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陀淨土(12)天人的快樂和墮落

 

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修學佛法是為了要解決生死問題,不再輪迴。

然而,我們總是在做寄望後世更好的事,今生辛苦沒關係,現在努力都是為了後世的幸福。

潛意識裡仍想再來投胎,只求生死死生之間,未來再生人間有更好的“歸宿”。

無疑地,心之所向,一定會再來投胎。但是,可不一定盡如人意而投生「人」胎吽。

六分之一的機會可能被自己當掉了!

難道沒有比人間和三惡道更好的世界?

假如今生沒有修十善業,怎能生欲界天!

倘若生前也不修禪定,怎能往生色界天或無色界天?

如是因如是果,是宇宙定律的軌則,佛菩薩亦無法違背因果。

往生天堂,所有享受的遊樂設施當然比人間好。

天界眾生福報很大!人間帝王和豪族們也望塵莫及。

食——思食得食,自己想吃的美食,量恰恰好;

衣——思衣得衣,所謂天衣無縫,穿到身上輕軟恰恰好;

住——享受美侖美奐的宮殿,全部依自己心意;

行——姿態曼妙的飛行,一念起動,急速到達。

這樣的食衣住行唯有天上有,千百萬歲月,真正是快樂地度日如年,無憂無慮。

但是,天人臨命終時,五衰現前,一切都變調了!

一衰,美麗的花冠枯萎了。

二衰,一塵不染的天衣忽生塵垢,邋遢了。

三衰,本來不流汗的身體開始有臭汗。

四衰,本來有戒香的身體漸漸放出死屍的臭味。

五衰,本來時時入定的心,竟妄想紛飛不想坐也不喜站,心亂如麻之下,命終而墮!大多數直墮三惡道。

天人享天福,難道有罪過嗎?福報受盡一定會墮落三惡道?

生天的業因是善業,墮落惡道的業因是惡業;先成熟的善業受樂報,生天之前的惡業後成熟;樂報已了,苦果也成熟了;因果業報不會錯置。

所以,除了兜率天的內院,佛教並不鼓勵往生天界。

兜率天內院有彌勒菩薩說法,外院則是享樂縱欲的天堂。

倘若想往生兜率天,可要清楚分辨,要進去內院才對;不可被外院的五欲之樂迷惑,錯入天堂!

天人在生前植福自動存入福德銀行,自有福德信用卡,可提取天福享用。天人各個都有福,沒有機會修福;只用不存,用完就沒了,零存款。死了,只好隨前世業受報去。

而人間苦多樂少,需要幫助的苦民很多,修福是順手捻來,機會特別多。——欲界天人反而羨慕人間,人間可以積德修福,也能修解脫道。

欲界天、色界天和無色界天,生活太愜意,壽命又那麼長,人類都很羨慕生天。

可是,為何《法華經》說:

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眾苦充滿,甚可怖畏。」

因為真相是——生到天界仍靠不住,壽命是比人間長,福報也比人間大,享受又比人間奢華快樂,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生死不休,墮落惡道時,才來悔恨錯生天堂。

所以,末法時代想了生死,念佛最好最善。

——念佛往生到彌陀淨土,永不退轉,不會再有生死輪迴。

這是阿彌陀佛慈悲的願力所成就。

只要能到極樂世界,漸次修學,一定可以成佛。

是我們!聰明的人智慧的人,當然要求生彌陀淨土。

(梵寫於2020.11.25

彌陀淨土(11)他怎麼成為帝釋天主

 

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法句經有一個故事。

有一天,摩訶利王子來聆聽佛陀講解《帝釋所問經》。

佛陀生動的描述使摩訶利王子以為佛一定見過帝釋(天主)。

佛陀回答:

是的!我確實認識帝釋,也知道他為何成為帝釋。

佛陀為摩訶利說明:

諸天之王帝釋的前世,曾是摩卡拉村裡一位名叫瑪伽的年輕人。

瑪伽和他的32位朋友常常一起做社會公益。例如鋪路、建設公共休憩的場所、修繕房舍等善行。

此外,瑪伽一生中還奉行七種德行:

奉養父母、尊敬長者、言語溫和、不背後說人閒話、不貪婪且好善樂施、說誠實語、不生瞋恚。

由於瑪伽在那一生中具足很多善業和德行,所以死後生到三十三天做帝釋天主。

往生天界雖然不能永生,但是福報比人間大好,有興趣生天去享受天福,未嘗不可。可是,並非仰靠信心就能去喔!

往生欲界天需要什麼條件?

佛教也有生天的法門,若想往生欲界天(天國),需要修十善業,求福報。而十善業也是修行佛法的基礎。

包括身三(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),口四(不妄語、不惡口、不兩舌,不綺語),意三(不貪欲、不瞋恚、不愚痴)。

不殺生: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殺生——當佛教徒吃著現烤羊隻而飽足歡樂,這不犯殺戒嗎?為你而殺,這殺業吃者皆有份。如果已經被宰殺而你吃了,這是三淨肉,可也。

不偷盜:貪汙、侵吞、霸佔、假帳、偷取、詐騙…凡是將不屬於自己的錢財“偷渡”給自己,都犯偷盜戒。

不邪淫:現代人男女關係複雜多變,婚後不能持「不邪淫戒」,亦犯戒。法律無法束縛人,惡所欲為,邪淫的果報更可怕!

四口業:這四種,資深佛教徒都容易犯了,何況其他人。背著人後說三道四,不滿受委屈了。或是挑撥離間的兩舌,表面裝好人其實滿腹壞水、忌妒水;比罵人(惡口)還要惡,傷人於無形,兩面光的隱惡,藏得很深。

修行人不會犯這過失嗎?會!輕視口業的惡報,溜口就犯。

三意業:貪瞋癡三毒中,最難持守的是「瞋心」。

我們學佛人要小心了!一念瞋心,業障開門。念念不捨瞋心,斷氣時瞬間下墮,不墮地獄就是墮為畜生;即使有修福業,但天門不開,可能誤開修羅道的門,瞋鬥特性,與修羅道相應的。

以上十善業,是往生天界的門檻。

求生天,不是靠信仰,而是實踐善行,沒有善因,怎有善果。

六欲天的天人,福報很大,壽命也很長;生於此天除了享樂,仍是享樂,天人動個念就有物資有享受,沒有煩惱和痛苦。

直等到……。

由於上品十善是有漏有煩惱)的善業,一定會再度輪迴。

直等到福報受完了,天人五衰現前,直接墮落去!

天界高高在上,會下墮去哪呢?

以瑪伽為例,具足十善的德行,只生為帝釋天主,太可惜了。

天人的壽命不永恆,想要不墮落,很難。

類似在人間買保險,有了保險仍會死,買了天界的保險,居然也會墮落,匪夷所思啊。

欸!並非十善保險單出問題,是保險的方向錯了!

如果買的是彌陀淨土的保險單,肯定錯不了!

(梵寫於2020.11.21

 

彌陀淨土(10)天界永生不死是假的

 

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天文科學研究,已求證佛教的宇宙觀比科學還進步。佛教所說天、人與宇宙的關係,比其他宗教、科學更為高明。

如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楊振寧說:

佛教是科學的、理性的,是符合科學精神的。印度和中國世世代代的歷史人物證明了這一點。

地球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個小世界而已。

銀河系、太陽系裡還有什麼“不為人知”的世界呢?

佛弟子常說修行要“出離三界”,才能解脫生死輪迴。

三界在哪裡?上天入地,包括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

我們就住在欲界裡,最了解此界眾生的特性。

欲界眾生都有三種欲望,飲食欲、情愛欲,及睡眠欲。

看看我們自己吧!不吃不行,不愛不行;不睡也不行。

正如孔子所說︰「食、色性也」。

欲界眾生的生命,由男女情愛的結合而有。不只貪戀物質,享受慾海橫流、有的人甚至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。

欲界的範圍有多廣大?

上至六欲天,及四大部洲(地球在此),下至畜生、餓鬼、地獄都屬於欲界。

以地球的角度看,其他三大部州是同一階層,統稱四大部洲。

地球之上,有四天王天,分據東西南北四個方向。

四天王天以上是忉利天,亦稱三十三天,但不是三十三層天,而是三十三個組織,有的天主統率一切,具有王臣的分別。有的沒有天主,而是民主、平等的存在。

三十三天的天主,佛教稱為釋提桓因,或帝釋天;中國道家稱為玉皇大帝,民間信仰稱天上的皇帝。

釋尊曾上升忉利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「地藏菩薩本願經」。

忉利天更上一層,有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

合計這六個天,稱「六欲天」,由於欲界的天人離不開“色聲香味觸法”的欲望,而名六欲天。

欲界天之上,還有沒有更高等的天界領域呢?

色界天是欲界的上層天,而色界天之上,還有無色界天,統稱為「三界」。

「色界天」是什麼情況?

此天的天人仍有妙色的身體(物質身),故名色界。雖然不貪戀情欲,卻仍以物質生活為樂點。

比色界天更高的則是「無色界天」。

無色,天人已沒有身體(色蘊)的存在,因此也沒有住處和國土;但是有受、想、行、識(心),只有精神層次,也就是心靈的“存在”,住於深妙喜樂的禪定。

三界天人的壽命越往上壽命越長,每一層天的一天等於人間的好幾萬年,或幾萬萬年。

概略言之:

六欲天中的四天王天壽命最短,只有500天年。一天等於人間50年。

六欲天中的他化自在天壽命最長,有16000天年,或128000天年,一天等於人間1600年。

色界天中初禪天的大梵天壽命最短,有一劫(或60小劫)。

四禪天的色究竟天,壽命最長,有16000大劫。

無色界天中最短壽的是空無邊處,有20000大劫。

最長壽的是非想非非想處,有84000大劫。

劫的概念,是極長極長…,難以精算出來的極長的時間。

欲界有6天,色界有18天,無色界有4天,合計三界總共有28

世間宗教都宣導生天好,以生天為信仰目標。

為何求生天?有人修仙想長生不老,更多人是生天求永生。

但是,生到天界(天堂)真的能“永生”嗎?

根據釋尊的教誨,即使往生天界也只是短暫的歷程;天人的壽命雖比人類長,但早晚也會死亡。

所以,往生天界不能永生,永生不死是假的。

天界仍屬於迷界,必受輪迴之苦,因此聖者亦厭棄之。

佛弟子修行目的,是為了能出離三界,出離生死輪迴,因此不求生天。

(梵寫於2020.11.18

 

 

彌陀淨土(9)外太空世界佛教知多少

 

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宇宙浩瀚無垠,現代科學家已經證實宇宙有無數的星系和星球存在,而且與基督教的上帝造世界、地心說、日心說截然不同。目前發現的真相反而與佛教的宇宙觀更為吻合。

然而,不少科學家的推測仍很膚淺,都認為地球人是宇宙的孤兒,而且未來必須要遷移到另一個星球?!

真的是這樣嗎?我們來了解佛教給我們的答案。

現代的天文學證實銀河系有10億顆恆星之前,其實佛教很早就斷定銀河系是由10億個小世界組成,即三千大千世界。

佛教主張宇宙充滿無量無數的銀河系、太陽系,銀河系以外尚有銀河系,太陽系之外尚有其他的太陽系;而且太陽是千萬星辰中的其中之一,地球亦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個小星球。

——娑婆世界(銀河系)是由一千個大世界所組成,每個大世界由一千個中世界組成,每個中世界又由一千個小世界(等於一個太陽系)組成,這就是佛教形容的「三千大千世界」。所以,「三千大千世界」總計有10億個小世界。每一個小世界都包含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。

而且佛教所說的小世界,其中心點並不是太陽,而是須彌山,太陽與月亮都在須彌山的半腰旋轉。

分布在須彌山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有四大洲。其中三大部州分別為——北俱盧州、東勝神州、西牛賀州。我們的地球稱為南贍部州(或閻浮提)。

二千多年前,釋尊在《長阿含經》卷第十八中說:

「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,光明所照,如是千世界,千世界中有千日月。」

佛經形容宇宙無量、世界無量,世界之外還有世界,十方微塵世界、十方恆河沙世界、三千大千世界等虛空重重無盡,法界無量無邊。三千大千世界之外,尚有三千大千世界。

而我們眼中的娑婆世界(地球只是娑婆世界的其中之一),卻是無量無窮的空間中的一粒小小微塵而已。

地球比微塵粒還渺小…,

現代科學至今尚無法證實其他星球是否有人類。

因為地球的飛行器飛不出太陽系,是還沒有能力發現的。

然而,佛教在2500多年前就斷定,宇宙之中充滿人類,娑婆世界(銀河系)10億個小世界中也都有人類,而且小世界裡除了地球,其他三大部州也有人類生存。如佛經所述,銀河系中10億個北俱盧州人的壽命都是1000歲。而10億個南贍部州人(地球)的壽命,能活上100歲的人卻極少。

而且我們居住的地球,不是唯一的,而是10億個地球的其中之一。

目前近代科學家還沒有發現,除了地球,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,到底有沒有外星人?科學家正在尋求真相中。

然而,二千多年前,佛教的天文思想早就比近代天文學家更先進。正如《阿彌陀經》所云:

「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。」

「有」世界…其土「有」佛…。肯定是「有」,不必懷疑啊!

釋迦牟尼佛不會說妄語,否則怎能成佛呢。

每一次世尊說法時,很多大菩薩都是從他方世界來的。

對地球人來說,他方世界的人是不是外星人呢?

近代太空科學家發下豪語,希望有一天人類能去火星旅行。

即使等到這一天,也不是人人有機會,天價旅費不親民的!

我們要相信佛說,未來生到彌陀淨土的人類,可以去他方世界旅行,且來去自如,不必靠飛行器,用念力剎那就飛去了!

 

(梵寫於2020.11. 13

 

彌陀淨土(8)三種最有人緣的淨土

 

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淨——消極面是對治我執;積極面則是培養清淨的功德。

土——世界或一國之地。淨土,是佛法的核心。

清淨有兩種,一是身心清淨,另一是世界清淨。

小乘聲聞,以消除有漏的自我愛執為目的,達身心清淨;這是消極的獨善其身,並不究竟圓滿。

大乘菩薩行者,除了要身心清淨,也要求世界清淨,即莊嚴外在的世界。身心清淨是智慧,世界清淨則是利益眾生的福德;福慧具足,才能究竟圓滿。

如前文所述,菩薩發願莊嚴淨土,成佛後在淨土教化眾生。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行菩薩道,身心與世界皆清淨,成就了彌陀淨土。

淨土信仰是大乘佛教的特色。

大乘佛典記載,十方法界有諸佛淨土。

但影響中國最大的淨土信仰,只有彌勒淨土和彌陀淨土。

這兩種信仰此消彼長,時至今日仍有流傳,尤其以阿彌陀佛淨土的信仰,歷久不衰。

彌勒淨土在南北朝極為興盛,隋唐之後逐漸衰微,代之而起的彌陀淨土。遂成為淨土信仰的主流,經歷代祖師弘揚,逐漸衍化為佛教的一個派別,稱淨土宗。

淨土法門本來不一定指彌陀淨土,但如今已經是彌陀淨土的專用詞了。提起淨土宗,就是指念(阿彌陀)佛法門。

在他方無量的諸佛淨土,與我們最有因緣的有三種:

一是兜率凈土的彌勒佛,

二是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,

三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。

而最先傳出有佛出世說法的淨土,是彌勒佛的彌勒淨土。

彌勒佛目前是菩薩,正在兜率天(彌勒內院)說法,要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,才會降生人間成佛。彌勒菩薩是經釋迦牟尼佛授記的未來佛。

求生兜率天有兩種方法:

一是等待當來彌勒下生,期望在那時候修行得度。

二是此生命終之後,能往生兜率天,於彼天得彌勒菩薩指導,修行聖果。

第一種方法,不是常人所能期待的,因為等到彌勒菩薩當來下生,遠在數十億年之後。

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發願為眾生拔除生「病」之苦

藥師佛琉璃世界位於娑婆世界的東方,人民生活其間,物資豐富,而且求長壽得長壽,求富貴得富貴,求相好得相好。

物資豐厚、男女平等、無病無災,人人身心健康,這是追求現在“生的美好”,未來也要欣欣向榮的理想世界。因為藥師如來另有一個特殊的願力,倘若不想往生藥師淨土,只要稱念藥師如來,“未來”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!。

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發願拔除眾生未來的恐「死」之苦

——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,位於娑婆世界西方,教主阿彌陀佛已經成佛,正在彼土說法。

《阿彌陀經》說:

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;其土有佛。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。」

又說:「其國眾生,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,故名極樂。」

對比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眾苦交煎,極樂世界是極樂無苦。

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於西元一二世紀間,即見於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,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,以及無著、世親…等菩薩所著的論典中,亦已論及。

加上諸多大乘經典中,也是「諸經所讚,多在彌陀」。

可見彌陀淨土的信仰目前幾乎已是大乘佛教的主流。

我們活著需要活得好,死也要無所畏懼。大乘淨土法門都替我們規劃好了。

(梵寫於2020.11.11

彌陀淨土(7)菩薩如何淨佛國土

 

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大乘佛教的淨土法門,與菩薩的本願有關。

「本願」是菩薩在往昔修行時所立下的誓願。

菩薩為了度一切眾生發願成佛,成佛的條件必須「發菩提心」以眾生為先,自己不急於證入涅槃。

小乘聖者證入涅槃,而大乘菩薩不入滅盡定,而且為了「成就眾生」,必須「願取佛國」——即先立下本願。

本願的內容不外乎是滿足眾生的願望。

以本願為目標,菩薩不計年月的精進修行,希望能建設符合本願的「佛國」淨土,接引眾生來此修行

因此,菩薩成佛之後,本願就被作為此方淨土之願。

最初菩薩的發願極為單純。

當於現實生活中,遭遇虎狼盜賊乃至疾疫災難侵擾時,菩薩因此發願,且因發願故,而心無恐怖、顛倒,甚至益發精進的修行「六波羅蜜」。

《大般若經》第二會「願行品」云:

「有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……作是願言:『我當精勤無所顧戀,修行布施波羅蜜多,成熟有情嚴淨佛土。』」

——六度之中以佈施為先,有「顧戀」是佈施的障礙,因此強調要「精勤無所顧戀」,乃至行其它五度也要將自己的「我、我所」全部都「無所顧戀」。

完全不顧自己,廣行布施波羅蜜…,乃至六波羅蜜。

菩薩發願:「我當云何方便濟拔諸有情類,令離邪定及不定聚,既思惟已作是願言:『我當精勤無所顧戀,修行六種波羅蜜多,成熟有情嚴淨佛土。』」   

如釋迦牟尼佛在人間成佛度化眾生一樣,菩薩淨化其國,成熟眾生,理應於其國成佛才是。  

由於一個世界中沒有二佛同時出現,菩薩遂各自選擇十方無佛的世界,不惜身命修行六波羅蜜。

本來菩薩只淨化自己所居住的世界,為眾生作艱苦的修行。

但是單獨一人之力畢竟有限,菩薩便發廣大誓願:

「我自具足六波羅蜜,亦當教他人具足六波羅蜜。」

一個人要度化眾生,不如一群人來得更有影響力!

漸漸地,菩薩又因人時地的變化,更不再自我限制,為了成就誓願,從只度有限的若干人,到廣度其他關係淺薄的人;後來又不只教導親近的人,而是努力教導生疏的人成就佛道。

——菩薩度眾生的心量越來愈大,愈廣闊了。

如《大智度論》卷二十七說:「大慈,與一切眾生樂;大悲,拔一切眾生苦」。

慈悲——就像大地承擔所有眾生的苦難,不分親疏情仇怨敵;心開無礙,心地如虛空一樣無邊無際。

《放光般若經》中說,「菩薩度人無有限量,住檀波羅蜜而行佈施,普為一切眾生故,行六度波羅蜜。」

這種比現代更先進的社會教化運動,即是淨佛國土的教旨。

阿彌陀佛淨土,就是在法藏比丘的慈悲之下誕生了!

法藏比丘依眾生的需求,而發下「四十八大願」。

然後,他依此「四十八大願」的願景,經無量劫修行,實現了淨佛國土。

其所成就的佛國稱為「極樂世界」,亦名「安樂世界」。

顧名思義,極樂與安樂,正好是眾生想要和需要的世界。

今舉《無量壽經》為例:

「法藏菩薩今已成佛,現在西方,去此十萬億剎,其佛世界名曰安樂。」

(梵寫於2020.11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