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,信佛者日漸增多,名家們爭相創作佛教繪畫,促使“中國佛畫”也落地生根。
東晉年間,顧愷之在金陵(今南京)瓦棺寺壁上畫《維摩詰像》,即有“清羸示病之容,憑幾忘言之狀”。他畫出維摩詰的病容,以及病中與人應對的神情,而名聞四方。當時有人為了觀賞壁畫,願意出價十萬錢只求一睹畫像。
歷史上還有許多人物畫家,也曾致力於創作佛教繪畫。例如享有盛譽的陸探微,曾師從顧愷之,擅長人物畫,為劉宋的宮廷畫家。筆力剛勁,自創「一筆法」。他的題材廣泛,從飛禽走獸到聖賢圖,乃至佛像人物,無一不精。
隋朝以前,有很多印度畫僧來到中國,初期的中國佛畫,都依據印度傳來的圖樣,及印度繪畫的技法。直到南梁張僧繇也善畫佛像;嘗試用簡煉的筆墨繪畫佛像,創立了“張家樣”。遂開啟了“中國化的佛畫”。
中國畫史上佛畫名家數不勝數,除了曹不興、顧愷之、陸探微,另外還有“四家樣”。包括南朝張僧繇(張家樣)、北齊的曹仲達(曹家樣)唐朝的吳道子(吳家樣)和周昉(周家樣)。尤其吳道子可說是古代佛畫第一人,他是集諸家之大成者。四家樣的佛畫雖已失傳,但是他們的技法都傳承到後世。
晚唐之後,由於人們的宗教意識薄弱,佛畫日漸式微,繪制壁畫的行動也減少了,代之而起則是大量卷軸式的佛畫。因為有了造紙術,卷軸的佛畫方便欣賞或收藏。
到了宋代,中國佛畫的風格劃分為兩種:
自此之後,隨之而起的羅漢、菩薩等佛畫,不論工筆或寫意,都各有傳承及發展。
而明朝對各宗教兼容並取,皇室信仰道教,也有人信仰佛教,但晚期則抑佛。此時的佛教與民間信仰、儒家、道家相融合,佛畫藝術的題材出現道家及民間信仰的神祇;如關聖帝君、土地公等,及在佛教的水陸壁畫中,可發現道教諸神與佛菩薩集於一堂。此時的漢式佛畫趨向於民俗化,繪畫筆法及藝術的水平降低很多。
總括以上,中國佛畫的演變與官方信仰息息相關。清朝之後的中國佛畫分為兩大宗:「漢式」佛畫和「藏式」佛畫。
(梵寫於2018.10.15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