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張大千臨摹敦煌供養菩薩像
光復之後的台灣佛教,除漢傳佛教外,西藏密教和日本日蓮宗也乘此傳入。而台灣民間佛教的寺院,一部分原屬於齋教,即便現在是「正統佛教」的佛寺,也有部分寺廟是由齋教轉化而來。
信仰佛教的人多了,就很需要佛像。而佛教繪畫能不能藝術化?佛畫造像只不過是宗教與藝術的交織,為何不能藝術化。對藝術的解讀各有不同,見仁見智罷了。
往前溯源,佛法之所以能在中國弘揚兩千多年,最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,那就是「印經造像」的傳播力量。
如果佛教徒沒有大量造像,在中國不可能有許多鬼斧神工的石窟藝術傳世…,若沒有大量造像,我們不可能輕易就能「請」到佛像供奉,沒有複製便利的佛像,不會有那麼多人值遇無上佛法。
試問,我們在學佛之初,誰不是先接觸佛經或佛像呢。
然而有佛(神)像結緣(或學習)之處,就是代表正信嗎?在台灣有些寺廟也供奉道教神明,提供畫佛課程;顯示佛道融合的祥和,卻也讓學習者誤入佛道不分的盲信。
或者,把求神庇佑的心態轉入佛教,心不轉,信佛到老死仍不知佛法的解脫之道。
既不知神像非佛像,又不知像隨心轉的道理,不具佛法正信的人所“製造”描繪的佛菩薩像,徒具技法與形像而已。
須知,佛教以「像」設教,取之以像、表之以法,佛像是代表法性與義理,不知佛義,何以藉像表法?佛畫既是表詮法義,佛系畫理亦不離此——技法易學,心法難傳。佛法是心法,不學佛法,何以畫佛?
佛教藝術的發展離不開社會,反映當代人的信仰,以及畫者的人文思想。
如今,台灣的佛畫教學至少有兩類風格,簡介如下。
一、中國漢式佛畫。
非常重視線描的能力,用線來表現一切的形象,可分為:工筆白描、寫意白描,工筆重彩、寫意彩墨,全部以筆墨來表現物像。
傳統中國畫“始于立意,而歸乎用筆”。講究“運筆用墨”的方法,以表現物象的質量感、立體感、空間感及渲染的氣氛等。素材上以宣紙、絹、麻布等。設色則以傳統丹青「中國色」為主,首要五色為:白、黑、紅、黃、青。
二、日本膠彩佛畫。
台灣光復以後,曾被歸為「國畫第二部」,有了爭議之後,獨立為「膠彩畫部」。
膠彩畫原是唐朝「以膠繪彩」的傳統繪畫,因為技法繁複而沒落失傳﹔經由遣唐史學習唐朝文化而移植到日本,成為有中國文化血脈的日本畫。用礦物、水干為顏料,再用鹿膠等作為媒介,將畫繪製於絹布上,絢爛的色彩,呈現了華麗之風。
雖然源自中國,但不注重線,而強調立體的質感:目前已從以前的捲軸轉換成繃裱在板子上做畫。
兩種方法都是學習佛畫的管道之一,另有第三或第四種方法,筆者不詳知故,不列於此介紹。學習畫佛像應選擇符合自己心性的畫風,任何一種皆有因有緣。此外,信仰的層次、深度,及欣賞的水平不同故,也會影響學習佛畫的表現。
(梵寫於2018.10.19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