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康熙年間曾經修建旃檀殿,當時於天王殿右側立了一塊石碑,碑文內容是陳述一位和尚的修行事蹟。
內容如下:
康熙年間,曾經有一位出家人在此地修行,十三年來從不躺臥睡覺。
原來他在空地中央立了一根木柱,觀想這根柱子就是佛,每天日夜虔敬地禮拜,以及繞著柱子念佛,一刻也不敢懈怠,日久功深,他自然練就一身入定禪功。
人們遂尊稱他為“立禪和尚”。
《遺教經》說: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。
所謂制心,是指修禪定,心止於一的境地。一般人修定多在靜中修,而立禪和尚卻“繞著柱子念佛,一刻也不敢懈怠”。和尚所修的好似般舟三昧。
般舟三昧就是以一日一夜,或九十天,或更長的時間經行不斷,期間不能坐也不能躺臥,步步念念不離阿彌陀佛的修行法門。這個法門又稱為「念佛三昧」。
例如《觀無量壽佛經》所說的十六觀之一,云:「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,…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。但當憶想,令心明見,見此事者,即見十方一切諸佛,以見諸佛,故名念佛三昧。」
立禪和尚把柱子觀想為佛,就是以觀想來修習禪定,用意識不斷地“觀想”念佛,若能持續不斷,極易入定。
修此法門為何必須不眠不休?
——觀想,是要主宰自己的心,不論動靜,都能操之在我。沒有修習三昧(禪定)經驗的人,不瞭解制伏心有多難!身體走不停,累極了好想躺下來睡死…,這時候,要聽身體的本能,或者要聽心的意志力?
——心,要綿綿密密,念,要滴水穿石;拒絕散亂,拒絕昏沉,只一心繫念阿彌陀佛;這就是般舟三昧,動中求靜的禪定方法。
為何他在空地中立了一根木柱,觀想那就是佛呢?
因為修般舟三昧的環境,必須沒有任何東西,包括不能供奉佛像,這是要除去依賴心。屋子上方要吊掛著繩子,不論念佛、參禪,或是作意觀想,不論期限多久,總是要一直經行,吃飯只能站著,累極了也只能站著,或抓著繩子站著休息…。
——用最苦的修行來激勵自己,這是「以苦為師」。修此三昧,不把生死置於度外,無法制心「一」處,所以,沒有大信心,無畏心及勇猛心的人無法修這個法門。修成功了,如《般舟三昧經》所說:「一切諸佛悉立在前」。雖說「一切諸佛」,然而般舟三昧念佛的核心仍是阿彌陀佛;專念阿彌陀佛,亦即含攝總持了念一切諸佛。
一般修禪的人,多從靜中定入門。我們打禪七用數息法,心與息相應,從本來的散亂心,然後漸漸專心,進入一心,這個一心,為統攝而毫無波浪起伏的,已經止於一的定心。到此程度才能參禪。
有些指導禪修的人讓行者散心參禪,這幾乎起不了疑情,只能念話頭。整日念話頭,無疑情,如何參禪。
以前有行者參加禪七,方法使不上力,覺得數息很無味,於是提早出堂。他說:數呼吸沒功德,我念佛還有功德呢!
念佛一定有功德嗎?若散亂心念佛,雖叨念不停,心卻隨外境飛揚,任三毒念頭起伏,即便日日用功,念到人生終點,離佛國仍遠啊!
唐朝黃檗禪師說:「塵勞迥脫事非常,緊把繩頭做一場,不經一番寒澈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。」
——心的修練過程非常艱辛,想要脫胎換骨,調心必須像牧牛人深怕牛隻不聽使喚,緊緊勒住繫著牛鼻的繩子一樣,不敢鬆懈。參禪從收心、專心、一心,乃至開啟智慧的「無心」過程,如梅花在寒風澈骨中才能綻放花香,修禪或念佛皆如是。
立禪和尚的苦修模式,啟示我們什麼道理?
修行,必須調心。不知制伏自己的心,不是修行。
念佛調心過程亦如參禪,——至少要一心念佛,才有把握花開見佛!
(梵重寫於2018.3.16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