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陀淨土(5)大乘佛教主角是菩薩

 

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
台灣佛教徒被稱為「菩薩」,是從法鼓山開始。

當初法鼓山籌募建設經費,聖嚴師父鼓勵參與的會員行菩薩道,因而有此稱呼。

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期間,陸續傳出釋尊的「本生」事蹟——這是指釋尊前世的修行歷程。

為何在釋尊涅槃之後,才傳出釋尊的「本生」事蹟?

因為佛弟子們懷念釋尊,想要表達崇仰的心意,而對釋尊的遺物、遺跡、及舍利塔等作種種的供養。

並且還以緬懷的心情,把釋尊的本生故事拱出來。

依佛教的說法,任何人都會累世轉生。

釋尊尚未成佛之前亦不例外,必有他的前世因緣。

佛弟子追敘釋尊的過去生,意外發現他經歷了無量無數的生死,而其修行的過程卻不同於一般人。

根據本生事蹟,釋尊有時投生做天神、國王、婆羅門、醫生、婦女、或商人等;有時投生為大象、猿王、鹿王、猴子、或金翅鳥等。由於釋尊在每一生都有救助眾生的善行,以及為了求法而精進捨命的德行。

於是,佛弟子把釋尊累劫修行的事蹟結集成通俗的教化體裁,稱為《本生譚》。

由於《本生譚》敘述釋尊以求「無上菩提」為終極目標,多生累世救助眾生,因此被稱為「菩薩」。

「菩薩」的定義是什麼?

台灣媒體,把一些泥塑木雕的土地公、城隍爺、牛鬼蛇神等神像,一律報導稱為菩薩。不只迷信,還誤導世人。

菩薩是佛教的名詞。以佛法定義,菩薩是「覺有情」之意。不只自己覺悟,也發願要幫助他人覺悟。

從初發心「發願」到成佛的階段,都稱為菩薩。

所以,菩薩是走向群眾,幫助受苦受難的人尋求佛道。

在本生故事裡,「菩薩」遇到災難或難解的困境時,必定會發願,而且以願為力!

每一次,菩薩至誠的心願都不可思議地實現了。

菩薩不僅將身外財物,如國土、珍寶、妻子、子女都布施,連自己的身體,手、腳,生命,也可全部施於他人,甚至還布施給禽獸們解飢。

例如:釋尊「捨身飼虎」的悲行,正是菩薩行的典範。

當太子菩薩看見母虎飢餓心慌,想要吃虎子以保命時;

太子心生不忍,心想:

「我勵志追求菩提大道,就是為了救濟眾生的痛苦,希望眾生能身心平安。我這臭皮囊將來難免一死,色身一樣會敗壞的,不如現在布施給母虎,以達到我慈悲眾生的願望。」

於是,菩薩毅然縱身投入虎口……。

本生譚》的故事生動活潑,菩薩犧牲自我的精神,啟發了大乘佛教不畏苦難,度化眾生的理想。

本生故事原本是小乘佛教所信仰。

到了大乘佛教初期,本生故事遂轉為「菩薩的本願」思想。

小乘佛教認為能成佛者只有釋尊一人。

但是大乘佛教主張,只要發願: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,

並實踐如釋尊一樣的菩薩行為,任何人都可以成佛。

這是菩薩本願思想的起源。

諸佛之所以能成佛,都要經歷「發願」的階段。

西方淨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所成就。

(梵寫於2020.10.27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