不知」道。

修行在人我相處間,是要把自己的心收回來,不是向外看。

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風吹草動,時時看心,不是風動了,而是自己的心在動。

忍辱有三層次,「生忍」是忍耐眾生故意挑釁,或瞋罵杖打…等,

知道生忍是行道的第一步。

往上是「法忍」、「無生法忍」。沒有第一步,如何再往上修忍?

對修行人來說,不修忍辱就沒有功德

然而,遇到逆緣的人事時,首先想到的,並非為了修行功德而拼命忍。

功德在哪,不在他不在己身。

達摩祖師告訴梁武帝,無功德!

梁武帝做大布施,建寺、度僧、印經…,

甚至捨身到寺裡當義工,這些都是有為的福德,不是智慧功德。

但是有為的安忍能修福,能行忍者有福;

而修行人的第一關卡,必須要先修福,因為福是智慧(功德)的基礎。

有福才能增長定力,開啟智慧。

如此想來,給考題的人是“送福”來的,

若生煩惱心,豈不是驗證自己“無福”消受呢。

世間有一句話說:傻人有傻福。

傻人,針對聰明人說的;反過來說,聰明人多自損,損己福德。

自以為聰明把別人看得很透徹,但是他卻看不見自己。

有一種聰明,他喜歡撈過界,造口舌是非,排擠、嫉妒,

給別人設障礙…,這是真聰明嗎?

為何有一句話又說,聰明反被聰明誤呢?

忍辱的行為,在別人眼中看來似個傻子,修行忍辱卻一定要裝傻才好。

尤其這時代的「道」場中人,每個人都來自不同家庭,

有各自的習氣和個性,有能忍及不能忍的極限,

互相「磨」練「心」地功夫,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!

修行之鑰,不做高人才能安忍不動,雖低首屈就,但心志要高

別人怎麼看不重要,問自己是否重視此生修行路?

古今大德都提醒我們,忍辱是持戒,也是增長福慧的根本。

很多人讀過金剛經,暴君歌利王瞋心一起,無故把忍辱仙人凌遲處死,

他一刀一刀割截仙人的肉…。

仙人死前仍不怨恨,告訴歌利王:將來我成佛要第一個度你。

——佛陀的前世是忍辱仙人,其弟子憍陳如尊者的前世是歌利王。

——依空性智慧修行忍辱。

“沒有殺人的王,沒有割肉的動作,沒有被殺的人”,

佛陀修行忍辱成就「三輪體空」的功德。

這就是忍辱波羅蜜,能度生死,能到達彼岸。

 (梵寫於2022.9.11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