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上一篇文章之後,覺得自己多事了。
轉念又想,為了不明所以的畫佛人,仍需要寫。
萬一“曾經或現在”正在畫佛像的人,擅自以己意改色改粉本,看到「因果自負」而嚇破膽——這句話本非善意,當然令人聯想是否畫佛造了惡因。佛弟子終生與人為善,卻因畫佛而誤入惡業叢林嗎?
回到主題來說吧。
清朝歷代皇帝信仰喇嘛教。由於西藏密宗黃教達賴、班禪等宗教領袖,與朝廷的關係很好,而且幾位親王及許多大臣也是虔誠的佛教徒,因此催生內閣編譯了《佛說造像量度經》。據說奉乾隆帝的詔令而編譯。
本經一卷,說明造佛像法度的經典。
據本經的序分說,此經是佛在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之前,由舍利弗請法而說的。然而,漢譯藏經中確有佛陀升忉利天的記載,優填延王造佛像時,巧匠們都為了佛像難以摹擬而束手,可當時並沒有人提到有《佛說造像量度經》可依據的事實。所以古來藏族學者也不確定本經為佛所說。
本經收錄在大正藏第二十一卷,密教部四的藏經。
千年以來在中國所有的造像,包括雕、塑、畫等,都沒有依《造像量度經》。雖然如此,佛像卻使佛教在中國快速生根。中國式的造像孕育出符合中國民情的瑰寶,審美觀及文化價值觀都獲得高度認同。所以,中國人膜拜中國佛菩薩像,一點也不違和。這有助於佛教的弘化。
佛經以文字傳布佛法,祖師們以著述方式闡釋佛經,法師們講解佛法;另有一些人則發展佛教藝術吸引民間親近佛法,難道錯了嗎。居然有保守人士說,佛教造像不能藝術化,創作佛像是離經叛道的惡行。他們不知道,即便《造像量度經》已譯為中文,千年的佛教藝術之路,已經回不去了。
而中國式造像真的不如「法」嗎?
佛法是「心法」,能入一切眾生「心」中。眾生自己的心是親因緣,佛像是眾生學佛的增上緣;眾生心執像,看到與心相應的佛像而生歡喜,身心舒暢,乃至更親近佛法。您看!佛像藝術產生作用了,對眾生來說,只需要“莊嚴”的佛像,與「心」相應才是關鍵。“莊嚴”與否,是主觀的心理狀態,文化人與農耕人都有各自取捨的標準,但相同的,就是這個心。一尊佛像能引出眾生心轉化為淨信的佛心,即為如法。
雲岡石窟有一尊巨大的釋尊坐像,高達13.46公尺;形象上已抹去犍陀羅佛像的希臘風格,儼然穿著漢朝士大夫禮服,兩眼前視,炯炯明朗,其嘴角略微上揚,以洞察世間百態的神情,輕輕地微笑。
如圖,您也看見了,見像如見佛,與您的心相應否?
再看這一尊,我們從洛陽龍門石窟的佛像造型,來了解印度佛像中國化的成果。
奉仙寺盧舍那大佛高達17.14公尺,此佛的容顏極為秀麗、圓滿;不只具莊嚴的男相,也略呈女相的陰柔之美。據說是武則天所造,主持營造石窟的官員藉佛像讚美武則天。我們於此尊像,可一窺大唐文化的美學修養。如果您是漢人,不會被同化不感動嗎。
古印度的本土藝術是秣菟羅藝術,特點是較少受希臘文化影響;而印度文化和希臘文化交融之下,產生犍陀羅藝術,其雕刻造型具希臘風格。中國佛像傳承自此,若照單全收,造像都呈現希臘造型,高鼻薄唇,是否能引起您的共鳴?
宋元以後的佛像,除了保留肉髻,其他全部中國化,面相圓如滿月,清秀端莊,著寬袍大袖,造型簡單,佛身也為東方人體形;佛像神情安詳,慈悲頷首,這正是中國人喜歡的形象。
誰能說中國佛像不如「法」呢!
圖:雲岡石窟造像之一/攝影者:陳伯勳居士
(梵寫於2018.10.2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