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陀淨土(3)人人皆可成佛

 

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
釋尊入滅後,佛教僧團內部的思想歧異,互相敵對,

僧眾內訌日益嚴重,於是漸漸分化,成立了部派。

初分為二,一是上座部;另一是大眾部,

之後陸續分化成十八部。

這是原始佛教進入部派佛教的時期。

概略言之,上座部派是屬於紀律嚴格、自我孤立,

遠離世俗人群的僧團。

他們堅持傳統的教導,遵循四聖諦、八正道,

只專注自己內心的成長,期待能成為阿羅漢聖者;

因為上座部派認為如此才能保護後代的僧眾修道。

當時,已是印度國教的婆羅門教屢次藉機迫害佛教,

上座部雖委婉妥協;但仍然選擇從社會中撤退,與世隔絕;不久,僧團即失去社會民眾的參與和支持。

而大眾部派中具有開放思想的比丘們,

多不贊成逃避塵世,自閉於山林修道的做法。

他們認為極端的利己主義,只關注自己修行;

早已違背佛陀普渡眾生的目的。

譬如釋迦牟尼佛證道後,並沒有離群索居,

反而四處宣揚理念,將他發現的真理傳播出去。

於是大眾部比丘採取積極的入世措施,

主動面對政治壓力,積極參與社會上的一切活動,

並且號召在家弟子們,要為提高自己的信仰力而奮鬥。

這種捨我其誰的傳道精神,促進了大乘佛教的興起。

兩相對比,上座部和其他傳統佛教的避世,被稱為小乘。

而主張入世,有大乘思想佛教徒則稱為大乘。

以大乘佛教徒的立場來看,

急於斷惑避苦的修行者畏懼生死,只想載自己,是小乘人。

而發願像一輛大車,或像一艘大船;

既能載己,又能載人的修行者,則是大乘。

因此,大乘的自覺來自思想進步的比丘眾和在家佛弟子,

認為只以出家人為中心的教團太消極,希望成立入世的佛教;並且強調在家人也能成佛。

另外,就涅槃的觀點而言,小乘和大乘不同;

凡夫著生死,小乘著涅槃;

大乘則未見“生死和涅槃”有何差別!

從此,大乘佛教興起,不再拘泥於出家或在家,兩者並不對立,因為“生死即涅槃”。

大乘佛教的特質在於以「利他」為先。

——在自己到達彼岸覺悟、解脫之前,要先救渡其他的眾生到彼岸——也就是,超越自利和利他的二元對立,把自利利他合而為一,實現「生死即涅槃」的修行和理想。

小乘(又稱二乘)的目標則是為己,只想早日捨離此岸(煩惱、生死),和大乘犧牲自己,全力利他的精神背道而馳。

大乘佛教另一特質,出家與在家的身分也超越二元,一併融合,在家人跟出家人一樣,皆以利世為己任。

大乘經典所弘揚的思想是:「人人皆可成佛」。

這種思想在當時的佛教氛圍中,被視為異端,被保守的僧團批判,或被驅逐之。

北傳佛教將大乘佛法傳入中國,成為漢傳佛教。

現在的中國、香港、澳門、台灣、日本、朝鮮半島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越南等地,皆流傳大乘佛法。

住在台灣的我們,有幸能傳承中國漢傳佛教。

若沒有中國長老比丘們來台灣推動大乘佛法,台灣佛教怎能從齋教脫胎換骨呢?我們要知恩報恩啊!

註:齋教是佛教支派,是以俗人身份維持佛教,住在寺裡,沒有能力傳播佛法。

(梵寫於2020.10.21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