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佛修行(五)以淨信心造佛像


最大的有為功德,是放生。
有為的功德果報在三界。如梁武帝建很多寺廟,供養很多僧人、設齋佈施等善行,被達摩祖師回一句:無功德。
現代人亦認為做一件善事,就是一件功德,把財施等…諸多善行當做功德,這是求福,有福報,但無功德。

最大的無為功德,就是淨信心造佛像。
——無為的功德果報是成就佛道。
《大乘造像功德經》中,佛說:
就像有人跌入汙穢的茅坑裡,他立刻把糞屎刮除,用乾淨的水沖洗,然後全身塗滿香料也換上新衣裳,相比於在茅坑還沒有洗淨時,這臭味和香味,兩者相差有多大啊!
彌勒!若有人於生死輪迴中,能以“淨信心”造佛形象,相比於未造佛像時,兩者的差距(臭與香)也是如此。你要知道,這個造像的人正在消除業障。

所謂「淨信心」——
淨信就是清淨的信心。深信佛菩薩功德有無邊的威神之力,而且這個力量能影響自己的心更為至善,消除煩惱。
菩薩乘中說:「信為能入,智為能度」;聲聞乘中也說:「信為能入,戒為能度」。可見,修學大小乘佛法都不可缺「信心」。佛陀成道時說:「我法甚深妙,無信云何解」?
信心第一,不能於三寶生淨信之心,此人與佛無緣。
然而,「信」是什麼,怎樣才算「淨信」?
——以心淨為信。
每個人引發信心來親近三寶的因緣不同。依「人」而信,不是正信,更不是淨信心。以所信的對象(人)為信,這是迷信。依「法」而信,才能入佛法的正信之門。

佛法說:「勝解為信因」。若沒有於三寶,及四聖諦得勝解,就不能有正信,有正信才會有正願。大乗行者以菩提心為願。
佛陀說苦諦是苦,您信否,佛陀說苦來自集諦;集諦是生命煩惱的根源,您有想要出離煩惱,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否。不妨檢驗自己,是否正信?

在修學佛法的歷程中,信心是最初的,也是最後;由淺入深的次第中,信心貫徹前後。聲聞乘到忍位,菩薩乘到初住,才能淨信成就。
「淨信」是以心淨為體。
而一般凡夫是仰信,只是初級生。
凡夫要達“一念淨信”,很容易。即使是初級生的仰信,也能真純、清淨。
畫佛修行,一念淨,相續能使亂心歸於澄淨,如清珠(佛菩薩)入於濁水,濁水不得不清淨一樣;畫佛時,亦在想念佛;心純淨故,每一筆,都是傾慕佛菩薩的心力,每一次彩墨,都是崇仰佛菩薩的真誠。由於信得切,每一尊筆下的佛菩薩像都是消融自我的法寶。有從念佛、禪修中印證佛法,畫佛亦如是。
換言之,畫佛能淨化內心的煩惱,念念與法相應,這是淨信心――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功德,在畫佛人的內心產生不可動搖的力量。

我們凡夫修學信心,是要策發淨信。
「信為能入」——雖起步在正信,朝向淨信路上階段,但是凡夫的信心仍「猶如輕毛,隨風東西」。到一抹微風吹拂,羽毛似的信心隨即飄揚,失去方向。
「智為能度」——應以空性智慧觀察世間。思惟、抉擇之下,於如來威德生起的信心,即是淨信心;以此淨信心造佛形象的人,正在消除業障。

畫佛是修行,以淨信心造佛形象,是無為功德之因。
無為法,不是為了世俗利益,不是為了累積功德,有為法不可得,無為法也不可得。
一切都只是「為了求佛法」,而造佛形像。
如《大乘妙法蓮華經》中云:「若人為佛故,建立諸形像:…如是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」。
(梵寫於2018.9.1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