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畫藝術——佛像的加持力量

原始佛教時代,戒律中明文規定,佛弟子不應作畫。若以佛教的根本精神來說,不僅不贊成禮敬偶像,亦不允許佛弟子們從事藝術創作的行為;並非佛陀反對藝術,而是主張修持者應以解脫為重心,故佛陀時代不鼓勵以藝術作為教化人間的工具。

——可是,佛陀入滅後,弟子們難以體驗佛陀住世時候的核心力量,離佛世越遠,越需要精神的引導。於是漸漸以象徵性的藝術作品來代表佛陀。從現存的佛教遺蹟中,西元前一世紀是以「佛足」、「白象」、「聖樹」、「法輪」等圖案來代表釋尊;其中以蓮華譬喻佛陀的誕生,以菩提樹表佛陀成道,以輪寶代表佛陀說法,或以建塔緬懷佛之涅槃。此類隱喻的方式,說明釋尊的崇高神格似不宜以人身形象來表現。

然而,佛入滅兩、三百年後,佛弟子們深切憶念佛陀,上述隱喻之形象,已無法滿足弟子們禮敬的心意。於是漸漸出現佛陀的雕像,《增一阿含經》卷二十八記載:優陀延王造佛的木像,波斯匿王則用紫磨金造立佛像。而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》卷二十八及卷四十五,也有為佛造像及為佛畫像的記錄。
之後,隨著化導世俗的的需要,藉藝術作品來接引世人親近佛法乃至接受佛法,已是時代所趨了。這可以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時代的律部及阿含部中,找到記載繒畫及雕像的功能。
大乘佛教崛起,傳至中國。北朝皇帝多奉佛,並以佛教作為統治國家的手段,不但積極參與建寺造像等宗教活動,且影響豪門貴族、地方士紳、民間百姓為累積功德而競相薦福,由上而下漸漸興起了佛教的造像藝術,而佛教亦樂於將營造佛菩薩形像作為弘化世間的利器。如此一代傳一代,中國歷代開鑿的石窟,如今已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精華。

不論是雕塑、泥塑、木雕或用絹、紙……等材質來創作佛像,都違反釋尊本意。然而,大乘經典極肯定造立佛像的積極意義。對釋尊來說,不希望弟子們落入崇拜的巢臼,但作為佛的弟子而言,佛像的指標意義是引導自己信心的源頭活水。況且未學者更需要透過形象來指引,才容易親近佛乃至學佛。

若無佛像,我們凡夫的心便成了冷漠、抽象、麻木而不仁的頑石。當此心受到挫折、打擊,心灰意冷時,若有機會坐在供奉著慈悲智慧的佛菩薩像前打坐冥想,或默念佛號,剎那間可使我們的心胸敞開,心靈與佛菩薩迅速交流;我們的佛性與佛菩薩感應,立刻得到了鼓舞,生起道心、柔軟心,願坦然面對此生的業緣,歡喜接納一切,改過遷善,則日日是好日,佛菩薩之加持真實不虛矣!——佛雖在心不在像,可是無像竟是無以用心!凡夫看見佛像生起恭敬之念,此像即是真佛之表徵。
有一位法國小說家,他是諾貝爾獎得主。曾經在自傳裡寫:「有一年,我到巴黎博物館參觀,見到了幾尊沉默而單純的亞洲佛像,我感覺祂有一股力量,祂是在向受難的人類開展深髓的智慧和慈悲。如果世間上真的有神來地球的話,我覺得那就是祂!我好想、好想跪下來向祂禱告。」

某將軍贈送了一尊亞洲佛像給邱吉爾,他說:「如果你的心受到干擾,請你來看看這佛像,保證你的心會獲得舒展。」
最後,以此段經文作為結語:
《道行般若經》卷第十曇無竭菩薩品,云:「所以造佛像者,神不在像中,但欲使世間人供奉得其福耳。」


(梵寫於2008.11.1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