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佛教的淨土法門,與菩薩的本願有關。
「本願」是菩薩在往昔修行時所立下的誓願。
菩薩為了度一切眾生發願成佛,成佛的條件必須「發菩提心」以眾生為先,自己不急於證入涅槃。
小乘聖者證入涅槃,而大乘菩薩不入滅盡定,而且為了「成就眾生」,必須「願取佛國」——即先立下本願。
本願的內容不外乎是滿足眾生的願望。
以本願為目標,菩薩不計年月的精進修行,希望能建設符合本願的「佛國」淨土,接引眾生來此修行。
因此,菩薩成佛之後,本願就被作為此方淨土之願。
※
最初菩薩的發願極為單純。
當於現實生活中,遭遇虎狼盜賊乃至疾疫災難侵擾時,菩薩因此發願,且因發願故,而心無恐怖、顛倒,甚至益發精進的修行「六波羅蜜」。
《大般若經》第二會「願行品」云:
「有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……作是願言:『我當精勤無所顧戀,修行布施波羅蜜多,成熟有情嚴淨佛土。』」
——六度之中以佈施為先,有「顧戀」是佈施的障礙,因此強調要「精勤無所顧戀」,乃至行其它五度也要將自己的「我、我所」全部都「無所顧戀」。
完全不顧自己,廣行布施波羅蜜…,乃至六波羅蜜。
菩薩發願:「我當云何方便濟拔諸有情類,令離邪定及不定聚,既思惟已作是願言:『我當精勤無所顧戀,修行六種波羅蜜多,成熟有情嚴淨佛土。』」
※
如釋迦牟尼佛在人間成佛度化眾生一樣,菩薩淨化其國,成熟眾生,理應於其國成佛才是。
由於一個世界中沒有二佛同時出現,菩薩遂各自選擇十方無佛的世界,不惜身命修行六波羅蜜。
本來菩薩只淨化自己所居住的世界,為眾生作艱苦的修行。
但是單獨一人之力畢竟有限,菩薩便發廣大誓願:
「我自具足六波羅蜜,亦當教他人具足六波羅蜜。」
一個人要度化眾生,不如一群人來得更有影響力!
漸漸地,菩薩又因人時地的變化,更不再自我限制,為了成就誓願,從只度有限的若干人,到廣度其他關係淺薄的人;後來又不只教導親近的人,而是努力教導生疏的人成就佛道。
——菩薩度眾生的心量越來愈大,愈廣闊了。
如《大智度論》卷二十七說:「大慈,與一切眾生樂;大悲,拔一切眾生苦」。
慈悲——就像大地承擔所有眾生的苦難,不分親疏情仇怨敵;心開無礙,心地如虛空一樣無邊無際。
《放光般若經》中說,「菩薩度人無有限量,住檀波羅蜜而行佈施,普為一切眾生故,行六度波羅蜜。」
這種比現代更先進的社會教化運動,即是淨佛國土的教旨。
※
阿彌陀佛淨土,就是在法藏比丘的慈悲之下誕生了!
法藏比丘依眾生的需求,而發下「四十八大願」。
然後,他依此「四十八大願」的願景,經無量劫修行,實現了淨佛國土。
其所成就的佛國稱為「極樂世界」,亦名「安樂世界」。
顧名思義,極樂與安樂,正好是眾生想要和需要的世界。
今舉《無量壽經》為例:
「法藏菩薩今已成佛,現在西方,去此十萬億剎,其佛世界名曰安樂。」
(梵寫於2020.11.3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