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佛修行(二十)佛像表修行法門


/丁雲鵬居士畫

諸佛菩薩像,是代表修行的法門。
例如觀音菩薩像表觀音法門,包括持念觀音聖號、大悲咒、心經、觀音靈感咒…等。
阿彌陀佛像、西方三聖像等,是念佛法門,是觀想、觀像法門,也是觀音法門之一。
顯教還有其他修行法門…,佛像是助緣。
而且弘揚佛法,佛畫是不可少的法物之一。

中國佛教在壁畫式微之後,仍積極地以「圖像」傳播佛法,深入民間,對推展佛法助益很大,很廣。歷經千餘年以來,從曹不興、佛畫“四樣”等,再到張大千,歷代畫家將佛法的感悟詮釋在佛畫上,佛像畫遂成為中國人物畫的主流。

中國佛畫有圖和像兩大類。
所謂「圖」,是指畫中除了有主體,亦有陪襯,還含有故事情節。譬如佛傳圖、本生圖、經變圖、故事圖等。
至於「像」,則指單獨畫一尊佛菩薩像,或畫多尊聖像,主要是佛像、西方三聖像、菩薩像、羅漢像、護法神像或高僧像等。

如今,台灣畫佛像的人漸漸多起來,相較於三十年前我辦佛畫展,差別很大。當時除了蓮華學佛園的清涼藝展外,辦個人佛畫展的極少。不過,或許是我孤陋寡聞,不知罷了。
那麼,多年以來在台灣推廣的佛畫,是什麼風格呢?
多數以日式膠彩佛畫為主流。

日本膠彩畫原本是承接中國傳統「以膠繪彩」的技法。
用礦物、水干為顏料,再用鹿膠等作為媒介,將佛畫繪製於絹布上,絢爛的色彩,呈現別緻的華麗質感。
現在我們看到從日本傳來台灣的膠彩技法,不只揉合中國唐宋工筆畫,且能運用凹凸面的寫實技法,以色塊代替勾勒的線條,與中國傳統「水墨畫」以線為主的畫風大為不同,可以說,分出另一類中國畫的支流。
然後,中國老祖宗的畫藝再從日本傳回來台灣。
已經變化成為日本的面貌,日本的文化傳承;
傳統中國畫重視勾勒生動的運筆方法,
在日式膠彩佛畫上已不復見。
而且,中國漢式佛畫是以線描主導畫面,
膠彩佛畫則是以色塊面積為主,線條為輔。

台灣主流藝術的觀念,並不把佛畫視為藝術類,而是民俗藝術類,也就是民間畫工。反而,膠彩畫的地位提高了。
因為幾十年以來,在台灣的中國傳統人物畫式微了,佛畫跟人物畫又息息相關,人物畫沒落,佛畫亦微。何況,人物畫家不一定畫佛像。
真是要感謝當年曉雲法師推動清涼藝展,讓後輩有機會學習觀摩。清涼藝展創作的作品就是中國的漢式佛畫。
如今,我也很想為中國漢式佛畫盡一分心力。
無奈呀!忍不住喜歡,我太喜歡中國漢式佛畫的風格。
 
(梵寫於2019.9.5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