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位禪修多年的美國人說:「一尊富於創意的佛像,是吾人真心的活現,是祈禱和禪定的作品。」誠然,此位異國禪和子說的很中肯。
祈禱,需要心意集中;禪定,更要專注一心。當我們兩手合十,作勢要祈禱的動作時,此心已收攝於「一」,於祈禱的對象產生信賴、崇仰、虔敬的心,心靈的震波立刻與祂相應。而禪定不一定要雙腿跏趺而坐,行、住、坐、臥四威儀中,如《六祖壇經》所說:「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,名為『坐』」;內見自性不動,名為『禪』。」
禪定有兩種特質:一是安住,另一是明顯。使心專注在單一之境,不攀緣其他的境相,心不掉舉,此即安住;於心所緣的境相清楚明了,心不昏沈,此即明顯。畫佛就像禮佛,是雜念沈澱的過程。當恭敬心畫出每一念,念念不疾不徐、清楚明白,亦如動中修定。
初學佛畫者,在「臨摹」佛像時,若心意不集中,其用筆多半渙散無力缺乏美感。即使如此,由於所畫的對象是佛菩薩,其心念多虔敬地專注,雖然乏筆力之功、心不安定,但必然與善念相應,畫時不動貪瞋痴之念,心平筆也平,筆平了使身心緩和安祥,整個佛菩薩的心靈世界向著自己撲展而來,哪來人我對立的煩惱;自然持守五戒,與定、慧相契,所以當然是修行。
雖然畫佛像時,一時之間的忘我,並不是入了定,但是透過全心投入,專注的凝神,本來攀緣的心逐漸地向佛菩薩像集中,心繫於當下每一筆,
筆動心不動;漸漸能攝心不散,心如潭中止水。因為「止」息了妄想雜念是修定的基礎。本來紛擾之中搖擺的思緒,這時候突然得到安歇了!
靜寂即定,若更深入;畫,只是動作而已;而人,這個主人翁,卻是時時相隨,明明白白,心是主使者,靈明、覺知發生作用,只要覺知它,持續不斷的覺知動作,……豁然不知念從何起,竟然法喜充滿!才知平靜喜悅不假外求。
畫佛像即是修心,由這樣的心畫出來的佛像應具感染力,作畫者發菩提心,以信心和願力的心靈震波傳入畫中,同時亦將此震波傳給誠心禮敬此佛像的人。這不是刻意祈求佛菩薩的神蹟,而是透過宗教生活的實踐及定心不亂的意志,創作出純淨之心地作品。——可以說,是禪修的精神滋潤了佛畫的神采,顯現了慈悲安祥,不但莊嚴了畫者,亦莊嚴觀賞者、禮敬者及供奉者的心,使有緣人因佛像而相會;如此看來,畫佛像還能廣結善緣哩。
所以,畫佛是禮敬佛菩薩的修行,不只是充實藝術的修養而已,在虔誠信仰與正信思惟的作用下,佛畫的確有淨化人心的力量,這種力量可以使慈悲常照人間。
我們以凡心接觸佛心,使佛菩薩像光輝四溢。此功德之成就,就在當下每一念,每一筆及每一個彩墨。
(梵於2008.11.21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