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畫(69)觀世音菩薩「常居南海願」

 

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(之二)

釋果梵畫/紙本生宣/寫意彩繪/2023

第二、常居南海願:

「泛海救迷度『有情』,善念『南海觀世音』。」

「有情」為佛教術語,舊譯「眾生」,有情是新譯。

一切有心識、感情、覺知的生命體,都是有情。

我們每一個「人」都是有情眾生。

阿貓阿狗阿牛阿豬…,天上飛地上爬,也是有情眾生。

養寵物的都能感受寵物對主人有感情,大貓也不例外。

然而,菩薩雖然要度有情,但是佛法是以人類為本;

所以唯有人類能得度,能接受佛法教化。

佛教稱菩薩為「覺有情」,即覺悟的眾生。

菩薩自覺覺他,自利利人,看到眾生受苦受難時;

立即生大慈悲心,誓願度眾生離苦得樂。

如何形容觀世音菩薩呢?

大慈大悲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。

觀音菩薩對眾生的慈悲是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」。

無緣大慈——即使無緣的眾生,菩薩也會以平等心救度。

同體大悲——菩薩等視所有眾生,如自己,而拔苦予樂。

觀音菩薩道場在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,由於地處浙江東南海濱,

因此稱為「南海觀世音」。

其實,真正的南海在印度。

據《大唐西域記》記載,南印度有一個「秣羅矩吒國」。

其國南邊有一座山,此山東邊的另一座山名為「布呾洛迦山」;

觀音菩薩就住在這兒。

布怛洛迦翻譯中文為“南海普陀”,意譯為光明山。

《華嚴經》亦云:「南方有山,名補怛洛迦。彼有菩薩,名觀自在」。

觀自在就是南海觀世音。

可見,中國普陀山只是印度「南海觀世音」的分支道場。

南海觀世音的粉絲有多少?

不僅遍布中國,乃至全亞洲,及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;

都有信仰南海觀世音的粉絲。

南海觀世音不只在印度的布呾洛迦山,及在中國普陀山

也示現在迷惑眾生的心裡。

我們都需要觀世音菩薩度化,由此岸的迷惑到彼岸解脫。

有福報的人!是您嗎?

能否體會觀世音菩薩的慈悲,就是為了我們。

觀音菩薩十二大願——

第二願:觀世音菩薩常住南海,發願度化迷失生命方向的有情眾生。

(梵寫於2023.7.6

我於2019年四月寫了一篇「普陀山異相」,

敘述國父孫中山在普陀山的奇遇。有興趣者可點入。

普陀山異相

https://neiyuan.blogspot.com/2019/04/blog-post_15.html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