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干說法(三十二)不忍眾生苦而生悲心

仙人掌花/果相法師種植/攝影

《賢愚因緣經》記載,梵天勸請佛陀說法。

佛陀剛成佛,即思惟:

「眾生陷於迷惑顛倒,難以教化。即便我留在世間,亦無法幫助眾生,

不如遷逝,入無餘涅槃吧。」

大梵天王知道佛陀心思,立刻從天上來到人間。

他頭面頂禮佛足,長跪合掌說:

「世尊!請您不要放棄眾生入涅槃!請您廣轉法輪。」

佛陀回答:「眾生被煩惱遮蔽,貪執世俗之樂,沒有求智慧的心。

就算我留在世間,也徒勞無益。」

梵王再次請求:

「世尊!您的功德已經圓滿,並已樹立法幢,這正是度眾生的好時機。

況且可度的眾生仍不少,為何世尊還要入涅槃,使眾生失去依怙呢?

世尊!您在過去無數劫中,為眾生採集正法妙藥,

不惜以自身、妻子、兒女來求取一偈法要。

如今為何不思前願,竟要遺棄眾生呢?

(…大梵天王例舉佛陀累劫為眾生求法的事跡。)

於是,世尊接受梵王勸請,立即到波羅奈國鹿野苑轉正法輪,

因此,世間才出現「佛寶、法寶、僧寶」等「三寶」。

梵天為何要請法,佛陀為什麼要為眾生說法?

基於悲心,佛眼觀察世間。

看見眾生沈溺於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,

倘若眾生能聽聞正法,以佛法利益自己,就能長夜安樂——

以是正法因緣,是以慈心、悲心、哀愍心、欲令正法久住而說法。

什麼是悲心野干說:

深感眾生因無明熾盛而生渴愛,造下生死業緣,

於六道中流轉受苦,不能解脫,而生起悲心。

所以,我們不可以懈怠,應精勤修習智慧,早日成佛。

成就佛道後,才有能力以智慧之光照亮眾生的無明,

使他們得見光明,不再受無明束縛。

雖然現在尚未成佛,但願將所有一切善行都迴向給眾生;

助他們獲得安樂,而眾生的罪業我也願意代受。

您是否已經從修習佛法中得到法益?

如果是,那麼就能將心比心,理解“無知佛法”之苦。

——悲心所同情的對象是心苦,佛法可對治心苦。

人,都有怨念,有愛、有憎,有忿忿不平,有喜怒哀樂的情緒,

這都是「無明熾盛」,眾生心苦的表現。

夫妻感情不睦,好苦;羨慕伉儷情深的伴侶,以為感情好,彼此都會很快樂。

殊不知感情太深也很苦。

一位學佛多年的中年太太說自己很苦。

問她為什麼?

她說:先生對我太好了,從來不發脾氣,對我照顧得無微不至,

自己對情感放不下而深以為苦。

這是學佛人才能細心觀察——執情之苦,生命無常之苦;

即便已經學佛,仍感受無明束縛之苦。

學佛就是為了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苦,來依靠佛陀離苦。

印順導師在《成佛之道》中說:

不忍聖教衰,不忍眾生苦,緣起大悲心,趣入於大乘。」

——不僅自己需要,親朋好友也需要佛法的甘露;

所以學佛要把佛法傳布給自己的親友,這是佛弟子的悲心所在。

(梵寫於2022.10.23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