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
如果您還不能體會人生是苦,除了生命閱歷太淺,
那就是含著金湯匙,有人為你買生活帳單;
或者就是對生命無感,只想追求飽食暖衣,精神生活可有可無。
重視心靈世界的人,即使衣食無缺,也能感受家庭是幸福,
卻也是苦的源頭,已嘗遍酸甜苦辣了。
於是進入佛門探索不可知的心靈世界…
聽說有佛菩薩有護法天神,聽說誦經能祈福能消業障,能開智慧…,
因此日日誦經,獲得自以為是的安全、幸福。
然而,這個佛「道」卻很虛無啊!
既看不見又摸不著,它只是存在個人的想像裡,
假如你沒有將「道」提出來實踐它,
家人只見你癡迷的信仰,不見你哪裡有佛「道」。
學佛並不是靠佛學理論,不是在經書裡。
經書只是一帖帖的治病藥方,心生病了必須要服藥。
不要忽悠自己,以為拿到藥方可以不吃藥,心病就會好;
以為佛菩薩憐我虔誠膜拜,一定會加持我沒心病。
自我診斷吧!貪瞋癡慢疑邪見…,看不破又放不下,
這些煩惱是否已經病入骨髓,痛入心扉了!
用淨水將法藥送服到心裏,身心力行,否則學佛只是空殼子。
※
四無量心源自無量心三昧,佛陀以無量來形容四梵住,
我們透過觀想,將四梵住的心態擴展至一切眾生。
四無量心通於有漏和無漏,有漏是生死輪迴,無漏是解脫生死。
若與三十七道品的七覺支合併修行,可以解脫生死。
簡而言之:
自己希望快樂,也施予眾生快樂,我修慈心;
自己希望拔苦,也幫助眾生拔生死之苦,我修悲心;
自己希望喜悅,也願意使眾生愉悅歡喜,我修喜心。
然而,既然是心緣無量的眾生,為何需要修捨?
因為修捨心的福德,比修慈、悲、喜三心的福德還大。
因為修慈心時可能生貪欲,染著情愛;
修悲心時可能執著苦境而生憂心,過於悲情;
修喜心時又可能過度樂觀,忘了無常。
貪染、憂心的過失不但會障礙自己修行,而且福德會減少。
所以,修三心之後,必須用捨心調合。
──以智慧行中道,不受世俗情感汙染,不執著世間善法;
才能成就四無量心,引無量的福德。
※
十波羅蜜是十種出世善法,波羅蜜又意指「菩薩的責任」,
或「菩薩的財富」,是菩薩成就究竟菩提的根本資糧。
再簡略複習六度波羅蜜:
1.布施度:對治慳貪心。
2.持戒度:反躬自省,有所不為。
3.忍度:安忍迫害,對治瞋心。
4.精進度:潛心修行,鬆緊自如。
5.禪度:一心攝念,心不散亂、不昏沉。
6.般若度:開啟智慧,了達諸法實相。
四無量心可修人天福報,可修四禪定,「無量」形容「心解脫」。
修習六度不能除去心障,也只是修福喔!
沒有般若智慧,就只是人天福報而已。
解脫生死的關鍵在波羅蜜,有波羅蜜就能度生死到達彼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