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畫(73)觀世音菩薩「常行平等願」

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(之六)

果相法師畫/紙本蟬翼宣/工筆彩繪/2021

第六、常行平等

「彌陀加持常有念,隨似觀音平等心。」

我們凡夫最缺的就是平等心。

今天喜歡這個,明天又討厭那個,心只有一個,

卻被分別意識搞得多頭燃燒,不鬧精神分割也難!

喜歡和討厭…這些情緒都是累世以來的“習性反應”。

心裏頭帶著貪愛、瞋恨、和執著,不斷地生起好惡之心,

結果受害人可能是親近的家屬,成為名符其實的冤親債主。

最近一位阿嬤說:

我有兩個男孫,但是我只疼愛長孫,因為他的長相像我兒子,

幼孫長得像媳婦家的人。所以,每一次買東西,我不平分給的;

長孫愛吃的就算吃到飽都行,幼孫只能拿少量的。

我說:

這兄弟倆肯定不能和平相處,長大會更計較,會鬧不和。

他們從小在不平等的氛圍中長大,如何學習平等心相處;

爭寵、嫉妒、計較、打小報告等,種種負面的行為;

多數是長輩和父母不公平對待造成。

果相法師曾輔導不和的兩兄弟,以佛法諄諄善誘,

起先弟弟仍計較哥哥,哥哥也回饋計較心,不肯輕易妥協;

幸好兩兄弟有善根,都接受佛法,之後即漸漸拋開成見,

如今兄弟倆的感情非常好。

果相法師問弟弟:

你有一個學佛的哥哥,感覺是不是很幸福,很信賴?

弟弟說:是啊!有學佛的哥哥真好。

年長的真心疼愛晚輩,應以平等心提攜,這才是真疼;

不肯端平一碗水,左右搖擺,最終可能連水(親情)都會潑光光。

佛說:眾生平等。

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只要消除妄想執著,

即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眾生與十方諸佛菩薩,皆是同一法身,眾生的真如法性,與佛平等無二。

人人佛性平等,卻喜歡分別差異,把人分成內外兩邊。

譬如:同姓者是內,異姓者是外;自家人同姓是內親,媳婦異姓是外戚;

同樣地,媳婦也說姊妹同姓一家人,夫家異姓是外人;

凡夫愚痴啊!你站一邊,就會失去另一邊的心

沒分家卻分心,這是自找煩惱的果子吃。

拜觀音念觀音,我們要學觀世音“照見五蘊皆空”;

今生緣分是暫時聚合,緣盡了,一切都自行瓦解(空);

誰能是永恆的有緣人?緣盡了各自分道。

我們都是輪迴六道的可憐人,未來去哪一道都不知;

不如現世現學觀世音,念念學習菩薩道;

以觀世音菩薩的願為己願,常行平等心

效法觀世音菩薩是有福之人!

觀音菩薩十二大願——

第六、常行平等願:

「彌陀加持常有念,隨似觀音平等心。」

常念阿彌陀佛,得到佛力加持,就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,

對待一切眾生不分別親疏,不生貪愛或瞋恨,怨親皆平等,一視同仁。

(梵寫於2023.7.24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