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台山朝聖記(二十四)旃檀佛像利人天



今天的太陽好特別,竟露面關照朝山客了!感覺頭頂上有一股熱氣盤旋,身心卻不煩燥。托眾人之福,我們受到此山護法神溫柔地接待。
好天氣助遊興,果相法師一邊看旅遊簡章,一邊說明,說著說著,我們通過天王殿的山門,來到旃檀殿。

這是黛螺頂第一座殿。
旃檀殿的建築別具一格,是一座六角台基,上面有六角重簷攢著尖頂。此殿的佛像與一般供奉趺坐的佛像不一樣。
釋迦牟尼佛很特別地,站在佛檀之上。因站佛故,本來名為站檀殿。之後,鑒於殿堂都是用旃檀木(檀香木)雕刻,因此正名為旃檀殿。

我趨近恭視佛像,佛臉表情及衣紋線條柔和,十分莊嚴,確是古人妙心塑造。這一尊像沒有被文化大革命破壞,真是慶幸啊!
旃檀佛像是佛教造像史上的“第一尊”佛像。
《增一阿含經》和《報恩經》記載:釋尊成道後,上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,數月未回。
在人間的優填王思念釋尊,於是請目犍連尊者主其事,找來造像師,選用旃檀木雕刻釋尊塑像。
然而,原始佛教時代有“佛身不量”的禁忌,當時佛弟子為了讓釋尊影像永留人間,想到一個辦法。就是請釋尊站在河邊,由畫師描繪水中倒影的影像。畫師竟把水中的波紋也一起入畫了。所以,造像師依據的,就是水中倒影的像,——釋尊穿著無領通肩式的袈裟,袈裟被水浸濕了一樣,緊貼在身上,其衣紋在胸前呈“U”形。右手上舉結「施無畏印」(表救濟眾生的大願),左手下垂結「與願印」(滿足眾生的願望)。
由於此像按照水中的影像塑造,佛身的衣紋在正面呈波谷狀分布。因此,旃檀佛立像又稱為“照佛”,身上穿著“水紋衣”為其特色。
釋尊降回人間時,優填王率領眾臣民恭迎。真佛與塑像會面那一刻,旃檀佛像立即升空禮謁釋尊。於是,釋尊為塑像摩頂授記說:我滅度千年後,你可前往震旦(中國),廣利人天。
後來,凡是站姿的釋迦牟尼佛像,不論用什麼材質塑造,統一稱為旃檀佛像。

再往前,我們來到五方文殊殿,這是黛螺頂的主殿。
殿內供奉五座台頂上的文殊法相,今集中一堂,吸引十方人士來此朝聖。
期待很久的古佛法相一定讓人嘆為觀止吧。我懷著思慕的心情踏入殿堂,竟是大失所望!

難道乾隆帝朝拜的就是這五尊文殊菩薩像?我仰頭觀賞,心裡頭直打悶鼓。
也許…,乾隆帝當初朝拜的菩薩像,已經在文化大革命被紅衛兵破壞了,所以這五尊不是古佛像?!眼前尊像,論法相,不夠莊嚴細膩;佛身黃金色,一身光滑亮麗,根本不見古佛陳滄的跡象。我很現實地將目光收回,隨著人潮移動、頂禮。
果相法師認真尋最佳角度拍下佛像,裡面擠太多人,空氣很不好,我走到殿外透氣。
在殿外站一會兒,靜默沉思。觀照自己剛才的起心動念。唉!是我太著相了!

之前,以為五台山的佛像有千年古色,法相一定絕美,佛像必然莊嚴。
其實,佛像莊嚴否,淨字為要。若心取相,便不清淨了!
一般欣賞佛像,都是從表面上來看,嚴飾是否華麗,佛菩薩的穿載是否細緻,包括花鬘、瓔珞等,皆能布列奇飾,引人入勝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層內心的莊嚴,被忽視久矣。——那就是佛像應具攝受力,能使人的心性安住、安定。即便佛像簡樸,不著華服;亦是內在莊嚴所表現出來的形象,能令人肅然恭敬。
《金剛經》說:「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佛土」。
那麼,“莊嚴佛像者,即非莊嚴佛像”,亦當如是。
畫佛,不必在表象上著眼(描繪),應以「空」的智慧清淨此心,落筆於當下,才能莊嚴佛像。
莊嚴佛像以利人天,是畫佛者的修心大業欸!
(梵重寫於2018.3.13










五台山朝聖記(二十三)修行在我中登頂

 
一般朝拜五台山的僧人和信眾,必登黛螺頂。譚居士與其友人,每次來五台山,一定在半夜朝禮黛螺頂。但是通常只宿一夜,來去匆忙,可惜沒有朝拜五台頂。
黛螺頂和五台頂有什麼不同呢?
黛螺頂在五台山的地位非常重要。但是,許多人千里迢迢來此,最想朝禮的則是五台頂。 
據說乾隆帝來五台山,就是想登「五台頂」禮拜五方文殊;但是每次都遇風雨阻路,令他非常失望。懊惱之餘,遂指名住持青雲和尚想辦法。
乾隆帝說:我五年後再來,到時候一定要登頂,並且一次要朝拜五方文殊,你看著辦吧。
為了實現帝王朝拜的心願,青雲和尚果然辦到了。
五年後,乾隆帝再來進香,果然如願,一次朝拜了五方文殊。他非常高興,立即親筆題詩,刻在黛螺頂碑記後面。
原來青雲和尚在黛螺頂正殿內供奉五尊文殊菩薩像,象徵五個台頂。這五尊菩薩像,即模仿五個台頂的五方文殊。所以這裡的正殿又稱「五文殊」。
於是人們稱黛螺頂為「小朝台」。
「小」是針對「大」說的。有些人覺得不把五座台頂朝拜一遍,難以表達虔誠心意。所以,登五台頂朝拜文殊菩薩,稱為「大朝台」。
如今徒步挑戰大朝台的人漸少。別說老弱者難以跋涉,即便壯年人都不一定能成行。因為不僅需要充足的時間和體力,還必須看老天爺臉色;要三天時間,而且日日晴朗。
乾隆之後,黛螺頂的朝山客絡繹不絕,時間及體力有限的僧人和信眾紛紛來此滿願,單拜黛螺頂只須半天。
黛螺頂別稱大螺頂,又名青峰,古時稱為佛頂庵,創建於明朝成化年間。
登頂之後,我立即被黛螺頂的木牌樓和石獅吸引。木牌樓後方,有青峰頂三個大字。我們在青峰頂牌樓下留影紀念。心想:幸好有生之年來此,真是太幸運了。

活於現代,比起古德有更多方便,只費一點力及時間,就能到達千萬里外的道場。然而,今人之福德比不上古人,智慧亦遠遜莫及
古德修行容易成就,在於心志專精,無紛雜瑣事來干擾思緒。粗食淡飯,少量即足;生活非禪悅即誦讀,道業自然增進!五台山上的僧眾雖龍蛇混雜,深信亦有“古德”埋生修行,世人不識爾。
悠然思古,不禁想起這時代的“古德”。我出家前常偕道友參謁的新莊耆宿長老。
他曾經說:我這一生是第十八世當和尚了,此生最後一世,之後要往生常寂光淨土。
常寂光淨土分三三九品——上三品、中三品、下三品,上品是諸佛所依,寂滅、光明的佛土。此界是戒、定、慧具足,明心見性,已大開圓解的菩薩所生,成佛之處。

我出家後,聽說聖嚴師父也曾拜謁老和尚請法。
可惜!當初不識大修行人在眼前。我們幾位未婚男女,只會請示佛學的小問題,如今回想,真錯過了大善知識!
寺裡的住眾說,老和尚長年修忍辱,而成就他忍辱的是出家弟子。也是喔!若是“外人”,關係疏遠,哪有機會藉境修心。
修行人,即便是多年的老參學,面對“我的心”都覺難辦——要如何辦他!他就是我,我的心最大!
您看看,可有聖人自述,我最大!你證果,可還是我最大!
不放下我,奢談修行!
——修行人,是在“我”之中登頂,一路坎坷,斬荊棘,砍自己最難!——忍辱最難修,從最難處下手,開啟的智慧門會越來越大,乃至全部敞開
忍辱用現代詞形容,就是包容力,而且是無限制級的包容力;無限包容……,我就消失了。老和尚十八世修行“內”功,真是強大啊,今生終於成就。
所以登峰之後的造極,極處無我亦無人。

慧三長老連續十八世的修行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?
修行人的內心功夫,非一生即能成就。長老累世發願出家修行,可見願力不虛,有願必成啊!而且老和尚雖自知成就,卻不招搖惑眾。開示的內容平淡如水,修內心功夫,原來就在尋常日用中。
日常中,我們是否時常錯過修忍辱的機會?別提忍耐那些名譽財產的事,“我”是否更常常計較生活中的芝麻綠豆小事呢。
(梵重寫於2018.3.12



五台山朝聖記(二十二)行禪登上黛螺頂

當地人說:「不登黛螺頂,不算台山客。」
我與果相法師現在也是台山客了,正要走過當初祖師、帝王及先民們禮佛的老路。
登上階梯,把心交給佛菩薩。
我前後有兩位僧人虔誠地三步一拜,一路趴著拜起,緩慢地登階。他們眼觀鼻,鼻觀心;一心一意朝拜,起落間,神情肅穆,虔敬至極。
反觀自己,勉力朝拜不足半個時辰,之後只能提著酸痛的兩條腿往上抬,抬起來的,竟沉重如銅鐵。心裡頭的慚愧,不知該往哪兒擺才好。
奈何!前世不修,今生才無力見賢思齊,拜不上,只好厚著臉皮捧著慚愧心努力登階了。
此刻難登能登,難行能行;喘息片刻…,鼓勵自己要腳踏實地啊,不可落「空」踩下,因果是真現實,就像此刻腳下的每一步,步步向上登頂菩薩道。
雖然不甩心臟臉色,賭走自己的路了。但是,如果它不再示警,而是直接掛白旗,主人翁可準備好奔向來生?
好啊!人生百年只是一瞬間,能眨眼投奔佛國,怎不是難求能求的好機緣。所以一定要登峰造極。
——可是有心也要有力來助攻,尚未登峰,心力卻已交瘁,如何造極。
孱弱之身,心可要堅強!為實現登頂,忍不住兩手一起攀趴邊壁,讓果相法師扶上階梯。
往上看,仍不見盡頭。遂站在階梯上眺望台懷鎮的古剎,只見寺宇鱗次,琉璃瓦如星羅棋佈;於萬綠叢中隱藏的紅牆,多了幾分遠古意境。
喘息片刻,朝聖願未了,只能繼續向上攀登。佛國在心裏,然而若不盡心掏空一切身見,怎知即心即佛;這寶貝的五蘊不空,又怎知佛本無心,世上哪個地方不藏著佛呢?

盡心、盡心,此心實實在在,一直嚷著:我在,我在!明白這身體是假的,可現在、當下的累苦一點也假不了。還沒到、沒到嗎?盼望與失望交換操心。
或許已到末路,心不再耍伎倆吧,倏然間這顆被操累的心停止掙扎了;只專注肢體的動作,分解每一緩步,每一步踏上階,清清楚楚地,步步行禪。
不盼前,亦不思後;覺知當下,身心變輕鬆了!一階一階地,路面依然那麼長;可我的心路縮短,念與念之間,飄浮的妄念漸漸遠離,當前景色視而不見,時間也停格,留白……。一心行禪故,早把菩薩(聖號)跟丟了不知祂飛到哪…。
身如幻,心亦如幻…只存一個“人”在配合起落動作,再一階、再一階…,沒有其它的了。
忽然起心動“念”想再加一把勁,果相法師一句:到了!
這麼快?真的登頂,終於看到黛螺頂的牌樓了。果然這一段路真是畢生難忘的朝聖經驗,身心霍然放下!只有兩個字形容:妙喜!可不是麼,實心透清涼呀!
感覺像重生了一樣,法喜遍身心。竟這麼奇妙,本來沉重的身心,居然輕巧起來。
此時,我像沒見過世面的孩子般,走到那兒,打從心底就驚呼到那兒,這是古早以來累積的情感牽繫吧!是五台山欸,我正站在這兒,…最接近大智文殊菩薩的地方。
我遠望朵朵藍灰色的雲霧,心裏描繪著,每一朵皆是七佛之師,文殊如來化身的妙相。
好神祕的佛國風光!
頂禮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!
(梵重寫於2018.3.10


五台山朝聖記(二十一)108煩惱的牽引力


大智路剛好1080石階,有什麼特別的涵義?
這是“十法界”,各有“百八”的意思。
先說“百八”。 佛教把眾生的煩惱歸納為108種,稱「百八煩惱」,煩惱是眾生墮落迷界的原因。
三界眾生都有108結使煩惱,三界即為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,屬於生死輪迴的有情世界。
我們身處欲界,即六凡中的人道,為了求解脫,必須斷此108結使煩惱。
佛法說的十法界是指「四聖六凡」。
四聖即「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」四種聖者的悟界。
六凡是「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」等所有眾生的迷界。

四聖的最高境界是佛,佛由人修行,斷盡結使煩惱在人間成佛。菩薩、緣覺、聲聞等亦如是,皆在人間修解脫道。作為佛弟子,我們信佛語,學佛行;於「菩薩學處」中學習自利利他,人間是菩薩行者鍊心的大道場。
在形式上,十法界看似獨立,聖凡各有差別,但是上從佛界下至地獄界;每一法界內都具足九法界,因此每一法界既是個別,也是全體。

十法界的聖凡分別就是從我們當下的一念心顯現出來的,
我們每起一念,當下即落於一界。
例如:對某人生氣,念念不捨瞋心,此心當下與修羅道、地獄道相應;罵人下地獄時,對方無事,自己倒是已墮落下界了。惡心造謠生非者,請務必怕怕!兩片口舌之快,未來的拔舌地獄正等著拔它!
同樣的,若念念貪財詐騙,立刻墮落餓鬼界;不信因果的癡人橫行逆道,則會墮落畜生界。
而我們人間則是上升四聖或下墮惡道的樞紐。
——所以「人間好」,好修行!我們也可以透過修「正」自己的思惟,以「正念」加入聖者行列。了悟四聖諦法,就能升上聲聞界;了悟十二因緣,則升緣覺界;不忍眾生苦,願助眾生離苦得樂,即升菩薩界;心與真如相應,則現佛界。
心被惡念綁架時,及時修正自己,轉惡念為慈心,馬上就從下界搭噴射機,直昇天界,或回到人界。
然而,鬆綁執念談何容易啊!俗話說:知人知面不知心。別奢望做人家的知心友,先學著做自己的知心人,才是真現實!

一般人看不見自己的心念比千里駒的馬兒跑得更快,甚至從不歇息,在不知不覺下,執念以為真實而自尋煩惱。
佛弟子應學習「觀心無常」,覺察自己生滅不已的心念,然後了解心念是虛幻的;是假心假意,它,並非永恆真實地存在;觀心,能警覺無常。但這只是覺察粗念,細的念頭仍覺察不到。
佛教形容心念的變化速度是「剎那、剎那」。
一剎那是多久時間?您試試看,一彈指,或一拍手,這個就有六十五剎那了。
而一念又有多久?
經云:一念中有九十剎那,一剎那,已歷經九百生滅了。
又云:「拍手彈指之頃。三十二億百千念。念念成形。」
我們平常不覺自己一剎那中動了多少善念或惡念。
要小心「念念成形」,有念即有“相”,有相即成“識”。此識將引導我們於六道中隨業受報。人命終時,於一剎那間,轉息就是“來生”;於一剎那間,或生人天,或墮鬼畜。捨此生命迅速如電光,我們無法測知生命將要去哪?

百年後的生命將會去哪?上升或下墮,誰牽引呢?
就是我們自己…,自己的心()
古佛畫中有引路菩薩牽引亡者往生上方世界,而引路菩薩之會出現,卻是受亡者平日的心念吸引。
眾生往生上界或墮落下界時,比眨眼還快!

大智路1080階的象徵意義如下:
日常中,心念的力量非常大!一念即具十法界,牽引我們來世上升或下墮。這是在提醒佛弟子,平時修行當以觀「心」為要訣。
(梵重寫於2018.3.8






五台山朝聖記(二十)佛只能度有緣人



登黛螺頂有三條路可走。一是新路,一是古道,另一條是索道。
新路跟台灣頗有因緣。高雄開證長老生前曾經朝拜黛螺頂,山路濕滑,他不小心跌斷腿。回台灣治療後,捐五十萬人民幣修鋪此路,是為新路。
新路用五台山的青石鋪成,總共有1080級台階,名「大智路」。此路直上直下,全長有108米,路途較近。但是對年老或體弱的人來說就很吃力了。
而左邊有一條古道,據當地人說古道坡度小,比起新路好走些,可是繞得有點遠。
另一條路是省力的空中索道。坐纜車上山,十分鐘便可到達寺前的平台。
以我的體能,應該選擇坐纜車。但是這種輕鬆朝山的方式,顯不出佛弟子的虔敬心情。也罷!就走新路了。
大智路如天梯一般,陡立奇峭,看來我得把畢生的體力全部提領,消費在這裡了!

剛邁上石階十幾步,有一男子向我們走來,兜售放生鳥。
他黑瘦的臉龐寫盡風霜辛勞,一隻烏黑的鳥被關在老舊的牢籠裡,縮在角落。
他說:師父!您出錢買了放生鳥吧。您給錢,我就把牠給放了。
我愣著看他一眼,搖頭示意,逕自閃邊走。
他緊隨,我再搖手拒絕。
就幾個錢,給他有什麼關係…。心裏有一個聲音回話。別拒人千里之外,就給他吧。
欸!並非捨不得給錢——
另一面黑臉在心裏持反對意見,辯解了:
給他錢,不是變相鼓勵人濫抓生靈麼?
賣鳥人不死心,緊緊跟隨;我再往前走幾步,心思始終向著黑臉這邊,不為所動。
果相法師也默然以眼神示意,我們的想法一致。

有人懂鳥語,能跟鳥族溝通。我們雖不懂鳥語,但將心比心,世間大大小小的生命,都想避苦求樂。鳥兒被捕抓的恐懼,與人類無異呀。
這麼自私的人,不去做工換取米糧,竟來欺負弱者;懶坐在那兒等著耗時間換錢,即使同情他是勞苦人,卻不想贊助他的愚行!(黑臉躲在心裏滴咕…。)
假使我買了,他也真的放生,難道不會再去捕捉回曹?
須知,惡業以無心為小,有意的為大。為了抓捕獵物,他時生巧計“故意”設下網羅,坐實了惡業;其衍生的因果關係千絲萬縷。
到底是誰被捕獲,是誰該被放生?
其實被三毒捕獲的是他,困在牢籠裏的是他。如今只會鼓吹別人替鳥放生,竟不想為自己“放生”——惡念是牢獄,生死是牢獄,輪迴是牢獄,三界是大苦牢!

為了自己貪善而資助他人積惡,這種善業,我怎能買單。
打定主意,遂忍心不買他的衣食鳥,逕自往前走。
走著…,又心生不忍。勞苦的同胞要在六道裏翻身只有做人才有機會呀!難得的人身,且於佛山之下討生活,難道只能每況愈下,往惡道裏鑽嗎?

於是我又回頭走近他,輕聲說:
請不要再濫捕動物了!這因果對你現在及未來都不好。趕快把鳥放了!您自己來成全善業吧。
他面無表情…,這回,換他把頭轉向。
也是!迷人只會埋怨自己命運不濟。如果他相信因果業報,怎會做此行業。
難怪夢參老和尚說:
山下很多人靠佛教賺錢,但沒有一個信佛的!

五台山的道場遍布,無佛緣的人,即便生在佛山,老死在佛山,雖終生耳濡目染,其心竟比頑石,難調難伏。然而,生公說法,頑石還會點頭呢。
現實中,為何生命愈陷入困境的人,愈難有得度因緣?
因果業力的法則,就是: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過去的業果。但是,業不是宿命論。
業——是由外在和內在的因素所決定。在因與果之間,尚有許多可以改變的因緣。要增長善業,削弱以前無知所做的惡業;或者持續對業果作出不當的反應,端看個人是否有智慧,選擇正念。
須知,業的內在條件,源自其外在行為背後的心性品質。
也就是:缺乏良知心性的人,無法誘導自己改變不好的“習性”,一再重複的負面習性,必然遮蔽其佛性,見不得光明。

(梵重寫於2018.3.8


五台山朝聖記(十九)頂著業障向前行


五台山冬天冰雪擋路,致車輛不易通行,因此每年十月就開始封山,這期間外地人很少上山了。
我走到普壽寺外牆的轉角處,遇見煤車進山卸煤,很多人圍著媒車,買煤炭過冬。
見此情景,令我感觸頗深。
參訪普壽寺之後,腦裡浮現眾比丘尼的身影;既羨慕又佩服他們在寒地中修行。聯想自己此生最畏寒,即便是法鼓山的冬天都讓我冷冽刺骨,全身骨頭冷痛,難以適應,何況要在這種零下氣溫中生活。想,都不敢想啊。

晚上山氣寒霧攏罩,賓館的熱水只是不冰涼而已,室內溫度陡降,立刻聞到熟悉的潮濕味。嗯,今夜是否能毫無障礙進入夢鄉?我真是沒把握。遂忍不住默默祈願,畏濕怕寒的毛病不要在這時候來搗亂啊。
譚居士一行人打算半夜朝禮黛螺頂。果相法師擔心我寒病纏身,萬一老毛病發作,延誤往後行程,於是選擇不跟他們同行。以前傾羨別人朝五台山,總覺得那不是我能去的聖地,除了自己寡德薄福之外,最障礙的是這個看起來沒病,用起來卻無力,老是找麻煩的業障身。

翌日清晨,賓館提供的早餐是小米粥配饅頭。淡灰色的饅頭不像台灣純白的麵皮,撲鼻的麵粉香氣,非常濃郁,真好吃。原來這才是純味的食物,是麵食的本來面目啊。
欸!五台山的山林香味中還另藏著一味,山上所有的一花、一草、一石、一樹…,乃至空氣,無一不含藏文殊菩薩說法的法味。——吃也空、麵也空、花也空、草也空、樹也空…,空也空…,空空也是空。
悟不了空,就得提起一切業障向前行。

早餐後,譚居士搭朝居士夫婦便車回北京,留下小董載我們朝拜五台。真是感恩,免去我們徒步的辛勞。想一想,這一趟夢寐難求的朝聖,確是佛菩薩送來了大禮物!

今天的天氣很晴朗,小董載我們到山下,立刻閃人。
黛螺頂是聞名遐邇的千年古刹,它是東台頂延伸出來的小山峰。從山下仰望,只見巍巍高山一片黛青,一座小山在半山脊上聳起,黛螺寺隱在萬叢綠林裏。山路迴轉,只見整片綠色罩山,不見寺廟屋瓦。其垂直的高度有400米,大約有130多層的摩天樓。
喔!這麼高。我能登上去嗎?還沒起步呢,已經兩條腿發軟了,我對自己的體力實在沒信心。

此刻,忽然想起以前爬北投七星山的驚險,會再次重演嗎?
那一次果相法師和居士都說要攻頂。我說好啊!攻頂。走到半山腰,才知道自己這個自信來自“無知”。
當時勉力登山累得想趴著學狗爬呢!想暫停喘息,又必須邁力趕上,兩腿竟不聽使喚,提不起來;本來氣喘如牛的呼吸似乎誤觸暫停鍵;使心太累,它不想動啦?一秒兩秒,耳聽上面的人喊:法師!快呀快呀。我卻毫無心力回話。此時離地面很高,上不去,想往回走,不可能了。因為已無力轉頭,若暈倒,就直接滾下山去!
此時感覺細息將熄,遂不敢再輕移一步,我只能保持側身站住,靜默。半晌間有餘,才緩緩有感覺…,幸好讓一步,心臟終於回神微弱啟動了!
事後醫生警告:你的心臟願意再跳,那是太幸運。

錯過死神,數年後登萬裡長城,又想挑戰自己。當時揮汗奮力“攀爬”,不手腳並用,真的是上不去的。任由汗水淋漓,每多爬一階就雀躍一次,贏自己的感覺,真是棒極了!
不過,由於有前車之鑒,我選擇適可而止,在去命之前就及時回頭;能踩踏祖先走過的路,心願足矣。果相法師體力充沛,很想再登高,又不敢棄我不顧,真難為他了。
然而這次不一樣!這是朝聖、朝聖,朝禮文殊菩薩,非登頂不可。管它那個心,心空,身即空,再次頂著業障向前行吧!
(梵重寫於2018.3.5

五台山朝聖記(十八)文殊法相的表徵


是否真的有人能夠看見佛菩薩的法相?
經云: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
其實佛菩薩無形無相!——然而,佛菩薩雖無相,卻為了度眾生而示現各種形象。這是應眾生所需,對虔信的人來說,真的能感受佛菩薩的「存在」,甚至有緣者能見。
這是一種能量,無限大,無窮無盡的光波之能,祂無所不在,可以自在地變化身形,穿梭於宇宙中,度化眾生於多維空間的眾生(現代天文學家已承認多維空間)。

如《普門品》說,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應化身,隨眾生心而隨類化現。
其實觀世音菩薩的法相不只三十三身,很多人看見菩薩示現的法相,就請畫家描繪,供奉並流傳於世間,如宋朝出現的白衣觀音畫像。
而正信道場供奉的法相,則多數依據佛經記載的特徵,請塑像師塑造。
塑造佛菩薩的寶相並非鼓勵人們著相,或鼓吹仰信者崇拜偶像;而是為了令瞻仰者生恭敬心,進而仰慕佛智,學習佛法。
每一尊佛菩薩的願力不同,其形象皆各有表徵。因此,當我們瞻仰佛菩薩像時,應觀想法相所象徵的教化意義。

文殊菩薩的形象有何表徵和意義?
文殊菩薩「執劍騎獅」,是顯密佛教共同的基本法相。
——身著天衣天冠,以右手執金剛寶劍,象徵能斬斷一切眾生的無明煩惱;而坐騎獸中之王,則代表無畏的獅子吼,能震醒沉迷於輪迴的眾生。
簡言之,以智慧之劍破除行者的執著,就是文殊菩薩教化眾生的風格。
由於五台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道場,所以山上的寺院都供奉文殊菩薩。
五台山有五台頂,似五隻手指,各別供奉五尊法相不同的文殊菩薩。
東台頂聰明文殊
西台頂獅子吼文殊
南台頂智慧文殊
北台頂無垢文殊
中台頂孺童文殊
依經典記載,文殊菩薩的法相另有「僧形文殊、一髻文殊、五髻文殊、千鉢文殊、千手文殊…」等。
而實際上出現的法相另有更多,或作草衣文殊,或作童子文殊;或作渡海文殊(草衣文殊像創始於宋朝,為禪門所供奉,身穿蒲衣,偏袒右肩,右手持梵箧。)
諸多法相中以獅子為坐騎的文殊像,最為普遍。右手持智慧劍,左手執青蓮花(有的在花上安放《般若經》,表示心無所住,即見實相,或手持如意,象徵智慧成就。)
比較特別的是「五髻文殊」法相,這是頭頂五髻的童子相貌,表示文殊菩薩早已成就如來五智,具有諸佛的大智慧,但以本願因緣故,示現為童真法王子的形象。

在五台山各佛寺的僧堂、戒壇,都供奉「僧形文殊」。這是文殊菩薩內秘菩薩行,外現比丘相,以弟子的身分輔助佛陀教化的形象。
其他:文殊菩薩以蓮花為座,表示清淨無垢;以金色孔雀為乘座,比喻飛揚自在。
  
為何文殊菩薩的法相有這麼多變化?
智慧深髓者,悲心亦廣。
文殊菩薩不只發願要廣度一切眾生,而且要用天眼觀察十方世界,眾生從初發心乃至成佛階段,若有一位不是受他教化,他誓不成佛。
所謂「應他之機,緣所化現」,大乘菩薩都是隨順眾生而現身的,並沒有一定形相;為了度化不同的眾生就示現不同的身相。
文殊菩薩累劫為了“適應”六道眾生,而示現各種不同的身形,其法相的變化自然就多了。這些法相將文殊菩薩“寓悲心於智”的特質表達得淋漓盡致。
其中「千鉢文殊」的典故出自「放鉢經」
敦煌有千鉢文殊的造像,稱「千臂千鉢曼殊師利菩薩」。
多數佛教徒只知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,尚不知有千手千鉢文殊菩薩。
另外,在佛畫藝術作品中,有一尊“文殊菩薩渡海圖”。這是描繪文殊率領法眷的情景。而敦煌千佛洞亦有多種文殊維摩變、文殊普賢變等。
您是否對文殊菩薩的法相留下深刻印象呢?
佛教藝術之所以能流傳千古,在於佛菩薩法相所表徵的教化理念,能利益人心。
(梵重寫於2018.3.4     

五台山朝聖記(十七) 畢竟空性的教法


在小乘佛教的佛弟子中,智慧第一的是舍利弗。
而在大乘佛教的諸菩薩中,則以文殊菩薩為智慧第一。

佛法所說的智慧是畢竟空,不可與世間智慧混淆。
一般人常讚美:你好有智慧哦!
其實這是凡夫立足在我執上的聰明才智,不是小乘聖者“出世間”的智慧,更不是大乘菩薩“世出世間” 的智慧。
小乘聖者證人空,得以解脫,遠離世間入涅槃;大乘菩薩既證人空,亦證法空,得解脫,但不離世間,這才是佛法的空性智慧。

師公東初老人曾說:口袋裡有錢,但是心裡不要有錢。
世間人不論口袋裡有錢沒錢,心裡頭總是裝滿了好多錢。從有的狀態下要體悟空無所有,並不容易。就算體驗了空無所有,但是能不執著空無嗎?
若執著空無,墮入頑空,這是大邪見,必然墮落!

文殊師利菩薩一向以「畢竟空」教化眾生。
祂是智慧的化身,重第一義諦,以無所差別的法門;單刀直入地,演示諸法如幻如化。
文殊菩薩的利劍,簡潔銳利!
有一次釋尊正要說法時,文殊菩薩搶先一步,舉起鍵錘敲打“叩、叩、扣”幾聲,然後止靜。
台下所有的法眷都不知所從,沒有人了解文殊菩薩是什麼意思。
靜默之後,文殊菩薩才緩緩地說:
「諦觀法王法,法王法如是。」
——我仔細觀察法王(即釋尊)的法,佛法就只是這樣啊!
佛法既然只是這樣(空性),釋尊只好止語,什麼都不要說了。

文殊菩薩的智慧法門就是這麼瞬間切入核心,讓行者的心無處遁逃!
──因此印順長老說:文殊師利法門與釋尊傳統的大乘佛法,在應機開示,以及表達佛法的方法上,明顯有所差異。文殊師利法門不像釋尊那樣,依眾生現前的身心活動──蘊、處、界、緣起等,次第引導趣入,次第修行;而是依文殊菩薩自己體悟的勝義,作直捷的開示,使行者也能剎那悟入空性智慧。
經云:「佛說一切法,為度一切心;我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」
佛經說了千言萬語,不過是要我們明白自己的心
我們有八萬四千煩惱,釋尊就用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。
累劫以來被妄心遮蔽的我們,該如何返本還源,發現自己的真心?
須知妄無本體,有定力就無妄心,所以修習禪法是基礎功。

初學禪法,法師指導你:
身體在哪,心就在哪。要你意念專注每一個動作,以全身的覺知為心。
當行者跑香快走時,心在哪?盤腿止靜時,心在哪?過堂、出坡,心又在哪?
心在哪?
佛法說:心遍一切處,它無時不在,無處不在。
但它卻無形無相,肉眼不能見。
沒有修行的人以情感、情緒,以煩惱為心。修行人以能知(煩惱)為心,這能知之心是妄心。
初學佛,想得功德和福報。
老參學人,則渴求智慧求開悟。
這個“能知”,是能分別能執著,有迷有悟的差別心,都是妄心。
因為,佛法說:「能知之心,不可得。」
所以在《如幻三昧經》中,文殊菩薩同樣以智慧劍揮砍一切如來。他並非要砍真實如來,而是要破眾生對如來的執著,引導眾生找到自己心裡的自性如來(真心)。
真心是宇宙的本體,無相而不生滅,故稱為真。
我們一直隨無明妄心起惑造業,有形之相會變,但是佛性不變。
妄心變化莫測,真心卻恆常如是。
妄心(迷)與真心(悟)是同一個心,都了不可得。

而這就是文殊菩薩在《如幻三昧經》裡執劍砍一切如來的用意。
一者,劈掉眾生對迷悟的執著心!
二者,劈掉眾生無止盡的煩惱心!
日常生活中,當我們的身心有了罣礙時,正好用文殊法門來調整。看著那個令自己罣礙的身心,問他:
畢竟空性之中,煩惱在哪兒?
(梵重寫於2018.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