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干說法(三十六)波羅蜜是菩薩的財富

    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如果您還不能體會人生是苦,除了生命閱歷太淺,

那就是含著金湯匙,有人為你買生活帳單;

或者就是對生命無感,只想追求飽食暖衣,精神生活可有可無。

重視心靈世界的人,即使衣食無缺,也能感受家庭是幸福,

卻也是苦的源頭,已嘗遍酸甜苦辣了。

於是進入佛門探索不可知的心靈世界 

聽說有佛菩薩有護法天神,聽說誦經能祈福能消業障,能開智慧…,

因此日日誦經,獲得自以為是的安全、幸福。

然而,這個佛「道」卻很虛無啊!

既看不見又摸不著,它只是存在個人的想像裡,

假如你沒有將「道」提出來實踐它,

家人只見你癡迷的信仰,不見你哪裡有佛「道」。

學佛並不是靠佛學理論,不是在經書裡。

經書只是一帖帖的治病藥方,心生病了必須要服藥。

不要忽悠自己,以為拿到藥方可以不吃藥,心病就會好;

以為佛菩薩憐我虔誠膜拜,一定會加持我沒心病。

自我診斷吧!貪瞋癡慢疑邪見…,看不破又放不下,

這些煩惱是否已經病入骨髓,痛入心扉了!

——四無量心和六度“實踐”十波羅蜜是法藥。

用淨水將法藥送服到心裏,身心力行,否則學佛只是空殼子。

四無量心源自無量心三昧,佛陀以無量來形容四梵住,

我們透過觀想,將四梵住的心態擴展至一切眾生。

四無量心通於有漏和無漏,有漏是生死輪迴,無漏是解脫生死。

若與三十七道品的七覺支合併修行,可以解脫生死。

簡而言之:

自己希望快樂,也施予眾生快樂,我修慈心;

自己希望拔苦,也幫助眾生拔生死之苦,我修悲心;

自己希望喜悅,也願意使眾生愉悅歡喜,我修喜心。

然而,既然是心緣無量的眾生,為何需要修捨?

因為修捨心的福德,比修慈、悲、喜三心的福德還大。

因為修慈心時可能生貪欲,染著情愛;

修悲心時可能執著苦境而生憂心,過於悲情;

修喜心時又可能過度樂觀,忘了無常。

貪染、憂心的過失不但會障礙自己修行,而且福德會減少。

所以,修三心之後,必須用捨心調合。

──以智慧行中道,不受世俗情感汙染,不執著世間善法;

才能成就四無量心,引無量的福德。

十波羅蜜是十種出世善法,波羅蜜又意指「菩薩的責任」,

或「菩薩的財富」,是菩薩成就究竟菩提的根本資糧。

再簡略複習六度波羅

1.布施度:對治慳貪心

2.持戒度:反躬自省,有所不為。

3.忍度:安忍迫害,對治瞋心。

4.精進度:潛心修行,鬆緊自如。

5.禪度:一心攝念,心不散亂、不昏沉。

6.般若度:開啟智慧,了達諸法實相。

    

    四無量心可修人天福報,可修四禪定,「無量」形容「心解脫」。

    修習六度不能除去心障,也只是修福喔!

      沒有般若智慧,就只是人天福報而已。

    解脫生死的關鍵在波羅蜜,有波羅蜜就能度生死到達彼岸。

     (梵寫於2022.11.21

 

 

野干說法(三十五)四無量心的思惟次第

 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如野干所說(白話經文):

實踐慈悲喜捨,名為四無量心。

眾生無量無邊,所以慈心、悲心、喜心、捨心,

也都是無量無邊,因此稱為四無量心。

此四,加上前面六度,稱為十波羅蜜。

十波羅蜜包含一切菩薩道的修學。

慈、悲、喜、捨,又譯為「四梵住」;

佛教行者將這四種心境向外擴展,大至無邊無際。

所謂「無量」之心,是無限量擴展的慈悲喜捨;

不限親疏之別,不可得少為足,亦不能中途而廢。

我們為什麼需要實踐「慈、悲、喜、捨」

因為我們都需要善待自己

“對人不慈心,冷眼看他苦,念念生瞋嫉,不捨我所有。”

不慈、不悲、不喜、不捨,卻是我們自己在受苦欸!

氣死了!煩死了!憋死了!去死啦…,結果是自己先上路。

為何要入佛門修行?為何要誦經拜佛?

有人說不敢妄想解脫生死,但求減少煩惱,增長福德

福德多的人,煩惱較少。

有福報者不一定有道德,有德之人也不一定有福報。

德,是內心之功;福德圓滿俱足,唯佛而已。

所以,佛教行者不只修福,亦必要修德。

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若欲得大福德者,為說四無量心。」

假若能長遠發四無量心,其福德愈廣。為什麼呢?

一者,修四無量心可對治煩惱,由於普緣無量眾生故,而增長無量的福德。

一般人信佛偏重祈福,佛陀卻教導我們,與其向外祈求,不如“自求多福”

二者,依四無量心可修四禪定,心緣眾生而擴大心量,依心修定者,

可感來色界大梵天的果報,因此稱為四梵住。

——可在靜坐時思惟,先一到十,再十而百,思惟的對象漸漸增加,

若能達到無量無邊,四無量心就修行成就了,當下可入慈心三昧(定)。

修四無量心,以慈心觀為入門。

修習慈心當以親疏好惡的關係漸進,先親眷朋友,再中立者及怨敵者。

如此修習慈心,如《清淨道論》所說「一切有情如己」,而不生分別心。

修習慈心的次第如下:

1先以自己為所緣,再以親愛者為修習對象。

2、然後對傷害我,造謠、辱罵我者作為修習對象。

3、再對以暴力傷害我,以石塊擲我、以木杖鞭打;

或以刀斫傷我者,作為修習對象。

4、甚至對以利器欲取我命者,作為修習對象。

接下來的“悲、喜、捨”,亦如是次第修習。

而最重要的是將四無量心融入日常生活,

當自己生了貪心瞋心害心時,正好保握修行機會。

當知,慈心的功用是以“利益、取悅”眾生為目的。

倘若彼此不愉快,慈心之德一旦破功;

則悲心喜心捨心,也修不成了。

(梵寫於2022.11.11

 

 

 

 

野干說法(三十四)捨心是為自己修德的本分

 

前面已說慈、悲、喜…

野干再說:什麼是捨呢?

凡是一切善行,幫助眾生而不求回報,不求現生善報;

亦不求來生善報,這就是捨心。

我們都相信種下善因會得善果,因此積極行善,並期待收成善果。

如今要我把「善果」捨去,教我不要為自己,這種話能聽嗎?

七月初,某居士看了「學佛卻不懂自己的心」文章之後,傳簡訊給我:

凡夫俗子,想去除三毒,是件很困難的事,俗語說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」

我回他:「有道理」。之後忙其它的事去,來不及進一步說明。

現在剛好有機會藉題發揮,來補充說明「有道理」的原因。

一者,凡夫要去除三毒心,真的很難。

二者,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」他也沒記錯。

但是理解錯誤了!很多人都是這樣誤解——

(你)不為自己謀利,就會招來天地誅殺人(你)。

這不是嚇死人嗎,不自私還不行喔!

自私的人把這句話當作圖利的藉口,以為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。

這句話的出處是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第二十四。

佛說:「人生為己,天經地義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」

佛陀的原意:

「人生為己,天經地義。」凡夫持守十善業是「為自己」應該要做的事。

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」不遵循因果法則,行「十惡業」,

「不為自己」的「行為」, 將會遭受「天誅地滅」的結果。

很多人誤解成「人不為自己著想,就會天地不容。」誤差這麼多!

正解佛陀的教示,「不為自己」的意思是“做人不修為自己,

不修自己的德行”,將會天地不容!

換言之,愛自己就是「為自己」,為自己的人會力行十善業。

反之(行十惡業),將會天誅地滅!

天地都不容,是容不下人類的罪業啊!

如此正解,我們廣行十善業,然後「捨」去此生及來世的「善果」,

是不是更進一步「為自己」好呢?

是的!有「捨」才有「得」,有大捨才有大得,不捨,則絲毫不得。

「不求回報,不求現生善報,亦不求來生善報。」

──這是無所求心,「無所求」才是真「捨」。

捨,有外捨,放下對外境,對人、事、物的佔有和執著。

自己的生命都無法自主,何況兒女、夫妻、房產、積蓄…,

哪一樣是我的,我所有?無常風一吹,各奔黃泉路。

捨,還要內捨──心,不向外抓取貪瞋癡慢疑…,捨不得放下煩惱心;

等於要接受無盡無量的苦,不只今生苦,來世亦苦。

唉!等什麼來世,現在此刻就苦了,心受苦,身怎會不病不苦呢。

捨下掛在心裏的愛憎,捨卻冤親,捨分別心,捨幾分就能得幾分。

「捨」能「得」到什麼呢?

至少得到一個靜字,心安而寧靜,個人的世界也安靜了!

捨一切善業果報,是「為自己」著想,跨步更上一層的德行;

而為自己則是我們做人的天性和本分。

(梵寫於2022.11.3

 

野干說法(三十三)隨喜心讚他使自己更快樂

 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什麼是喜心?野干說:

如果看見世人行善,求三乘果位,我願隨喜讚嘆。

看見別人有好事發生,也願隨生歡喜;

看到端正美貌的人、勇敢壯碩的人;或富貴、智者、慈心、孝順等人;

總之對所有善良的人,我都願意隨喜、贊助。

若有人求三果位,聲聞聖者證阿羅漢果,緣覺聖者證辟支佛;

菩薩聖者證佛果,我們不僅要隨喜功德,還要深心讚嘆!

大乘菩薩道修六度萬行,雖志求大乘佛果,但仍需要小乘教法的基礎。

小乘學人依循三十七道品修行,進入涅槃境界證果;

這是從凡夫修證阿羅漢果的修行內容。

包含「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」等。

修大乘法的人也需要三十七道品,就如念大學不能沒有中小學的經歷。

大乘學人循此修行,亦可次第趨向菩提。

世間能踏實修行三十七道品的人不多,不論大小乘人都值得讚嘆。

讚嘆,是指讚美驚嘆大德的精進,是我們對人、事、物的認同心態。

即使自己做不到,但別人做到了,我們從內心生出敬仰,

且由衷表露驚訝的神態和心情。

「隨喜讚嘆」是對治瞋心、嫉妒心、自私、狹隘心量的方法。

喜──發自內心的喜樂,即「隨喜」別人的善行和功德。

世間有很多善良的言行值得我們讚嘆、學習,及仿效。

諸如:孝順父母、愛護妻兒、親近三寶、精進修行、布施行善、

知恩報恩、少欲知足、慈心和善、謹守口德…等,

這些善良的行為,都令人敬佩、歡喜。

然而,我們對每天或時常與自己相處的人,也要學習「喜心作意」。

作意,即注意,是一種思考抉擇的心路過程。

與自己時常相處的人會是誰呢?家人、同事,或朋友。

如果身邊的人常惹自己不開心,那自己要改變慣常思惟,

把注意力放在喜(心)作意,凡事皆往好處想。

我們有時會腦補別人的言行,腦補中有猜忌,有不信任;

彼此都鬧不愉快。(例如:她板著臉不吭聲,大概生氣了吧!)

如果換一個思惟,就不會錯判對方而產生嫌隙。

(她只是分心罷了…。)

——轉化不好的情境,使心住於「喜」——改用欣賞的立場,用感恩的心態,

或用慚愧心(自己不如他),如理思考體諒對方的行為, 保持喜心作意;

對一切人事物的逆境也喜心接受,先受喜的是自己。

換個立場想一想,倘若用怨懟的心情處處挑釁,不懷好意…

你氣別人,別人不累呀,倒是自己生悶氣不僅傷神還傷害身體。

所謂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,喜心接受一切。

善念善果,不僅別人開心,自己的心量也愈來愈大,生活愈來愈順心,

以後想要不快樂都好難喔!

(梵寫於2022.10.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