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畫(68)觀世音菩薩「廣發弘誓願」

 

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(之一)

釋果梵畫/紙本生宣/寫意白描/2023

第一、廣發弘誓願:

「廣發弘誓大願心,度盡眾生消『煩惱』。」

「煩惱」是佛教術語,佛法形容有「八萬四千」之多。

把「八萬四千」煩惱濃縮了,簡化為六種。

那就是「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」等根本煩惱。

煩惱重的人無法主導自己的心,不斷地有錯誤的行為。

做了錯事還不肯悔改,還要硬柪,不願意認錯道歉;

錯事包覆了惡心使心更惡,真心被遮蔽,煩惱更黑了!

有些人常用這個詞句來形容別人:你很煩惱欸!

看到別人有煩惱,卻看不見自己也有很多煩惱。

我們做人有什麼煩惱呢?

通俗來說,「煩惱」就是人類心裡的負面情緒。

例如:貪慾、憤怒、偏執、煩躁、哀傷、自私、不安、

焦慮、恐懼、憂鬱、嫉妒、吝嗇、厭惡、傲慢、散亂、

自卑……等心理狀態,都是煩惱。

其實,煩惱只是客人(佛法稱客塵),並不是主人;

但是生煩惱心時,煩惱反客為主,支使主人去墮落!

煩惱能讓生命品質及生命型態每況愈下,乃至下墮三塗。

三塗就是三惡道,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。

觀世音菩薩了解煩惱引發的後果很可怕;

因此發大弘願度眾生,要讓眾生消除煩惱心。

我們不要視而不見自己有煩惱(負面情緒)的事實,

要趕緊念觀世音菩薩聖號。

負面情緒不只影響別人,對自己更有負面的殺傷力喔。

莫以為觀世音菩薩只能救眾生於危險急難時,

觀音菩薩的本願,十二大願的首願——

就是要度眾生的煩惱心啊!

您是否已經“發現”自己有煩惱呢?

不論是從身體、家庭、夫妻、事業、工作、人際;

引起種種不如意,能“火燒功德林”的心都是煩惱……

千萬不要把小煩惱鬧成大煩惱,然後變成生死之流。

有福報的人!是您嗎?

您必然會回應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;

第一願:常念觀音菩薩聖號,消除煩惱,智慧增長。

(梵寫於2023.7.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