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黛螺頂俯瞰而下,可以看到整座五臺山景,前方山上就是五座山峰。下方就是五臺山的中央地帶,台懷鎮寺廟建築群。我們登高鳥瞰,就能見到幾間大佛寺。我拿著旅遊圖對照,中央的主要佛寺有菩薩頂、顯通寺、塔院寺、萬佛閣、金閣寺等。
整座黛螺頂寺院的面積相當小,繞一圈就結束了。走著走著,再繞回之前忽視的天王殿。我們打算前進,前出。
下山等候小董的空檔,我們走到商店街,這裡有販售紀念品的小商販,一家家賣的,大同小異;販售的物品琳瑯滿目,從佛具、佛珠、寶劍、古書、錄音帶,甚至佛教光碟都可以買到。我們就走著瞧,純心欣賞,耳邊旋繞著商家傳播的藏傳佛教音樂,忑好聽。
離開黛螺頂,接著再到附近的圓照寺。有小董開車,真是簡便極了!
明朝永樂初年,尼泊爾高僧室利沙來中國弘揚佛法,明宣宗為了紀念他,下旨在五台山建造這座寺廟。
追溯其“圓照”寺名之源,是來自《圓覺經》云:
「一切如來本起因地,皆依“圓照”清淨覺相,永斷無明,方成佛道」。
圓照清淨覺相——也就是時時要觀照自己的心內相,這個清淨本然的真心,人人法爾具足,不假外求。
我們處在俗塵中所現的相,雖是煩惱相,但是菩提涅槃與凡塵之相,本來就不會互相妨礙的。
譬如一座鐘鼓,本來無聲;你撞擊它,它才會“有”聲音(有煩惱出現了),這時候不能氣餒,否定了修行的正面作用。
譬如一座鐘鼓,本來無聲;你撞擊它,它才會“有”聲音(有煩惱出現了),這時候不能氣餒,否定了修行的正面作用。
鐘鼓本體的空性,不因聲響而失去本來面目(空性智慧),一切法(包括煩惱)空無自性,都是清淨寂滅的。
又云:「生死涅槃,同於起滅,妙覺圓照,離于華翳」。
生死與涅槃是同起同滅的。
當圓覺的妙心普照一切的時候,就已經遠離了虛幻的翳。
當圓覺的妙心普照一切的時候,就已經遠離了虛幻的翳。
(翳,眼病產生的錯覺,以為虛空中出現了一朵花。)
眼病與花,有什麼關係?其實兩者並沒有相互待緣的關係。空中的花,由眼病才現幻有的。眼疾痊癒,空中花便消失了,不必多慮;空中花何時不見,何時會再次生出空中花,因為虛空中本來就沒有花啊!
——眼疾喻生死,眼睛有病看見空中花,我們眾生就是如此,執著虛幻的花以為真實,而生生死死不已。
——我們說要了生死,證涅槃。然而,「生死涅槃,同於起滅」,涅槃妙心,不過是遠離了眼疾與空花,當圓滿的覺性已遍照一切,自然不可以為,妙心覺性會再次迷惑,墮入生死。因為我們是在本無生死(生滅)的世界,妄見有生有死。
所謂「圓照」——修禪要在日用中,細心觀察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皆虛幻不實,空無自性。這就是圓照,是為禪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