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佛修行(八)中國式佛像如法否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圖:張大千臨摹藥師佛的粉本及畫作

我對某些人用「因果自負」來警告畫佛像不如法,很不苟同。包括顏色不能任意更改,不能用卡通造型畫佛菩薩像…等其他問題,用詞很不友善。好似唯有數落別人的他們才如法?
所謂因果自負,言重了!若以《佛說造像量度經》的標準,所有傳承自中國的佛像造型(佛畫),不論敦煌壁畫,或古畫家所繪的白描及彩墨,都可能不如法。
換個說詞,那現在台灣又有誰能“如法畫佛像”呢?

我是遇風起浪了,思潮湧生,心筆停不下來。
有人問,若不釐清此題,他畫佛像若帶著負面因果的業債,如何不往下沉淪?
我回答——「因果自負」中,包含善因善果自負。畫佛像如不如法,在這個心!難道您是為了商業利益,以貪念來畫佛像麼。
這個答案滿意嗎?若要更清楚,那就繼續探底中國佛菩薩的造像“是否如法”。
先從“因”地簡述,佛像的起源吧。
佛陀滅度後的五百年間,本於「佛相不可現」的原則,佛弟子不敢以人形來紀念佛陀;只以“佛塔、菩提樹、空座、腳印”代表佛陀成道,以“法輪”代表佛陀說法。

之後,印度阿育王為弘揚佛法,派人去希臘化的國家傳教。古希臘執著人體之美,希臘佛教徒開始以人形塑造佛像,隨著希臘造像藝術傳入南亞次大陸,影響佛弟子不再滿足「菩提、法輪、寶梯」等象徵,而轉成塑造人形佛像來景仰佛陀。
但是,彼時所塑的佛像不是為了藝術,佛弟子為禮拜,為修行而造佛像。此後,隨即“托形象以傳真” ——佛教從無相走向有相,這是弘揚佛法的必要之路。
(前文提到優填延王造像,是出自大乘經典。當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的同時,佛像也出現了。)

公元64年,中國漢明帝夜夢一位身高六丈,頭頂放光的金人從西方而來,大臣解釋「西方有神,稱之為佛」。明帝遂派大臣十餘人出使西域,拜求佛經。在公元67年,西域兩位高僧白馬駝載佛經、佛像到洛陽…。漢明帝在洛陽興建僧院,為紀念白馬駝經,遂取名「白馬寺」。如今的白馬寺歷經元、明、清時重修,寺內保存了大量“珍貴的佛像”。
唐代時,玄奘大師赴印度“取經”,其實包括“佛像”,玄奘大師認為佛經和佛像都很重要,故稱佛教為「像教」,意指以像設教,包括「佛經、佛像」,是為「佛法」。

何謂「以像設教」?
就是將佛經的文字具像化,用生動的圖像及莊嚴的佛像化導眾生;深入淺出,使沒信仰的人瞻像歡喜,這是宗教與藝術結合的教化之功。
在中國,佛教是外來宗教。從新疆的克孜爾千佛洞,可以看見當時的佛像具有犍陀羅藝術的特徵,高鼻、細眼、薄唇,佛陀形象顯然受古印度文化和古中亞文化的影響。
等到中國人信仰佛教增多之後,本來犍陀羅藝術的造型逐漸漢化,與漢族文化融合;佛像的高鼻樑變低,耳輪增大,臉相為同字型;佛菩薩成為漢族心目中的「福相」,中國式佛像引來善男信女們爭相膜拜。
(我們現在畫的佛菩薩像就是這一個模式,同字臉,福相)

此時,釋尊的父親淨飯王,母親摩耶夫人,都穿上中國皇帝衣飾及后妃的漢服。例如敦煌第290窟洞有一幅北周時代繪製的「佛傳圖」,其畫中人物的服飾都是漢、晉風格。如上圖,張大千臨摹藥師佛的粉本及臨摹的畫作。
如此漢化的佛像,在敦煌壁畫中繁複出現,已經與玄奘大師請回的印度佛像完全不同。
印度佛像是否依《佛說造像量度經》塑造,不得而知。而於中國興起的佛教造像,依循的標準是什麼?
因為《佛說造像量度經》在清朝乾隆時代才被翻譯為中文。

也就是說,佛教自東漢明帝傳入中國以來,這一千多年來的佛菩薩塑造畫像,包括聞名於世的敦煌壁畫,其所有造像比例都不是依《造像量度經》。
若以此經為準繩,確實都不如法。
(梵寫於2018.9.29





畫佛修行(七)播下清淨心的種子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梵畫:諸佛正遍知海  從心想生     
《般舟三昧經‧四事品第三》云:
「菩薩有四事法,疾逮得是三昧。……一者、作佛形像,用成是三昧故。…」
以我自己畫佛經驗,畫佛過程即是禪修的過程,是修定,是禪定,更是修畫佛三昧也。
「三昧」是佛教術語,又稱三摩地,中文譯為「止、定、禪定」。意譯為等持,正心行處;心定於一處而不動,為定。是指專注於所緣境,而進入定的狀態。
這裡的所緣境,即畫佛。畫佛時正念,使心行於「一」。若以蛇為譬喻,蛇行常彎曲不直,將牠置於竹筒中,牠一定直身。本來散亂的心因畫佛故,而不得不“息慮凝心”,定於一,如蛇之曲身變直。

除了念佛等其他方法,為何作佛形像,也可以成就三昧?
因為畫佛能產生喜樂,喜則身心輕安,就能得定。
繪畫雖是世間的有為法,但畫佛像並非一般世間的有為法。假如,今天畫的不是佛菩薩像,而是花鳥、走獸、人物…等所有繪畫的題材,這些都讓人停留在雜染的世間,向著煩惱生死的路走。
畫佛者,雖用世間的方法畫佛菩薩,但八識田裡薰習的,都是佛菩薩的慈悲和智慧,這是往“出世間”的方向走,趣向解脫的“道”路。——因為佛像是清淨的種子,清淨心就是三昧,是禪定,是一心。

當畫佛時,每一念所薰習的是佛菩薩的功德,那就是在播下清淨的佛性種子;相續每一筆的專注時,已經在對治散亂心,能放下惑業苦的煩惱,使心寂靜。
即便清淨的種子還沒現行,我們受佛菩薩薰習的心識,卻有力量調伏三毒,不讓惡種子現行。
有一位學生,分享她畫佛的經驗。她說:
法師!我的脾氣本來很爆,超愛生氣,家人拿我沒辦法。畫佛像之後,自然地心情變得很好,不常生氣了。
法師!我之前有嚴重的憂鬱症,畫佛像數年之後,不知不覺中居然痊癒了。
是的!所有瞋念、憂鬱,都被佛菩薩收服了一些,畫佛清淨,定心的功用,使惡種子不現行。這是把畫佛也當成學佛修行,能沉潛數年畫佛,漸有觀照自己的能力,方向對了。

然而,也有學習佛畫的人,並非把畫佛當學佛,他看不到自己的心念。或藉佛畫炫耀自己,技巧還沒成熟,就急著把練習的作品送人;或貢高我慢,自以為是;我曾經喝叱這種學生,不要繼續來上課。這是對佛沒有恭敬心,他們所畫的不是佛菩薩,而是為了表現。這是「我」,不是清淨心,清淨心中沒有我,我消失在筆墨間…,我消失在“我能畫”的念頭裡。如果心念雜有畫家意念,為了名位財利,為獲得讚美等,這樣畫佛的心態不對,方向也不會對,不是修行,亦不得三昧。

聽經聞法能生法喜,念佛能生喜樂,修禪定;心定而生三昧,畫佛像亦如是,但這只是過程而已,並非目的地。
畫佛——是要轉煩惱為菩提。心定之後,體驗佛菩薩的清淨世界;即不再貪戀世間,遠離五欲之樂,求無上菩提。
如果畫佛像無此“初始”功用,種子不清淨,那如何成就「造佛像是修三十二大人相」的因呢。
《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》云:「若有眾生非但為已,而求出離,乃為欲得無上菩提,造佛像者,當知此則為三十二相之因,能令其人速致成佛。」
註:
不鼓勵沒有繪畫興趣的人學習畫佛像,有人舉一支毛筆,如千金重;就像念佛人人會念,卻也有人念得很痛苦。此系列文章,純粹分享畫佛經驗。由於《般舟三昧經‧四事品》中說到疾得三昧的幾種法門中,就有「造佛像、畫佛」一項,因此與畫佛者共勉。
(梵寫於2018.9.28

「信願畫佛」遠距佛畫教學



「信願畫佛」遠距佛畫教學  


宗旨
推廣中國佛畫,佛畫為修行工具之一。
本課程以傳承佛畫藝術為目標,用中國傳統人物畫技法,包括工筆白描、工筆彩墨等方法教學。
主辦:台灣內苑佛教文化學會
師資:果梵法師
名稱信願畫佛遠距班
教學方式:以影帶教學為主、面授為輔(彈性)。
時間:三個月為一期。
學員資格:歸依三寶弟子。
開課階梯
一、佛畫初級白描班(無繪畫基礎者)。
內容從基本線描學習,次第進入佛畫工筆白描。
二、佛畫工筆彩繪 (具白描基礎者)
內容:學習渲染、彩墨技巧,次第完成整幅佛畫。
報名e-mailneiyuanculture@gmail.com
通訊地址:台中市東區六順路312內苑精舍
〜請用e-mail索取電子報名表。

畫佛修行(六)造佛像能轉定業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圖:安岳北山石窟佛灣造像/攝影者:蔣秀蘭         

先要感謝發問的居士,現在很多道場開佛畫課,或許有些人只喜歡畫,卻不曾知道釋尊對造佛像的開示。因此寫畫佛文章與您共勉:
一者、有正信才有正願,願力引導畫佛修行,畫佛人以淨信心供養如來,畫佛亦是念佛功德。
二者、與造佛像者分享心得,為何要造佛像,用什麼心態造佛形象才與修行相應。

《華嚴經》說:「假使百千劫,所作業不亡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」這是說明因果業報。定業不可轉。
什麼是「定業」?
故意去造作很強的業(因),未來必有受報的業(果)。這是沒辦法改變的重業。
有一句話說: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。」此因,自然是惡因。
《中阿含》也說:「若有故作業,我說彼必受其報,或現世受,或後世受…。」
——做了惡業,未來必然要受“地獄、餓鬼、畜生”等三塗苦報,以因果的觀點看,定業不可轉。
因果定律:如是因,如是果。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。

我們來看《大乘造像功德經》裡佛陀的開示:
彌勒菩薩問:
佛陀常說,做了“善、不善”的行為,其影響力(業)不會消失。若有人做了惡業,來生當受貧賤短命的苦報;假如他之後信心造佛像,還會受此惡報嗎?
佛陀說:
如果這個人發心造佛像,並求哀懺悔,不再造作諸惡,他之前所做的惡業都能消滅。譬如,有一個慳吝習性的人,得了貧窮果報,生活困苦。巧遇某比丘出定,他立刻恭敬奉上飲食,這供養的善因使他脫離貧賤苦報,從此生活不再匱乏。
彌勒!你說,此人慳吝的惡業到哪去了呢?
彌勒回答:
由於施食的緣故,他之前貧窮的惡業全滅了。
佛說:
是的!如你所言。當知造佛像也是如此,本來該受的惡業果報,在造佛像之後,不必再受。
……最後,佛補充說:「唯現定業少分容受,餘皆不受。」
意思是,唯有“已經現行的定業”會讓人受一些小苦惱,但不會再受更苦的果報!“已經現行”,好比果子成熟了,如今正在受報。
——其他方法都無法轉化的定業,未來必受重報的定業,只要種下敬造佛像的因,就能轉化定業。
——這是從「因緣」上來說,定業是可以轉變。
因要形成果,必須靠“緣”來助成,因緣具足才能結果。“緣”能改變因,自然就能改變“果”。畫佛的善緣亦如是,能改變令人畏懼害怕的定業。

如《鹽喻經》所說:定業或不定業,決定在造業者自己。
譬如把大量的鹽投入大河,水不會變苦鹹一樣;即使是重大的惡業,若有時間懺悔──譬如壽命長,願意修戒、定、慧,定業即能輕受,轉為不定業。反之,若壽命短促,沒機會修行的人,仍難轉定業。

《佛說造立形像經》云:
「作佛形像,死後不復入地獄畜生餓鬼道中,死即升天,天上壽終復生世間勢福之家,如是受福不可稱數,後當得佛涅槃之道。」

造佛像的功德如此殊勝,不會雕刻或塑造佛像,不會用彩墨畫佛像的人,難道就沒機會造佛像嗎?
任何人,隨時都有造佛像的機會!
捐助寺廟塑佛像,或「請」佛像供養,不論是雕刻、塑像,或是紙本佛畫(或複製的佛像),點滴都能成就造佛像的功德。您看,這造佛像的功德很容易成就,只怕您不淨信,不真誠。
當然,自己直接用心畫(造)佛像,念念與佛菩薩相應,更是修行三昧的法門之一。下回分解。

(梵寫於2018.9.21



梵畫(四)佛智如滿月



佛陀的智慧如十五圓夜的月光,光明炯朗;
佛陀的慈悲如大地之母,庇蔭眾生。
祂,指引我們消融火熱的煩惱,
教導我們要投入清涼的功德海裡泅泳。

佛陀有沒有願望呢?
有的,祂希望我們跟佛一樣,
日日是好日,日日是光明;
人人以滿月之光,照亮世間;
為眾生點燃心燈,然後燈燈相續。

圖:「慈悲」畫冊/佛面如滿月
工筆淡彩/紙本/77.5x53cm
(梵畫/梵寫於2018.9.24


梵畫(三)大家的媽媽



十幾年前,一位女子牽著四歲小女孩看甘露畫展,女孩立刻被一幅“大”作吸引(高度超過200公分),指著眼前的觀音菩薩像說:
她是馬麻欸,她好像馬麻喔!

沒錯!這一幅畫正是題名「大家的媽媽」的Q版觀世音菩薩。



我畫這一幅畫時,淨信——
觀世音菩薩就是眾生的媽媽,我們都是被觀音菩薩庇護的孩子。當畫時,我像個孩子趴在地上玩大毛筆,拿著一碟墨汁,粗筆揮毫,我一心所想的只有“這是觀世音菩薩”,毫無他念。

畫時無念,畫後自信——
並不覺得以Q版形像畫觀世音菩薩有何不妥,我是觀世音菩薩的孩子,以孩子的心畫大宇宙媽媽。
所有眾生都是宇宙母親的孩兒!
我們都需要觀世音菩薩慈悲加持,使智慧增長。

這一尊Q菩薩,是在畫完六十多尊「普門品」工筆佛像之後,自自然然地,以禪悅之心畫出來的,單純、光明、開朗,如是歡喜;我的心在笑,淨念與菩薩相應,與法相應,也能與童心相應。

您也有清淨心,每個人都有「淨信」佛菩薩不可思議功德的時刻。

您是孩子的(爸)媽,要如何保護孩子一生呢?
把他交給觀世音菩薩,菩薩會教孩子慈悲、智慧;

觀世音菩薩是宇宙所有眾生的媽媽,是大家的媽媽。
有菩薩媽媽庇護的孩子最幸福!

(梵畫/梵寫於2018.9.19



僧家日常——噁!抹布濃湯


這是三十年前的糗事。

多位期待落髮的行者通過聖嚴師父面談審核,住進農禪寺見習出家生活,作息一律隨眾。
所謂「行者」,是稱呼有意願出家且已經住進僧團,而尚未落髮的在家男女。女眾行者的第一關卡是進「大寮」(僧眾廚房)見習。

這些年輕人多數沒做過家事,有的人要從洗米學起。
清晨四點打板聲起床之前,都必須提早前往大寮報到。
冬天很冷,天色仍暗黑。
還沒改建的農禪寺大寮不大,必須在大寮外邊搭建的帳篷下煮大鍋湯,開大燈只照近眼處,四周仍微暗。
清晨,大眾過堂(到齋堂吃飯)的時間一到,上行堂已經擺好飯菜和碗筷,幾位新行者有點緊張。

某日,A行者將一大鍋香氣濃郁的羅漢湯推入齋堂。僧眾唱完供養偈,默默地出列取菜勺湯,吃著熱騰可口的菜湯。
是啊!冬天的早餐能喝上一碗熱湯,幸福感暖入心坎裡。

大家等著結齋的空檔,B行者忽然氣急敗壞地跑進齋堂,指著大鍋:嗄!全部吃完了?
A行者趕緊走近跟她使眼色,用手指「噓」一聲,要她閉嘴。
唉!B行者哭喪著臉,小聲說:對不起。
A行者輕聲提醒她:怎麼了?你不可以擾眾啊。
環視大眾皆靜悄悄,連湯勺聲音都沒有,怎能破壞這麼肅穆的氣氛,於是不等B行者回答,A行者強制把她拉進大寮裡。

說什麼嘛!你說甚麼?…
兩人推擠的動作引起H法師的注意。於是她好奇地從齋堂後面繞進大寮裡,看他們在爭執什麼?

難道你沒發現大鍋湯裡有塊抹布?她刻意壓低聲音問。
沒發現呀!會不會被別人撈走了。A行者驚訝地小聲回答。

你剛去哪裡?沒跟大眾一起過堂。H法師走進來,對著B行者問話。
——我煮完早餐後就去拉、肚、子。
喔!H法師看了他們兩人一眼,問A行者:你有沒有替她留飯菜?
有,留了。A行者恭謹地回答。
這時候大眾已結齋完畢,列隊走出齋堂。

看著H法師離開的背影,兩個人趕緊去翻鍋子,抹布竟然沾著剩菜還躺在裡頭!沒有被發現。
B行者忍不住又扯著A行者手臂,懊惱地說:
昨晚是誰洗菜呀!竟將抹布跟菜混在一起,這湯熬煮很久欸,我煮好才發現…。唉呀!恰恰好我鬧肚子,真、真的忍不住。可是……我剛才跑出去前不是跟你說了,我說不要上羅漢湯,我說了呀,你竟然讓大眾吃這一鍋湯。
能怎麼辦!我也聽不懂你的意思。而且哪一次早齋沒給大眾喝羅漢湯呢。
而你,居然去拉半小時?瞧你,沒吃的還拉肚子,我看吃的人都沒事哦!A行者輕聲哼著鼻音說。
我是太緊張了。B行者仍是一臉苦瓜,為自己粗心犯的過失難過不已。

套句A行者的話兒,都全部給吃喝了,能怎麼辦。
事後,沒聽說數十位常住眾有人鬧肚子。幸好當下沒被發現,否則心理作用之下,噁!不催病才怪。

欸!二十多年後我才由S法師轉述知道這件烏龍事。拼命回想,…卻實在想不起,我當時是否也吃喝了這一道加料特熬的抹布濃湯呢。

(梵寫於2018.8.26

畫佛修行(五)以淨信心造佛像


最大的有為功德,是放生。
有為的功德果報在三界。如梁武帝建很多寺廟,供養很多僧人、設齋佈施等善行,被達摩祖師回一句:無功德。
現代人亦認為做一件善事,就是一件功德,把財施等…諸多善行當做功德,這是求福,有福報,但無功德。

最大的無為功德,就是淨信心造佛像。
——無為的功德果報是成就佛道。
《大乘造像功德經》中,佛說:
就像有人跌入汙穢的茅坑裡,他立刻把糞屎刮除,用乾淨的水沖洗,然後全身塗滿香料也換上新衣裳,相比於在茅坑還沒有洗淨時,這臭味和香味,兩者相差有多大啊!
彌勒!若有人於生死輪迴中,能以“淨信心”造佛形象,相比於未造佛像時,兩者的差距(臭與香)也是如此。你要知道,這個造像的人正在消除業障。

所謂「淨信心」——
淨信就是清淨的信心。深信佛菩薩功德有無邊的威神之力,而且這個力量能影響自己的心更為至善,消除煩惱。
菩薩乘中說:「信為能入,智為能度」;聲聞乘中也說:「信為能入,戒為能度」。可見,修學大小乘佛法都不可缺「信心」。佛陀成道時說:「我法甚深妙,無信云何解」?
信心第一,不能於三寶生淨信之心,此人與佛無緣。
然而,「信」是什麼,怎樣才算「淨信」?
——以心淨為信。
每個人引發信心來親近三寶的因緣不同。依「人」而信,不是正信,更不是淨信心。以所信的對象(人)為信,這是迷信。依「法」而信,才能入佛法的正信之門。

佛法說:「勝解為信因」。若沒有於三寶,及四聖諦得勝解,就不能有正信,有正信才會有正願。大乗行者以菩提心為願。
佛陀說苦諦是苦,您信否,佛陀說苦來自集諦;集諦是生命煩惱的根源,您有想要出離煩惱,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否。不妨檢驗自己,是否正信?

在修學佛法的歷程中,信心是最初的,也是最後;由淺入深的次第中,信心貫徹前後。聲聞乘到忍位,菩薩乘到初住,才能淨信成就。
「淨信」是以心淨為體。
而一般凡夫是仰信,只是初級生。
凡夫要達“一念淨信”,很容易。即使是初級生的仰信,也能真純、清淨。
畫佛修行,一念淨,相續能使亂心歸於澄淨,如清珠(佛菩薩)入於濁水,濁水不得不清淨一樣;畫佛時,亦在想念佛;心純淨故,每一筆,都是傾慕佛菩薩的心力,每一次彩墨,都是崇仰佛菩薩的真誠。由於信得切,每一尊筆下的佛菩薩像都是消融自我的法寶。有從念佛、禪修中印證佛法,畫佛亦如是。
換言之,畫佛能淨化內心的煩惱,念念與法相應,這是淨信心――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功德,在畫佛人的內心產生不可動搖的力量。

我們凡夫修學信心,是要策發淨信。
「信為能入」——雖起步在正信,朝向淨信路上階段,但是凡夫的信心仍「猶如輕毛,隨風東西」。到一抹微風吹拂,羽毛似的信心隨即飄揚,失去方向。
「智為能度」——應以空性智慧觀察世間。思惟、抉擇之下,於如來威德生起的信心,即是淨信心;以此淨信心造佛形象的人,正在消除業障。

畫佛是修行,以淨信心造佛形象,是無為功德之因。
無為法,不是為了世俗利益,不是為了累積功德,有為法不可得,無為法也不可得。
一切都只是「為了求佛法」,而造佛形像。
如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中云:「若人為佛故,建立諸形像:…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」。
(梵寫於2018.9.19

畫佛修行(四)從佛像看到什麼

圖:四川千佛洞  攝影:蔣秀蘭居士


當您欣賞佛像時,您看到了什麼?
以下是從《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》裡,我節錄部分經文,以白話文簡述,我們一起來看答案。

佛陀成道八年後,上升至忉利天為摩耶夫人說法,有神足通的大阿羅漢隨行,一去三個月。
沒有神通的佛弟子們非常想念佛陀,包括優陀延王和波斯匿王。兩位大王快要想出病來了!
優陀延王遂決定造佛形像。
巧匠們卻說:
我們的技巧造不出佛陀的妙相,最多摹擬十分之一,佛陀的相好光明實在難以塑造啊。
在天界的毘首羯磨天王,感應到優陀延王造佛像的決心,於是化身為塑像高手,來到人間。與巧匠們一起完成「旃檀木」佛像。這一尊像身高7尺,面目手足皆呈紫金色。
優陀延王見佛陀塑像相好莊嚴,心生淨信,剎時消除煩惱,除業障;此時,佛像大放光明,大地六種震動。

當天匠造佛時,其斧聲響徹三十三天。正在天上為母說法的佛陀,遂讚歎優陀延王造佛像有大功德。
釋提桓因天主問佛:
如今人間是否有人在前世造過佛像的?
佛說:曾經造過佛像的人皆在過去世先解脫了,在天上都沒這樣的人,何況是人間。
唯有北方毘沙門子那履沙婆,他曾經在過去生造菩薩像,由此福力故,生而為一國之主,名為頻婆娑羅王。
還有……憍梵波提前世曾經墮為牛身,日日追求水草而活命;牠為了吃草,於右遶精舍時,看見佛像的尊容,生大歡喜心。由於見像歡喜的福德,使他今生得以修解脫道。

——依佛所言,諸多阿羅漢因前世造佛像而得解脫。所有造佛像的人於當生可得解脫,不會等到來生。…乃至有人以微少的彩墨染畫一佛像而作供養,亦將以此而得解脫。若有人發心為利益眾生而造佛像,此為成佛之因。造佛功德不但能得解脫,也是成佛路上的福德資糧。

佛陀回到人間,優陀延王頂戴佛像,到如來住所獻上佛像。
佛像的佛身相好,面貌端嚴,如滿月之圓;然而,此像與真佛相比,似小丘相對於須彌山,實在無法比喻。
優陀延王對佛說:
世尊!如來過去於生死中為了求菩提道,而行無量無邊的難行苦行,方才獲此最上最微妙的佛身。我所塑造的佛像不似真佛,弟子深感愧咎!
佛陀對優陀延王說:
不要覺得愧咎,…你已經於佛法中立下造像的軌則,以是因緣故,能令無量眾生得大利益。
此時,釋提桓因也告訴優陀延王:
大王不必憂懼,如來之前在天上已先讚嘆你造佛像的功德,未來世中,佛弟子將因大王的造像,而得勝福。你應該歡喜,慶幸做了此事。
此時,四眾弟子中有人想:
我們想請如來演說造像的功德,若有人造佛形象,卻與佛不相似,如此能得多少福德?
彌勒菩薩知大眾所念,於是代為請法。
佛為四眾弟子、諸天王、天眾等,及龍天護法說:
若有淨信之善男子、善女人,專一繫念佛的功德……,若以各種顏色來彩繪佛像,或用金銀銅鐵鉛錫等材料來塑造,或雕刻佛像,或綿繡織成……,只要隨其力而作佛像,哪怕只是一小指大小,只要見像者知道這是佛像…。彌勒!雖然造佛像的人還在生死輪迴,但他們不會生在貧賤之家,……不會生在邪知邪見之家,除非那是他的願力。其所生之處,常遇諸佛,……如是福報相續不絕。

——從《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》這一段經文來看,可見造像的功德非常殊勝。
——因為佛像為「正法」以後眾生的依怙,見佛像如見「佛」!
遠離佛陀時代的我們,如失去父母的孤兒,無親可依靠;如今有佛像禮拜供養;見佛像如見佛,佛陀的大慈悲力,讓我們不生怖畏,見像生歡喜,可使我們的福德增長。
(梵寫於2018.9.16

畫佛修行(三)佛菩薩像放光


十幾年前,為了到林口長庚醫院照顧妹妹,我與果相法師借宿張居士家。
她一人獨居,遂送一張觀音菩薩像給她,有了佛像,小房間變成肅穆的佛堂。
我們並沒有為觀音像開光,凡夫哪能,況且佛眼哪需凡夫僧開光,難道凡夫僧會比佛菩薩更靈嗎。
供奉佛像的首日,只需擺放供水、水果、鮮花,然後持大悲咒、心經,迴向法界一切眾生,儀式很簡單。

某日深夜,我在佛堂誦完經,回寢室休息;半夜中,掛著的大燈突然爆開,玻璃碎片四面噴射。次日檢視,發現碎片並沒有噴到觀音像。照理說,由上往下炸裂,正面牆壁周圍有細碎的玻璃片,而中間的觀音像怎會完好無損,且無碎片沾黏。而且竟這麼巧合!當時我若多停留一會兒,頭頂上的大燈炸開,肉腦不頭破血流嗎。

之後,她遷新居。將此觀音像置於倉庫。
(扯!她才供奉多久,搬家竟然沒有好好供奉起來。)
過了兩年,一起學氣功的女士來她家練功,忽然說:
你家倉庫裡有一尊觀音像在放光耶!怎麼不請出來供奉?
她嚇一跳,問我怎麼回事。

依《造像量度經》所說:「量度不準像,正神不受寓,反別邪魔鬼,為所依而住,駁善助不祥,任意縱其欲。」
佛菩薩像的量度若不合乎法度,這尊像將“正神不受寓”。
也就是說,不但佛菩薩和護法神不加持此像,甚至引來非人鬼神,如精靈、邪神、魔鬼等以佛像為住所;供奉者不辨而頂禮膜拜,一旦受邪魔加持;對供奉者來說,沒有善因,反而顛倒善惡,招致不幸的果報。
  
一尊佛像(雕、塑、畫…等)是否能引“正神”入住其中,與佛菩薩像的量度有關,量度之意,在現代人來說,是身像的比例。另外可引申為造像是否具莊嚴法相。因為影響法相之美,配置五官的量度也很重要。

一般有修行冥想經驗的,或學過多年氣功的,或具特異能力的人;於凝神放鬆之下,可感應縈繞在佛像周圍的光明能量和磁場,那是一種慈悲、祥和的瑞氣。若此像供奉在佛堂,進入佛堂能感受特別的溫暖,心,自然地平穩、安寧。心,會靜下來,安定。那麼這一尊佛像即有正神受寓。
正神受寓的佛菩薩像能潛移默化供奉之人,精進修行,開啟自性光明——此時,佛菩薩已為供佛像者「開光」了!(請注意!是佛菩薩為凡夫開心性之光,切勿顛倒,認為佛像需要凡夫開光,這是被世間的迷信誤導。)
供奉佛菩薩像不是偶像崇拜,了解供像意義之後,不至於再跨入迷信歧途,不知求己,只知求佛庇佑,這就是外道(心外求法),佛法是內求智慧之道。

畫佛者無所求的正念,能感應佛力加持。
有些人得來容易卻不知珍惜,或許她生了輕慢心,菩薩要點化她吧!
以此經驗來深入設想,送畫予人,並非最好的善巧方便。如果那一幅觀音菩薩像是她付款“請”來的,必然虔敬。這就像有些寺廟擺放堆積如山的結緣佛書和佛像,取書或取像者,多數不知珍惜閱讀,書架多了一本書,倉庫多了一張佛像捲起來而已。

再回到標題來說,「畫佛修行」——當我們把畫佛像當作修行的功課時,每一念心,不假外求,不執像以求,這是無所求的心,專注於當下,必有禪悅、法喜。至於正神是否入寓佛菩薩像,並非畫像者所能左右,唯有清淨心能感應佛力加持的。

畫佛者若以正信正念來畫佛形象,且法相莊嚴,供佛像之人受佛像薰習,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,必能福慧增長。有心畫佛的人應當謹慎,因果不爽。
(梵寫於2018.9.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