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陀淨土(6)菩薩修行成佛的信念是什麼

 

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請憶想上文…,不要斷線喔。

本生譚》是小乘佛教演化而來,大乘佛教又是從小乘部派佛教發展出來的。

而佛弟子懷念釋尊的動力,使弟子效法「本生」事蹟的菩薩行。

所以「菩薩」思想是直接孕育大乘佛法的主因。

《本生譚》中的菩薩是指釋尊一人。

釋尊前世實踐了難行苦行的修行,然後在人間成佛…,奔波說法四十九年,

最後以八十歲高齡入滅。

但是,釋尊真的入滅了嗎?

大眾部弟子認為“入滅”只是釋尊一時的方便示現,

——於上來說,釋尊應該有“不滅的真身”存在。

初期大乘佛法說如來有二身,此真身是指「法身」。

所謂「真佛無形」,法身,無形無相。

法身遍一切處,遍一切時;無所不在,就像虛空一樣遍滿。

而另一身,則指向釋尊來人間示生,是為「化身」。

化身是應眾生的機緣而示現,教化人間。

我們讚稱“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”。

佛生在天界是天人,生來人間是人,生於羊中現羊,生於鹿中現鹿。

一如本生事跡的菩薩身形。

法身與化身是如來二身,後期大乘稱如來有三身,在此先略過。

菩薩累世修行的行為啟發了「成佛」的信念。

弟子依據《本生譚》釋尊所修的菩薩行來判別——

凡夫如果效法釋尊的菩薩行,也能證得真身而成佛。

於是,將釋尊菩薩的「本生」事蹟分類出來,

隨類編集之,稱為「六度集經」。

「六度集經」中例舉二十六個事例,

其中「布施度」所佔的比例最多,近三分之一,

可見(釋尊)菩薩不重禪定,而是重視利濟眾生的悲行。

而最足以表現菩薩悲濟眾生的大行,就是「六度集經」的「六度」。

六度布施度、持戒度、忍辱度、精進度、禪定度、般若度。

總結之,「六度」是凡夫修習「菩薩道」的總綱。

《道行般若經》中說:「以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,

一心分布諸經教人,不及菩薩大士行般若波羅蜜」。

意思是——六度應以「般若」為根本,以般若指導前五度。

菩薩行者除了發菩提心,廣修六度,還需要具備「般若」的「性空慧」

才能成佛。因此,菩薩的修行稱為「波羅蜜」。

「六波羅蜜」就是菩薩能修行成佛的信念。

——波羅蜜是梵語,漢譯「到彼岸」,是從此岸的輪迴到達覺悟的彼岸,

究竟圓滿佛道的意思。

亦如《大智度論》卷十八所說:「般若言慧,波羅蜜言到彼岸,

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。到諸一切智慧邊,窮盡其極致,名到彼岸。」

小乘聖者雖然已經解脫煩惱,證得涅槃,也證「般若」了。

但是依大乘菩薩道以「世俗諦」的立場來看,必須不為己,廣度一切眾生,

才可以稱為波羅蜜。

總結:

從本生思想延伸菩薩的修行科目是六度。

六度是度過苦海,超越生死,能成就無漏(無我)的完美修行,

即使六波羅蜜是菩薩修行成佛的信念,但是沒有「般若」為引導的六度,

就不是六波羅蜜,無法到達彼岸。

在《無量壽經》中,釋尊說阿彌陀佛也是“由人成佛”,

成佛後創建了彌陀淨土。

阿彌陀佛尚未成佛前,是法藏比丘。

法藏比丘為了眾生,於世自在王佛面前發願:

我想成為既智慧又光明的佛,同時建立淨土,好讓十方眾生來生我國,

過著清淨安樂的生活。

發願已,法藏比丘如實修行六波羅蜜,嚴淨佛土。

(梵寫於2020.11.1

 

 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